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

第四十七章 商业循环(1)

    ‘浪费资源’?

    卿云笑了。

    关键核心可控就行了是吧?

    曾经,他也曾这么天真的认为过。

    但是……

    前世的经历,给了他深深的一棒。

    什么才是关键核心?

    你缺的,才是!

    当尿素都可以变成核心的时候,你才知道什么叫做关键!

    不过,卿云也不会破口大骂什么的。

    毕竟,脱离时代背景去谈论人物的想法,这是在耍流氓。

    就像程进事件一般,他只能孤独的拆弹。

    好在……

    他是一个科研键盘侠。

    而且还是一个被秦天川这种商道教父调教出来的,有着市场眼光的科研键盘侠。

    卿云深吸了一口气,而后笑了笑,“老师,我当然想和平发展。

    以我们国家现在的gdp增速,可以说,我们未来是光明的,这没错吧?”

    黎光楠闻言微微颔首。

    王阳元在那边也打着圆场,“对嘛,小卿总,你这样的年轻人就是应该心向光明才对。”

    卿云嘿嘿笑着,“各位前辈,我们去年gdp1.47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六,当有一天,我们超越樱花成为世界第二的时候……

    诸位前辈,你们别摇头,这是很快的事情,不信我们测算测算?

    按照我们当前每年gdp11%的平均增速,超越樱花连10年都用不上,计算器一按就出来了的数据。”

    说话间,他拿起会议桌上的计算器,递给了黎光楠,而后自己在电脑上面一边比划着,一边指着投影幕布说着,

    “前辈们,去年樱花的gdp是4.18万亿,2001年是4.37万亿,2000年是4.97万亿,1995年是5.55万亿,它在衰退。

    衰退的原因有很多,但本质上我们都明白,是阿美莉卡不想让它增长了。

    好,我们进行一个假定,假定它未来在此时的基础上不衰退。”

    他直接操作电脑在表格里面简单的拉着公式计算了起来,

    “不考虑什么汇率的变化,事实上我们的汇率肯定会升值。

    结果……便是如此!

    十年!

    只需要十年!

    不要谈人均gdp,这个阶段谈人均是在耍流氓。上個世纪人均gdp最高的国家,被人打成啥了。”

    不到十年反超,不到8年就三倍。

    这是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但是放在世纪初的此时此刻,却是让人不敢想象的。

    会议室里的一种大佬望着幕布上的数字,目瞪口呆着。

    “我们……我们真的可以办到吗?”王守武的声音都颤抖了起来。

    卿云耸了耸肩膀,“为什么办不到?经济模型就在这里,结果就是如此,只需要十年而已,我们就能坐上世界第二的位置。”

    旁边的小透明石广勇眼角抽搐着,很想跳出来吼一声‘经济模型哪里是这小子说得这么简单的?!’

    但此刻他也只能坐在位置上,看着这个小师弟装逼忽悠这群经济文盲。

    毕竟,经济学家也是有立场的。

    是的,一群经济文盲。

    在他看来,无论是黎光楠、黄令仪等五六十岁老头老太太还是王守武、王阳元等七八十岁白胡子,抑或这里面年轻一点的30来岁的胡伟武等人,他们无疑都是令人尊敬且够得上脱帽致礼的纯粹的科研工作人员。

    但是,正如这便宜小师弟所说的一般,半导体,是一个产业。

    产业是一个经济术语,它必定就需要遵循经济规律。

    科研,只是这个产业的一环而已。

    卿云从电脑面前站了起来,双手一摊,“各位老师,当我们成为世界第二的时候,再这么继续发展下去……

    你们说,阿美莉卡会不会拱手将世界第一的宝座禅让给我们?”

    在场的众人,也只能木然的摇摇头。

    温良恭谦让,这不是鹰子的作风。

    “你们放心,鹰子一定会出手的,正如当年他对老熊,对汉斯猫,对樱花做的一样。

    谁成为世界第二,谁就是鹰子的敌人。

    我们国家后面怎么和平发展到世界第一,我不知道,这不是我这个层面该考虑的问题。

    我只知道,至少在半导体这个产业,我们和阿美莉卡必有一战!

    正如上世纪末他们对樱花做的那样,88年的时候,樱花的半导体芯片产量占到全球的91%,产值占到全球芯片业比重的67%!”

    说到这里,卿云站在那里,轻轻的说着,“可然后呢?”

    而后他提高音调的大吼了一声,“然后呢!”

    云帝的脸上全是嘲弄的神色,“然后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芯片战争。

    1989年,阿美莉卡迫使樱花签署《半导体保障协定》,樱花半导体产业的知识产权、专利无条件开放给阿美莉卡。

    1991年,阿美莉卡再次强迫樱花签署第二次半导体协议,要求阿美莉卡半导体在樱花市场的份额需达到40%,同时建立价格监督机制,阻止樱花半导体对第三国的‘倾销’行为。

    同时,为了对抗樱花,阿美莉卡扶持了在半导体行业发展程度较低的新罗企业,并授权技术、‘指导’新罗获得了东芝生产线。”

    这些历史,普通人不一定清楚,但业内人士,科研人员是再清楚不过的。

    甚至不少人当时还羡慕过新罗。

    居然还有这种馅儿饼从天上掉下来!

    新罗的半导体产业,简直就是被美爹给喂出来的。

    卿云定定的望着办公室里的老头老奶奶们,诚恳的说着,

    “各位前辈,也许,未来的那一天,军事上因为种种因素打不起来。

    但是科技上,至少高强度的竞争对抗是必然的。

    怎么竞争对抗?竞争对抗的载体在哪?”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自己,“我们这种公司,各个国家自身产业链的链主企业。

    现代经济的竞争,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产业链的竞争,取决于链主企业的竞争。

    是一条产业链干趴下另一条产业链的竞争!”

    卿云叹了口气,“所以,我不想讨论什么‘技工贸、贸工技’什么‘行政和市场’的路线问题,我恳请各位老师今天先听听商业角度下的半导体产业。”

    黎光楠、徐端颐、黄令仪,以及会议室里坐着的专家大佬们互相对视了一眼,而后纷纷坐直了身体。

    黄令仪微微一笑,“行,小卿,我们也听听你的角度。”

    卿云拉过会议室的白板,在上面端端正正的写了四个字:

    商业循环。

    “人类的商业有四大基本物质循环体系。

    生产端—搬运端—销售端—回收端。

    这是从古至今的原始模型,其架构完全建立在‘土地和天空’之间。

    在这四大端里面,其中:

    生产端,它承载了社会上所有物质和精神的生产和创造;

    搬运端,是负责给生产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进行空间的位移;

    销售端,是负责给这些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发放给市场上有需要的人群;

    回收端,是负责回收市场上那些废弃产品,最后对它们进行原材料分解,最终把有用的物质进行回炉再造。

    该商业原始循环,完完全全受到‘天空、天气、土地地质、空间大小’的影响。

    俗称‘看天吃饭’的循环,所以古人总是敬畏自然。

    而我们,如科研院校、科研机构、生产厂家,我们所形成的商业利益共同体,则是整个半导体产业的生产端。

    也是半导体产业商业循环中的端口里面最重要的端口。

    只要生产端没有了,后面一切的循环,全都无从谈起。

    emmm……

    我们以传统产业为例,生产端在现实中,以农机农资生产厂家,xxx建筑公司,xxxx培训机构,xxx学校,金属石材植物作物等原材料型企业的形式而存在,这个好理解吧?

    他们在商业中属于行业绝对的上游。

    在股票的上市公司里面,上游企业一般很贵很值钱,也能证明其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它们在社会中,不处于曝光地位,所以不容易被人看见,所以也就变相的让所有的生产企业,容易出现‘资产过重’、‘压货’、‘资金成本高昂’、‘回款账期很长’、‘对销售速度要求极高’的商业问题。”

    会议室里的大佬们认真听着,而坐在后面第三派的石广勇心里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好家伙!

    这小子……

    句句话不离供给侧的几大要素。

    特么的天生的供给学派?

    石广勇拍了拍额头,恍然大悟。

    哪是什么天生的?!

    而是在国内红海一片的pc市场里,国际上红海一片的半导体产业市场里,以他老师曾慧娴为代表的‘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改良学说,是最符合这小王八蛋自身利益的!

    他天生的需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所以作为一个企业家,卿云会去不断琢磨着属于他的生产运营理论,以更好的站在‘大义’的名分上!

    怪不得死皮赖脸的也要拜在老师门下!

    果然是商人!

    那边的卿云,越来越进入了状态,指着萧雅放出来的ppt,挥斥方遒,

    “如果我们把商业循环看成是‘一条河流’,那么在这条河流中很明显‘生产端’,就是这条河流的源头,是大气降雨层;

    搬运端,是河流的流水,是河流的长度和速度的决定者;

    销售端,是河流的下游的湖泊,大海蓄水池;

    回收端,是河流的最末端,或者大气积雨层。

    通过如此具象化后,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整个商业循环,

    其实就是一个像天气系统一样的循环过程。

    它无时不刻不在产生‘无’和‘有’的状态,

    这些状态相互转化,最后形成了物质的构成,转移和消亡。

    整个商业循环,其实就是所有生物物质迭代更新的一个循环,新旧物质交替的循环。

    其根本原因就是,所有已经存在的东西都必须会有生命周期,在其周期范围之内,有一种无形力量(自然秩序)操控着一切的事物都会能量耗损。

    而正是这种损耗,导致了人们需要物质新旧交替、需要物质交易行为、需要商业体系建立,并从根本上导致了‘需求的产生’,最终形成我们平日里所看到的所有生意行为。

    所以社会中的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所有人都必须要通过购买,消耗商品来解决自然环境规则造成的无限“损耗”问题,并最终通过回收商品,返回工厂,来回归社会这一熔炉。

    生产端,决定了产品的原材料价格,和产品本身质量特色;

    搬运端最长,决定商业生产效率,和周转时长;

    销售端掌握流量最多,决定行业的竞争度(蓝海,红海),和行业整体利润;

    回收端掌握大量社会原材料,决定行业的流转速度,和行业成本,最终决定行业的整体成本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