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帝天刀

第50章.意外的顺利

    从与言冷的交谈中,以及从自身所看到的城池占地规模上推测,方良就知道了这个世界极为辽阔。

    地大物博,加之修士这种单体生产力比基地车还基地车的存在,挖个黄金也就并不难。

    而人类,显然没有能够真的存活在这世上每一个角落,从临江下面如此多庞然大物就能看出,人迹罕至的地方,比比皆是。

    那么就算只是散修之类,或许找到一座金矿有着难度,但是挖掘一座矿脉必然是不难。

    神龙帝国既然叫做帝国,不可避免是一个大组织,那么黄金的存在在修士面前就很诡异了。

    在这个自我就能发光的世界,必然不会是人们喜欢物体发光,便将之作为货币标准。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黄金具有修行上的显著作用。

    “可是...”

    这与方良的认知有着极大偏差,黄金之类在元素周期表里面可不具备,作为能源去使用。

    “不对,若是金的同位素金-198倒是有可能!”

    方良托着下巴沉思,从这方面来考虑的话,可能方良还需要一个类似辐照的东西,照出金里面的同位素金-198。

    然后补充到玉简里面?

    如果这个推测是正确答案,那么现在这个玉简就变得很有害阿,毕竟太多历史中有名的人物,就是被具有天然发射性的发光石头,给无形之中咒杀了。

    射线大都是是对人体有害的,类似核辐射啥的之类,如果不是能够被控制的人造物,譬如一些医疗器械之类。

    尤其,是超出了人体承受极限的辐射量,譬如大气层这个能量防护罩直接消失,会让地表生物大面积灭绝或者存在极小可能基因突变,便是射线。

    即使有着大气层,人也有概率在长时间光照下,罹患皮肤癌。

    这种无形的射线,就很有巫蛊咒杀这类的神秘风格了。

    “到底...算个什么生物体内核聚变修仙啊!”

    方良忍不住仰天长叹,加上周天循环之类自持增生的东西,就越来越有一种可控热核聚变既视感啊!

    “不愧是最热门修炼方式的修仙,这种方式就是不断往体内增加核燃料就行,而细胞强度也足够,不是消耗完细胞能量之后就进入代谢,排出对人体有害东西的行为,从而致使细胞需要不断去复制。

    细胞的作用,也就相当于储存气体的钢罐子,可以持续性的重复使用,长生自然就不是问题。”

    也难怪,到一定境界之后,就不再用担心自然寿数的问题,因为已经进化成了长寿种,细胞结构功能已经完全改变了。

    在时间近乎无限制的情况下,也就不用考虑玉简能源缓慢恢复,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时间快慢已经失去了意义...

    所以,方良似乎只能等玉简缓慢的自我恢复了,方良尝试性的将玉简用黄金包裹住,看看是不是真如他所想那样。

    同时,没有再去思考,是否有更快的方法让玉简内的能量回复,因为事情本身毫无头绪,即使是有也必然是掌握在大势力手里。

    往后若有机缘能够碰到,到时再争抢一番便是。

    能有传承知识,收获已经很大了。

    顶多不过是多浪费一点东西,用实物实验也没啥区别,这里可一点不缺用来炼制兽灵丹的东西。

    这么多资源供现阶段的方良一人使用,绰绰有余。

    花费点时间去思考能源的问题,终究不过是觉得有些可惜了而已,问题不是很大。

    方良又摄来了一只庞大的鱼类,动作熟稔的给鱼抽血,然后照着法阵一丝不差的画了出来。

    像这样类似的法阵很经济,并不似攻杀类型或防御类型的法阵,还需要额外的巨大能量供给,比如嵌入灵石在一些节点上,使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萃取法阵不仅不用额外的能源输入,反而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般,萃取功能的运转一般靠刻画法阵时的材质,另一半则是在萃取过程中逸散的多余能量。

    所以,在原料的萃取上,做到近乎最完美的成熟利用。

    并且干净又卫生,一只千米长的庞然大物扔进去,就只会剩下萃取好的精华。

    这就是完整知识体系的好处了,尤其一些没有被时间消磨,而得以一直留下来的东西,早就被前人完善到没法再优化的地步。

    除非另辟蹊径,改进创造出一个更完美的东西。

    譬如说,发现这些原本被废弃,转化为法阵运行能源的东西,是极为有用的。

    就需要剔除掉现有这种方式,用灵石之类的供给消耗,从而将这些原本消耗的东西留下来了。

    但方良也无意浪费时间去研究这个,一来这种兽类够用,二来这种兽类够用,三来这种兽类还是够用。

    大概御兽流都是这么个富足豪横的模样,所以才没有去做那种无聊的事,又或者在过去消沉的岁月里,早已有人探究过,也曾有一群人争论的面红耳赤,最终发现果真屁用没有,还是用来作为法阵运行能源吧。

    总之,方良对此毫无兴趣,只想先成功开完第一炉,炼制出来一次兽灵丹再说。

    这次萃取没再出现意外,一阵风卷残云过后,法阵内出现了水桶大小的嫩红色果冻般的物状。

    方良长松一口气,实在是被这意外频出折腾的够呛,纵使一点小小的收获也令人分外喜悦了。

    重新刻画了专属的炼药法阵,方良严格按照步骤要求,分秒不差,将重量毫厘不少的药材,依次放入了法阵以内。

    可最终方良还是失败了...

    “这...”方良双眼愣神,目光怔怔的看着失败结果。

    但很快,回过神来之后,凭借超绝的记忆能力,如同翻阅记录一样在脑海里浏览了整个炼制过程,找到了问题所在。

    火候,是火候!

    这玩意搞得听起来跟烹饪一样,实际上对温度的转变却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

    在火焰转变时,周围热气散去,温度的自然下降速度太慢了。

    如果是锅加热用来炒菜,这个温度之间的变化倒是可以,但用来炼丹就完全不够精确了。

    火焰的停下或者减少,只是不再继续加热,然后热量散去回到某个温度上面。

    这中间可能需要几十秒的时间,而炼丹的话,温度之间的转变需要控制在一秒之内。

    比如说,上一秒的物体是九十度,下一秒就要来到四十度,一秒降温五十个单位的热度。

    如果是冶炼,像这样极短时间内的温差变化到也不难,比如计算好液氮的用量就行。

    显然在炼药上却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

    或许更高级的丹药需要这样的外力冷却方式,但就兽灵丹这种嘛,也不说低级不低级,就不合适。

    而方良之所以觉得简单,是觉得只要有个提前量,提前降低加热温度大概可行。

    按照自己的设想就又炼制了一次,结果却还是失败。

    方良再次陷入沉思,很快就琢磨出了问题所在,看来这玩意跟炼器还真有一点像,温度的变化时间不能大与一秒。

    提前减低加热,是一个缓慢的变化过程,就像一条斜着向下划的线一样平稳下滑,而不是在一个高峰点,像是一条竖直线一样降低。

    “看来,不借用外力来带走热量,是不行的了。”

    如此想着,方良却也没有钻牛角尖,而是重新去翻找了一下玉简,内里确实有着记载相关的问题。

    此道前人早已留下了完美的解决方法,只是方良没有个老师指点,才需要这样遇到问题时,去翻玉简寻找。

    只需要再学一手控火法决便行,控火之法要求也不高,只是像集成电路一样的行气图,且并不复杂。

    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限定的要求,这不禁令方良放下心来。

    实在是方良也被各种限制折腾的够呛,就跟木桶缺了一块板那样,怎么也装不满水。

    不是这里达不到标准,就是那里还不行,想干点什么,不是缺这就是却难。

    只不过是想炼一颗普通至极的丹药,这一连串折腾呦,方良觉得自己都快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了。

    小幸运一点累积,就很顺心。

    以方良在学习方面的天资,没花费多少时间就掌握这个控火诀,并进入了实操之中。

    控火诀的手感就有点像温度计,拖着温度计里的水银随便拉动,拉到那个刻度便会变化成那个温度。

    这里面的变化并非没有过程,好像热力凭空消失了一般。

    之所以用温度计来比喻,就是方良能够很清晰的感应到,在控火诀的操纵下,热力并非一瞬间就消散了!

    反而是在那一秒钟,法阵输出的热量下降到标准线的同时,在空气中挥发的多余热量,被全部收拢聚集进入了那半成品的药液内。

    这个步骤方良此前从没有想过,居然还需要手控!

    他原以为,当丹药将要成型时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将要成型的丹药主动吸入了这些东西。

    就好像某种化学反应那样,火引燃了火药就会爆炸起火。

    而不是还要将钉子敲入墙内,强行多一个外力连接的步骤。

    这是方良此前从未想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