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寻道

第十二章 拜师楼观

    薄雾冥冥,临安城南十余里,一间早已无香火祭祀的破庙内。

    严道士生起火堆,烤着一只野兔。

    随着火候已到,诱人的香气在破庙里飘荡。

    闻着香气,沈唯迷迷糊糊地醒来,呢喃出声:“好香”。

    严道士听得动静,说道:“小娃娃,饿了吧?”

    方一睁眼的沈唯乍听见人声,立马摆出防御姿态,面向严道士。

    紧接着沈唯便是一愣,感受到了自身的异样,连忙低头查看。

    只见两只粉嫩白皙的小手紧握成拳,怎么都透着一股可爱劲,半点威慑也无。

    沈唯再抬手向脸上、身上摸去,也只觉一副小孩模样。

    严道士见得沈唯这些怪异的动作,不禁担忧道:“云桥小娃娃,你也莫要伤心太过,须知忧怖伤神。”

    而沈唯听见对面的中年道士口中所喊“云桥”,登时心头一股极悲哀、极仇恨的情绪狂涌而起。

    脸上泪迹未干,热泪又已盈眶,无声滑落。

    同时大量的记忆出现在沈唯心神当中。

    沈唯借着抹泪的动作,顺势闭上双眼,盘坐在地上。

    借机开始进入心内虚空,梳理这涌入心海的记忆来。

    而那严道士也未再出声,只是静静在旁守护着。

    同时顺手将已烤好的野兔拿开,把火堆熄灭。

    心内虚空里,沈唯具现出身形,仍是自己原本的现代青年样貌。

    唯有在此处,沈唯才有几分安心。

    在心内虚空里,沈唯是绝对的掌控者。

    尔后,沈唯开始审视起此番多出来的这些记忆。

    无数的画面开始在心内虚空流转,又不断归入记忆宫殿之中。

    此等流程沈唯已是操作过千百回,娴熟无比。

    不大会儿功夫,沈唯已经通览了此番多出来的记忆。

    记忆宫殿也随之多出了小半层的房间,此次收纳的记忆并不算多,拢共八年多的记忆而已。

    明晰了一切缘由的沈唯也不在心内虚空继续停留,睁开眼来。

    望着那一直守候在旁的严道士,沈唯有了决定。

    沈唯立时起身,向着严道士跪拜道:“道爷,小子已是无家可归,望道爷垂怜。”

    说罢,磕头不止。

    严道士并未阻拦,等到沈唯磕足一十八个头后,才伸手将沈唯扶起。

    说道:“世间之事,缘法相依。你我既能在荒村相逢,便是有缘。你小小年纪,就遭逢人间恶事,贫道既然遇上,自不会不管。”

    接着,严道士牵着沈唯的手,坐到火堆旁。

    刚熄灭的火堆仍有余温。

    严道士道:“娃娃,烤一烤火,别冻着了。”

    边说着话,严道士边撕下一条兔腿,递给沈唯,说道:“饿了吧,赶紧吃吧。”

    严道士所烤兔肉甚香,沈唯此时身体又是八九岁孩童模样,正是长身体的阶段。

    一条兔腿很快便给沈唯扫光。

    见得沈唯吃得香,严道士笑吟吟地又扯下一条兔腿,递给沈唯。

    一顿饱餐后,整个兔子大半都落入沈唯肚中,严道士反而只吃了一小半。

    沈唯毕竟拥有着成年人的灵魂,对自己的吃相也是不禁赧然。

    沈唯说道:“道爷,您都没吃到多少,都给我吃了。”

    严道士笑着说道:“贫道本就不喜荤腥,何况娃娃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尽管多吃,无碍的。”

    用过早饭,严道士带着沈唯向破庙外走去。

    路上,沈唯忍不住问道:“道爷,咱们这是要去哪儿?”

    严道士携着沈唯,边走边说:“此番贫道经过临安府,本是前往镆(mo)鎁(ye)山中寻访一位师兄,顺便在山中采摘些药材,以作合药服饵。”

    “另外,我既已答应收下你,你就不需‘道爷’‘道爷’地喊我,称我一声师傅即可。”

    沈唯自是乖觉,当即应道:“是,师傅。”

    随即,沈唯又是问道:“师傅,昨晚您帮徒儿埋葬顺伯的时候,手只是挥了那么几回,就打出那么深的坑来,这应该就是高深内功吧?”

    “师傅,您是什么武林门派的啊?我听阿翁说,江湖上有很多了不得的门派。”

    “那些人都是高来高去,飞檐走壁。”

    听到沈唯这一连串的追问,严道士笑着答道:“你师傅我是楼观道弟子,正经的道家传承,与江湖门派传承还是有区别的。”

    沈唯心里嘀咕:“楼观道?似乎有点印象,可是这和自己在吴云桥记忆里得到的信息不同啊?这可是有江南七侠存在的世界啊!”

    面上不显,沈唯继续问道:“师傅,楼观道是什么门派?我以往听阿翁提起过江南七侠,说他们可是大大有名的侠义之士。”

    严道士回道:“你祖父说得不错,江南七侠在南方道着实侠名远扬,贫道也曾听闻他们的侠义之举。”

    “至于我楼观道,严格来说不算江湖门派,我们是道家派别传承。”

    “我楼观道奉尹喜为祖师,自北魏时成形,经隋唐,流传至今已有八百余年。”

    “尹喜你知道吗?就是民间所说的文始真君。”

    沈唯这下是明白了,传说中请老子传经,留下道德五千言的关尹子,曾经在历史书上都学过的,于是连忙点头。

    严道士见沈唯听懂了,就接着说道:“我楼观道传承至今,主要修习道家方术,杂取各家所长,内外兼修,符箓、丹鼎皆修。正如我此番去往镆鎁山,也是有几味药在此山中方能采得。”

    “至于武功,只是傍身之术,我派中人并不以之为能。”

    听完,沈唯继续问道:“师傅,那我们楼观道山门在何处?”

    严道士回道:“我派山门在那终南山,离此十分遥远。等为师此次办完事,带你回山门再举行仪式,正式拜过列代祖师。”

    沈唯点头答道:“是,师傅。”

    又问道:“师傅,我阿翁说终南山是全真教的山门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严道士答道:“你阿翁没说错,全真教山门是在终南山中,我们楼观道山门也是在终南山中。”

    顿了一顿,接着说道:“终南山山势广大,峰林攒簇,重阳真人所立重阳宫在终南山北麓。而我楼观道如今山门则是在说经台南侧翠薇峰上,那里风景秀丽,是个炼心修行的好去处。”

    话至此,说得再多也不如等以后亲自看上一看来得明朗。

    沈唯也不再发问。

    随后沈唯继续向严道士问起江湖上的情况来,严道士也捡着自己知道的见闻来说。

    大道上,中年道士牵着幼童渐渐行远,身后两道影子越拉越长。

    行出半个多时辰,沈唯现在身小力弱,已是乏了。

    严道士索性如昨晚一般,单手将沈唯小小的身子夹了起来。

    道一声:“得快些了,不然天黑前还进不了山。”

    下一刻,沈唯再次体验到疾风在耳畔呼啸的感觉。

    在严道士运使轻功下,速度真是快逾奔马,道旁树木一棵棵的被甩于身后。

    这般疾行下,严道士二人速度大增。在足足奔行了几十里地后,沈唯这个师傅才停下来,稍作休息。

    之后,又是如此赶路。

    自临安府到镆鎁山约二百余里。

    严道士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走完了,太阳将将落山时,严道士已带着沈唯在山中寻得一座木屋住了下来。

    看着沈唯惊讶的神情,严道士以为沈唯是惊讶于自己如何找到这木屋的。

    于是开口解释道:“这镆鎁山我已是来过数次,早已熟悉山中形胜。且这木屋也非是我所搭建,乃是经常进山的猎户、采药客们搭建的,平常就供人们进山歇脚的,只要走时将屋里水缸的水打满,留下一定的米面食物就行。”

    说着,严道士将进山前在集市上购买的半袋子米放在了厨房里。

    沈唯说道:“师傅,您的武功也太高了,这么远的路您这会儿功夫就赶到了。”

    严道士笑道:“等你入了门,只要勤练不缀,也能如师傅这般。好了,休息一晚吧。明日清晨便随我进山采药,之后我便带你回终南山。”

    这一晚,沈唯睡得很不踏实,脑子里各种想**番交织。

    一忽儿是来自“吴云桥”的念头在那儿喊着要报仇,一忽儿又是儿时于临安府城玩耍的愉快场景。

    一忽儿却又浮现出江南七侠、全真教的人物,只是这些人的形象都是沈唯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些影视形象。

    孰真孰假,沈唯也搞不清。

    但是严道士的轻功,在白天时是彻底展现在沈唯的眼前。

    朦胧中,沈唯嘟哝着:“就当是梦吧。”

    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