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果

第二十一章|家

    东夏,是王光勤他们的第三故乡了。定居不久,街道保长来店里说:“王光勤,请你帮忙做一件事。”

    “保长先生,什么事呀?只要我能做到的你尽管说。”

    “你知道吗?我们东夏街上的脏是左近闻名的,请你帮忙包干打扫一处。你和朱金生两人,他包西头你包东头,从街心老虎洞为界,两段差不多长。行吗?”

    “你为什么叫我们包干扫街?”

    “因为你们两人都是近年来东夏的‘外来户’,对不起,只有请你俩为地方作点贡献了。另外,丑话讲在前面,我们街道管理部门很穷,没有钱付工资,只能是义务劳动。”

    “行行行,”王光勤为了在东夏扎根,他只能逆来顺受,任劳任怨,答应了这个苦差事。

    东夏街道是“之”字形两拐弯,街面狭窄,只有两米多宽。正街心一段,用鹅卵石嵌着路面,两旁有条石台阶。因多年失修,嵌石块脱落,地面坑坑洼洼的不好扫;街两头没有铺石块,一大段尽是泥巴街。每逢雨天,水排不出去,走路人多,你走来,他趟去,成了黑泥浆池。多深的烂泥带到台阶上、店堂里,弄得一塌糊涂,成了有名的烂泥街、臭水池。再加上各种垃圾混和在里面搅拌着,遇上天热,臭气冲天。因此有“走遍天下,最脏是东夏”的说法,确实如此。

    王光勤接受了扫街这个差事,觉得委屈,好端端的低人一等。但是他只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去做,而且既然做了又必须做好,不能让别人说三道四。

    他把扫街的时间安排在天亮前,一则白天要营业,没时间;二来趁早街上没有人,好扫些,也不丢人。夏天四点起身,冬天五点开始,一早顶三工,扫完了回来再烧早餐、整理店面、送孩子上学,都不误事。

    这事儿说不清,好事能变坏,坏事往往也能变好事。任何事只要心态好乐意去做,都有益.王光勤每天起早劳动一阵,既呼吸了新鲜空气也锻炼了身体,觉得挺舒服的。对于一天的站店很有好处,并且另外还有些收获。他把垃圾中的甘蔗皮,杂草,树枝捡回来做柴火煮饭,饭香;把菱角壳,花生壳等用来生火盆,火旺;同时纸匣子、碎玻璃、烂铁皮等废品还能变钱。有这些额外的收入,尝到了甜头,他反而乐意干扫街的事。

    黄竹林说:“别再捡了,丢人!”

    王光勤说:“不丢人,不偷不抢,大家都知道我扫街是义务劳动,做公共卫生工作,光荣着呢。如果我混穷了,再去拾荒,人们或许会讥笑我。”

    “别那么阿0精神吧!”

    “卖柴火喽,老板娘,要柴火吧?”卖柴的来了。

    黄竹林说:“不用了,我们自己有柴火了。”

    “不种田,不上山砍柴,哪来的柴火啥?”

    “谁说我们不上山?一天去一趟呢?”竹林笑着,卖柴的弄不懂只得走了。

    从此以后,王光勤一直认真做街道清洁工,一扫就是四五年。

    1949年,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美丽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向那刚刚苏醒的大地洒下道道绚丽的光芒。江南的平原、丘林、河流、树木都笼罩在它的霞光里,美丽得令人瞠目。

    经过一夜拼搏的解放军战士终于在天亮前顺利地渡过了长江天险,登上了万紫千红的江南岸,南京解放了。很快皖南山区也解放了。

    在那锣鼓喧天迎解放的日子里,王光勤和黄竹林分外高兴。两人都做了新衣高高兴兴参加了秧歌舞队,热烈迎接解放军。女秧歌队队员头戴花方巾,腰系红绸带,两手牵着红绸,走三步退一步跳着,唱:

    |5656161-|5165323-|

    |3653212-|2532161-|

    后面男子秧歌队紧跟着来了,他们也头扎红巾,腰系红绸带,走三步退一步,装出一付娘娘腔,唱着:

    嗨啦啦啦--嗨啦啦啦--

    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

    锣鼓打得越紧,秧歌队跳得越来劲。两旁看热闹的姑娘们在秧歌队的小伙子大腿上拧一把,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大家十分开心,欢迎场面非常热闹。

    皖南山区解放了,王光勤一家也解放了。《孵鸡婆商店》门庭若市,生意兴隆。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稳定的生活。

    1953年冬月,东夏街来了扫盲工作组,在农村和街道帮助群众扫盲,这是一件大好事,人们十分欢迎

    一天,王光勤在店内,看到新的街道干部夏主任来了,心里忐忑安,觉得又有麻烦事来了。

    主任一进店门说:“王老板,有一事相求。”

    “又有什么事,请说,还是扫街吧?我不还在扫吗?”

    “不是这个,另有任务。我们东夏是个偏远地方,乡下旮旯,文化一贯落后,睁眼瞎文盲很多。这次政府来帮助扫盲,是一件大好事,只苦于找不到扫盲老师。我想请你做扫盲教师,是最好不过了,你愿不愿帮这个忙?”

    王光勤考虑了一下说:“行行行,不过我学问不高。但是教文盲识字,倒可以试试。”

    “那好,你肯帮这个忙太谢谢你了。不过丑话讲在前面,暂时没有工资,只待以后看有没有经费开支,再解决此.这扫街么就不要你扫了,你扫盲吧。”

    “工资先不管,能为群众做点实事我乐意。”

    “那就这么定了,我们借了小学里三年级两个教室开课用,明晚就开始,从晚上七点到九点两个小时上课,你准备一下吧。”

    王光勤问:“有没有教材?”

    “暂时没有,只能自编自教,反正是以识字为主呗。”

    “好吧,我试试看。”王光勤接受了这个任务分外高兴,从扫街转入到扫盲。

    以王光勤的学问当个扫盲老师还是称职的,只是教材要自编有些困难,怎么办呢?

    他仔细看了小俊二年级的教课书得到了启发,决定明晚的课就教一首歌词,把文化教学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再说,群众早已会唱这首歌,只是不认识字,现在二者结合起来,效果肯定很好。

    第二天夜校开学,学友到得很多,挤在一个教室里上大课。先是扫盲工作组的同志讲话,他说明了扫盲的重要性和学习任务。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学习文化,早日摘掉文盲帽子。

    接下来夏主任说:“学员们,我们聘请了王光勤当扫盲老师。他虽然只有高小毕业,可他的文化水平高。在我们东夏也算得上是个文化人,做一位扫盲老师是很称职的。希望全体学员要尊敬他,好好向他学习文化.现在欢迎他给大家上课。”

    下面一阵掌声,拍得王光勤心情十分紧张。但他还是从容地走上讲台,说:“同志们,我做你们的教师不敢当,只是来和大家共同学习,互相帮助。我想扫盲就是先识字,把两千个常用字认识了,会写会用就行了,这也就算是摘掉了文盲帽子。到那时眼前一亮,能看书、看报、写信,写文章多好呀?从文化而言,是从地狱进了天堂.不过对于一字不识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但不用怕,慢慢来,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刻苦学习,一定能学会的。

    今天第一课我们先学一首歌的歌词,叫《解放区的天》。”

    板书:“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得解放呀……”

    因为这首歌,广播里经常唱,家喻户晓,大家都会唱。但是,多数只会唱,不认识字。王光勤把这首歌词的字都写在黑板上,把唱词和字句结合起来教,效果很好。很快大家不但学会了歌词,还学会了写里面的字,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第二天开始,王光勤把学员分成两个班,一字不识的全文盲为启蒙班,能认识一些字的为加强班。这边教室上课,那边教室自习。编的教材,启蒙班从简学起,如:一、二、三、四……到大、小、左、右;东、南、西、北……再逐步加深和巩固,循环前进;加强班略难一点,如父母、姐妹、爷爷、奶奶……称乎或晴、阴、多云风雨……等等气象用词,把字连成词或句子,容易接受。学员基础不同,接受能力差别大,很难教会。王光勤只能耐心细致地一遍又一遍的教。

    王光勤为了扫盲,为了办好夜校特地请教公办小学老师,向他们学习教学方法。从备课、授课,认真研究教学效果。他在备课录上写着:1,教学目的。2,教学内容。3,复习巩固。4,课外作业等等,像公办学校一样进入了正规教学。

    王光勤真像一位公办教师一样,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莘莘学子们如饥如渴跟他学,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氛围。他很快得到群众和扫盲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小学李校长听了王光勤的课,也认为他教得很好。对他说:“王老师,我聘请你到小学来代课,怎么样?”

    王光勤考虑了一下,谢绝说:“李校长,对不起,我商店丢不下。”

    经过一段的扫盲教学,群众学习兴趣大增,学员从三四十人,发展到一百多人。很多邻近农民也来报名参加,扫盲形势如火如荼。

    为了让他一心搞扫盲工作,街道每月补贴二十元的教师工资。从此,王光勤全力以赴投入扫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时年三十六岁的王光勤已几年没有下地劳动了,变白了,一表人材。又喜笑颜开,和蔼可亲,人人都愿与他交往。

    一天晚上他在辅导学员时,一位农村姑娘为了问字把手搭在王光勤的肩上,嘻皮笑脸的样子。黄竹林见了有些醋意,便尖叫一声:“过来,我来教你!”

    那姑娘听了,觉得有些奇怪?后来得知王老师是她丈夫,感到很不好意思。并赞叹道:“哪一位女人有这样的好丈夫,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为了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巩固学额,把扫盲夜校办得更好,王光勤每天增加了半小时的音乐课。教那些解放初期的流行歌曲,如:《解放区的天》、《南泥湾》、《送君》、《亲家母》、《二小放牛郎》等等。学员们唱出了兴趣,唱出了热情,出也唱进也唱,一时间,从街上到乡下,到处歌声嘹亮,真叫解放区的歌儿到处唱。如流行歌曲《送君》:

    送君送到大路傍,君的恩情永不忘。农友乡亲心里亮,隔山隔水永相望......--

    如唱《望郎》:

    “月亮渐渐高,挂在柳树梢。小家人在房中心中多苦恼,想起了我的郎,死得真冤枉,日本兵打我们,打死了我的郎……”

    这些歌曲当时十分流行。王光勤的教唱使东夏唱歌形成一股风,解放区的歌儿人人唱,热闹非凡。

    后来国家颁布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要求大搞农村文艺活动。在东下街道干部们的领导下,扫盲夜校成立了文工团,在县剧团的帮助下排演了黄梅戏《天仙配》、《牛郎织女》、《打猪草》、《夫妻观灯》等戏曲。学员们喜出望外,一个个拥跃报名参加排练,使扫盲夜校热火朝天。

    据说黄梅戏原来是HUB省黄梅县的地方戏。黄梅调在那里人人皆会,家喻户晓,农民们在田间劳动当山歌唱。黄梅县和AH省的AQ市相邻,一次黄梅县的地方黄梅剧团在安庆演出得到好评,从此AQ市也建立了黄梅戏班。所以原籍湖北的王光勤和黄竹林都会唱黄梅戏,并会拉二胡黄梅戏曲。这次夜校排练《天仙配》等剧目,他们是如鱼得水,发挥了一技之长,自然成了师傅。

    在排练过程中,像董永,七仙女等主要角儿,学员们争先恐后报名饰演。为了唱腔准确,除了师傅手把手教,员们一字一句学外,还组织他们听收音机和广播。经过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最后取得成功。有几曲戏,都能登台演出了。

    1954年春节,由街道主办,在广场上搭建了一个木板戏台,扫盲文工团准备正月十五在这里演出。海报登出节目:《天仙配》和加演《打猪草》。

    这个消息轰动了东夏街道和沙河两岸。人们像过喜事一样热闹,奔走相告,期待着演出。那天晚上人们早早来到,人山人海,非常热闹。老头老奶奶早把凳子一排排放在那里等待。

    开场锣鼓一停,人们聚精会神地盯着台上,加演《打猪草》的女演员一出场,下面一阵掌声。演员唱:“呀子咽,咽子呀......”台下也一声“呀子咽----咽子呀-----”,台上台下联成一片,形成大合唱。

    演出以后,这段唱词大为流传,从东下街上到附近农村唱成一阵风。大河水埠头洗衣的妇女、田里锄草的农民、路上上学的学生、澡堂里泡澡的浴客都在唱:“呀子咽,咽子呀,咽子呀子呀......”此起彼落,唱个不停。度成了时尚歌曲,一连唱几年。

    夜校里也有很多人会唱京戏,也有会拉京胡的。扫盲文工团组织排练了《甘露寺》,《二进宫》等剧目;还给他们添置了服饰、道具和乐器等。也请来了京剧师傅,一字一句的教,一板一眼的唱。京胡、吹打等乐器也都经过规范的排练,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小小的东夏扫盲夜校拥有两个剧种,一时成为佳话。

    东夏街道干部为了进一步弘扬文艺活动,特地派人进山扛来很多毛竹,搭建了一幢草房子剧院,能容纳两千多观众,草房剧院成了街镇的文艺活动中心。

    夜校文工团经常在草房剧场排练和演唱黄梅戏、京剧等节目,十里八乡的戏迷都来观看,热闹非凡,把东夏的文化活动推向了高潮。

    东下的扫盲工作和文艺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显著成绩。经过两年的努力,参加扫盲的群众百分之九十以上摘去了文盲帽子,成了有一定水平的文化者。后来有的当了民办教师,幼儿教师,营业员,生产队会计或村干部。他们在扫盲中获得的文化终身受益。

    东夏的扫盲工作和文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县文教局组织其他乡镇的扫盲工作人员来到东夏夜校学习,把办学经验和王光勤的教学方法在全县内推广。

    年终,县文教局授予东夏镇扫盲工作和文艺活动先进单位;授予王光勤先进工作者和积极分子称号。这对光勤的鼓励很大。

    文盲犹如睁眼瞎,生活在没有阳光的黑暗世界里。他们深刻认识到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渴望学文化,有了文化才能过上光辉灿烂的生活。王光勤的出现,如同暗夜里闪耀的星星,照亮了苦难的人群;如同指路明灯,指引着人们走向光明与幸福。他的真诚和热情,受人尊敬。

    王光勤自己呢?从担任了扫盲教师以来,一直非常高兴。原来沉默寡言的他,就像换了个人一样,变得异常开朗。黄梅戏出门也哼,进门也唱。

    黄竹林开玩笑,说:“光勤呀,你当了扫盲教师后好像一点儿烦恼都没有了,是不是?”

    “是的,亲爱的,这是我生命中最舒畅的一段生活,我能以自己肤浅的学识给多数人受益,由衷地高兴。学员们能恭恭敬敬喊我一声老师,是我最大的荣幸。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能让有限的生命对他人作一点微薄的贡献,这才是人生的价值。觉得自己没有白来世界上一趟。”

    黄竹林听了一笑,觉得丈夫有高贵的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她由衷的钦佩和敬爱,心里充满了快乐。

    解放了王光勤彻底摆脱了封建剥削和压迫,从扫街到扫盲,迎来了新的愉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