重燃2003

第四十九章 商业循环(3)

    ‘表面上半导体工业在很早就建立了’

    卿云耸了耸肩膀,继续说着,

    “但实际上,背后在发展计算机技术和半导体工业的基础环境上,我们和阿美莉卡有着巨大的差距,我们可以看下太平洋对岸的情况。”

    萧雅心领神会的操作着电脑,放出了一张ppt。

    华国与阿美莉卡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对比。

    卿云指着ppt上的对比项说着,

    “第一,从国防需求扩大到各行各业企业的需求。

    64年,艾比诶木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计算机艾比诶木360系统,并在1965年开始出货,跟我国在七十年代初研制成功首台集成电路计算机相比,我国落后的时间看起来也还是在10年以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艾比诶木在360系列做出了一个高明的设计,改变了以往一个型号的计算机用一个操作系统的局面,而是整個系列除少数型号外,从小到大,从低性能到高性能,都使用相同的os/360操作系统。

    在艾比诶木的360系列发布之前,不同大小的计算机都有自己的指令集和操作系统,这意味着每台计算机上面的应用软件都是专用的,无法安装使用在另外一台计算机上。

    或者说每一台计算机都是专门为客户定制的,毕竟当时都是大型机,单价高,动辄几百万美元甚至更贵。

    用户要想性能升级,除了购买硬件之外,还必须重新购买和编写所有的软件,360系列使得客户可以使用更便宜的型号,然后随着需求的增加升级到更大的系统,而无需付出重写软件的时间和费用。

    这种灵活性大大降低了进入门槛。

    试想一下你公司所有的软件都是基于windows的,如果因为现有的硬件性能不符合要求了,购买新的硬件就必须换成另外一种操作系统,那么所有的应用软件都需要重新部署和适配,每一台计算机都是一个独特的系统,甚至两台计算机之间都无法实现软件兼容,这种高昂的成本使得许多公司根本不会购买计算机。

    正是有了这样的变革,使得艾比诶木的360系列大受欢迎,应用在了阿美莉卡的各个行业,包括航空在线票务系统,阿波罗登月等等。

    360系列其中昂贵的型号能卖到几百万美元一台,而便宜的型号例如艾比诶木360model30,该型号和model40一起是最受欢迎的型号,销量占比过半,其指导价格就是13.3万美元一台,艾比诶木还推出了租赁服务,使得企业可以以月租的形式租用这些大型计算机。

    在艾比诶木的官网上,提到360系列的总价从13.3万美元到550万美元不等,但是月租却可以便宜到2700美元到11.5万美元。”

    随着卿云的讲述,萧雅随时应景的放出了艾比诶木官网的截图。

    资料都是艾比诶木自己放上去的历史资料,很好查的。

    只是配合起来,需要一些默契。

    不是心有灵犀,而是今天这个场面,两人预演过好几次。

    卿云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动作,两人都仔细斟酌过,以免引起那些年龄到了老小老小的老头们不必要的反感。

    至于没到那个年龄的……

    云帝表示,他们不够资格在他面前指手画脚。

    原本萧雅还不以为然的,认为小屁孩太飘了,他以为他是谁?!

    但是貌似现在看来,小雅姐也不得不服气。

    有的人,真的是天生就该站在万人中央的存在。

    卿云闲淡的指了指左边的对比图,“你们看,同样起步于军工,但发展到60年代,华国和阿美莉卡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在此时就已经出现了重大的不同。

    在六十年代,阿美莉卡各行各业的商业公司已经成为了其国内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下游需求方。

    这么一个庞大的市场加入进来,形成了阿美莉卡计算机科技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与此同时,尽管我国在1973年成功地通过‘两弹一星’工程配套研制出了第一台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

    但是此时不仅是在时间和技术上落后了阿美莉卡,而且在发展路径上已经被阿美莉卡甩在了后面,仅仅依靠国家工程的拨款,不足以支撑我国计算机技术缩短和阿美莉卡的差距。

    但这没什么好遗憾的,各位前辈,这不是谁的错,而是当时我们太穷了。”

    望着台下不少老头脸上露出的惭色和追悔,卿云赶紧往回兜着。

    “诸位前辈,请看,艾比诶木在官网历史资料上这么写着,1964年4月艾比诶木发布360系列时,多达10万名商人从阿美莉卡165个城市赶来参加发布会!”

    说到这里,云帝顿了顿,指着ppt上的图片,笑了笑,“10万名商人!10万名!”

    众人也是苦笑连连,64年的那会儿,整个华国特么的加起来都没10万个商人。

    这怎么比?

    卿云耸了耸肩膀,继续说着,“各位前辈,这不是什么科研路线的问题,不是你们不是那些老前辈的错,更不是什么制度不制度的问题。

    只能说,欧美的商业氛围,使得市场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市场商业循环的建立已经非常成熟的缘故。

    而我们那个年代?饭都吃不饱!想这些,就是穷兵黩武了。

    差距,我们应该正视,不要放马后炮。”

    没法子,这群可爱的老爷爷们,如黎光楠等,他们总是习惯性的认为没有发展好都是他们自己的错,如果当年再努力或者不走错路,就……

    这是可贵的品质。

    但这不是正确的心态。

    人不能只活在过去。

    卿云敲了敲幕布边的墙壁,“我们回到ppt上,看看别人是怎么走的,这样我们才能吸取经验教训!”

    台下的众人心中一凛,赶紧将注意力集中了回来。

    “艾比诶木的360系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65年交付了668台,到1966年底共交付了7700台。

    而艾比诶木的营业收入,从1964年的32.39亿美元增长到了1971年的82.74亿美元,占到了阿美莉卡商用计算机市场的70%。

    成本的下降也带动了阿美莉卡商用计算机市场规模的快速发展。”

    “第二,从硬件需求扩大到对软件的需求。

    在1969年,由于艾比诶木在阿美莉卡通用计算机市场份额过高,在阿美莉卡政府反垄断的压力下,艾比诶木决定实行软硬件解绑,率先推行软件和硬件分开定价销售。

    这种压力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使得软件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软件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高利润行业,创造了巨大的需求。

    也正因为此,到了七十年代,阿美莉卡开始涌现一大批软件公司。

    业务涵盖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以及各种游戏制作等等。

    我们今天熟知的微软公司就是1975年成立的,而oracle公司则是1977年成立的。

    由于阿美莉卡在这方面的世界影响力,也影响到了全球软件产业的发展,著名的汉斯猫sap公司是1972年成立的,由艾比诶木汉斯猫分公司的员工离职创立。

    1970年阿美莉卡软件产品与服务的收入还只有25亿美元,到1980年上升到180亿美元,到1988年更是增长到了680.5亿美元。

    越来越丰富的应用软件,又拉动了硬件的销售,给人们购买计算机,游戏机等电子设备提供了消费动机,由此,大幅促进包括芯片在内的计算机,游戏机硬件技术的发展。

    这意味着阿美莉卡不仅形成了市场和国家工程的双轮需求驱动,而且在市场领域又创造了硬件和软件的双轮需求驱动。

    阿美莉卡的计算机技术开发者们,他们不仅能从国家工程拨款中获取收益,也能通过对商业市场的销售获取收益,不仅能通过销售硬件获得收益,也能从销售软件中获取收益,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动力。

    同时,应用软件的发展会带来对硬件性能的高要求,又会带动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

    卿云拿起矿泉水给自己灌了一口,也给着会议室里的人消化的空间。

    在座的各位泰斗,他们一生致力于科研,致力于推动华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他们见证了无数的起伏和变迁,但大多时候,他们都是从科研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去探索解决方案。

    然而,今天,卿云的发言,却像一记重锤,敲击在他们的心上。他从商业的角度,对历史的还原,让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黎光楠的眼中闪过一丝震动。

    他想到了自己年轻时,一心扑在科研上,对于市场和商业的考量,总是觉得那是次要的,是科研成功之后的附加品。

    但现在,他开始意识到,或许自己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

    他想到了自己曾经参与的一些项目,因为缺乏商业的考量,最终难以为继。

    卿云的话让他开始反思,科研和商业,应该如何更好地结合。

    黄令仪的脸上露出了沉思的神色。

    她想到了自己带领团队研发的芯片,虽然技术上有所突破,但在市场上却难以立足。

    卿云的话让她开始反思,科研的目的,究竟是为了追求技术的高精尖,还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推动产业的发展?还是说,其实这一切都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

    王守武的眉头紧锁,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一直坚信,只要技术足够先进,就能够引领市场,就能够推动产业的发展。但现在,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过于理想化了,没有充分考虑到商业的因素。

    王阳元、许居衍、邹世昌、严晓浪……

    乃至后面年轻许多的胡伟武,每个人都在心中默默地思考着,他们知道,卿云的这番话,不仅仅是对华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史的一次深刻剖析,更是对他们每一个人科研理念的一次深刻触动。

    他们都明白,要想真正实现华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就需要从更多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去探索解决方案。

    “第三,从企业的需求扩大到个人消费者的需求。

    阿美莉卡的企业家们很快就发现了个人消费者市场会是比企业更大的市场,因此在试图使得计算机小型化,成本更低。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应用软件的发展中,早期科学家们为了验证计算机性能而开发的副产物,如亚历山大·道格拉斯1952年设计的智能程序《oxo》,这些智能程序在后来逐渐演变成电子游戏后,成为了市场上最畅销的软件应用,实际上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和电子游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些电子游戏让很多普通人开始对计算机产生兴趣,这才有了家庭游戏机的诞生和风靡。

    企业界很快发现这个游戏业务很大,以至于值得单独开发专门用于打游戏的计算机——游戏机。

    各位前辈……

    你们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玩物丧志的游戏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