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果

第四十九章|夕阳红

    人生,就是人为了生存的一场战斗。在这场战斗中,王光勤年轻时屡战屡败,一直充当着残兵败将。但是,他始终没有气馁,跌倒了,再爬起来往前冲。坚持战斗到最后却大获全胜,战功显赫,凯旋荣归。

    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屡仆屡起。

    --哥尔斯密

    王光勤夫妻俩跌跌撞撞忙碌了一辈子,终于获得了晚年幸福,该平平安安享享清福,再不需要为挣钱养家糊口而呕心沥血了。

    老年生活像一泉平静的池水,没有波澜,只有一种停滞的感觉。人到老来的自我心态:人能知足方常乐,事到无求品自高。什么也不奢求,只求老来身体健康,没有病痛;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能安度晚年,尽其天年,就满足了。王光勤和众多老年人一样,关心的是身体健康。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欢度余生,那是最好不过了。

    岁月无情,风刀霜剑,王光勤年轻时的一身肉疙瘩现在消失得无影无踪,变得扁平而松弛;黄竹林原本那丰满而俊俏的脸庞,现在也成了一个皱巴巴的老太婆;当年院子里捉迷藏的一双天真烂漫的小孩,现在是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老年人为了延年益寿非常注重锻炼身体。从50岁到70岁,甚至有80岁的老人都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跳广场舞、打太极拳、散步、钓鱼等等,千方百计增强自己的体质。王光勤和黄竹林早几年也参加这些力所能及的体育缎炼。只是年龄不饶人,当下已是90开外的耄耋老人了,虽然不是那么老态龙钟,但是已经是四肢不灵,体力不济,想动也动不起来了。眼下只能在菜园里捉捉菜虫,修修花枝,散散步而罢。

    95岁那年春上的一天,他竟然拿起钓鱼竿子去钓鱼。朋友说:“哟!我的老朽呀,你真是风雅至极,这么老天拨地的还去钓鱼?当心给大鱼拉掉水里去喽!”

    “我就在白鹤塘旁边坐坐,和小鱼逗逗玩玩,消磨消磨时间呗。”

    竹林听到了忙说:“哎哟,我的老爷子,你真是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省省心吧,别为了一条小鱼丢了一条老命!”

    “我心中有数,没问题。”还是固执地去了。他从来不服老,看起来,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难”字和“怕”字,就连“老”字也找不到,可谓:

    健美夕阳红,

    步履仍从容。

    万事随心愿,

    忘我乃老翁。

    王光勤老夫妻俩晚年跟大儿子王涛生活在一起,住在白鹤塘老宅。他们爱住农村,爱种小菜,一直享受着田园之乐。由于大儿子和大媳妇的细心照顾,两老人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着。

    一天小儿子王俊来说:“哥哥,我把爸爸妈妈接到我那里住几天,要他们欣赏一下城市生活。本来吗,也该轮到我孝顺孝顺了。”

    王涛心想这样也好,要父母换个环境,领略一下城市风貌。便说:“那好吧,你既然有这份孝心就接他们去吧。但是要好好照顾二老的身体呦!”

    “这我知道,你放心好了。”

    二老被接来城里感到一种新鲜感,欣喜若狂,高兴极了。小俊心想:爸爸妈妈年轻时拉扯我们这帮人,生活困苦,想吃没有吃到,想穿没有穿到。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应该补偿补偿他们,也好趁机会尽尽我的一片孝心。于是整天鸡鸭鱼肉买给他们吃,并且将各种好酒、好饮料、补药、保建品、营养早餐等等,给他们补、吃,说要把年轻时没能吃到的东西补回来。两位老人也觉得人生几何?趁现在还能吃就多吃一点儿吧。

    几天后老奶奶突然上呕下泻,吐得一塌糊涂,弄得筋疲力尽。急送医院住了院。王涛得知消息后迅速赶来医院问医生,说:“医生,我妈妈好好的怎么会犯病呢?”

    医生说:“年纪大了,大鱼大肉的荤菜吃多了不消化,再加上各种营养补品乱用,引起老人严重肠胃病。这还好,如果再吃引起高血压、中风那就更麻烦了。老年人只能吃些五谷杂粮、南瓜山芋、萝卜青菜之类。少吃荤多吃蔬,清淡清淡,一天只能吃一个鸡蛋。”

    王涛找到了王俊,大发雷霆:“你傻了是吧?老年人怎么能这样瞎吃?过去没有吃到的东西现在怎么能朴吃回来?!做梦是吧?吃成了高血压、中了风,更不得了!你这不是孝心,这是伤害!”

    “我哪里知道是这样。”

    “爸妈,跟我回家,别给他乱作弄!”

    “好好好,回家,回家。清淡清淡,一天一只鸡蛋。”

    “对了,一天一只鸡蛋,生命重于泰山。”

    王光勤夫妻俩的老年生活还是丰富多采的,他们要让有生之年过得更幸福更快乐。故之老而不老,闲而不闲,把一天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早晨起身夫妻俩在门前场地上晨练,和一班老人打太极拳。缓慢的脚步,柔和的动作,显出了老人的沉稳和矫健。既增强了体质又防治了疾病,对一天的生活很有好处。

    上午是戴着老花眼镜看书。

    他和书结下了缘分。早在童年时代就嗜书如命,但是没有出生在读书的家庭。少年时对书本那颗萌动的心和躁动的情绪,被苦难的生活扼杀了。后来帮工放牛,只能躲在山坳里,骑在牛背上偷偷地看书;在当农民,做苦工的深涯里,整天打发着吃饭干活那百无聊赖的日子,只能在夜间煤油灯下悄悄地看点书。

    他凭着少年气盛的倔劲,凭着年轻聪明的悟心,凭着人老顽强的意志和求知欲,认真学完了初中全部课程。接着早年还看完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聊斋志异》等小说;后来又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林海雪原》、《苦菜花》、《青春之歌》等等。虽说是一个地道的山沟农民,他的藏书并不比读书人少。一辈子如饥如渴地啃着,钻研着,使他获得了很多书本知识,认识了过去的历史,知道了今天的人生观。他的思想从而得到了启迪和智慧,他之所以能成为建筑事业的行家和知名企业家,是和看书打下的底子分不开的。书本知识造就了他的人生,给他带来了光明与幸福。

    下午的第一件事文娱活动。

    大墩头草坪早就建成了一个娱乐场,并新建了一条走廊连着凉亭。王光勤经常聚集几位业余文艺爱好者在那里唱戏唱歌。他拉二胡,还有吹笛子打鼓的,有时还有人带来音箱配音。爱好者演唱,戏迷们聚听,甚是热闹。演唱内容丰富多彩,有黄梅戏、越剧、锡剧等,五花八门,南腔北调;什么《牛郎织女》、《天仙配》、《梁山伯》、《小方卿拜寿》等等,各路才子佳人聚汇登场;《草原花月夜》、《草原夜色美》、《滚滚长江东逝水》、《可爱的祖国》等等,什么老歌新歌集来演唱:“啊……,美丽的草原!您是我的家乡……”唱得津津有味,歌声潦亮。婉转抑扬的歌声回荡在这天然娱乐场的上空,分外动听。

    每天最后一课是傍晚散步。

    生命在于运动,在那些晴朗而暖和的日子里,他们每天一次的散步是少不掉的。早早吃过晚饭,当夕阳还高高挂在西天,两人就出门了。沿着那长长的沥青路--白杨大道,悠闲地散起步来。路两旁参天的白杨树、枝叶茂盛的榆树,给大地带来一片阴凉;树下已经长满了很多青草、野花,成了一片绿茵茵的草坪、花丛;那些色彩鲜艳的蝴蝶、美丽的蜻蜓,不知疲倦地在花草丛中飞舞,恋花忘返;而很快蟋蟀、纺织娘要开始叽叽地歌唱了;沿路盛开着鲜艳的金银花、漂亮的月季和那些攀缘的野蔷薇花,散发出浓郁的幽香,使两位老人如喝了红酒一样的沉醉。

    大道的尽头是白鹤塘,两老人漫步来到宽阔的塘岸上,弯下腰在那软绵绵的草地上坐下小息。望着那波光粼粼的水面,在夕阳照射下,好像洒下一把把碎银,闪闪耀眼;那些白鹤鸟一对对,一阵阵自由地飞翔;还有些零零落落的鸟儿在浅水滩上或走或立或戏或追,自由自在;宽阔如镜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加上天空星星点点的飞鸟,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王光勤兴致勃勃地捡起几块碎瓦片,一片片地向水面投去,打起无数个水漂漂儿。而黄竹林很快地为他数起来,再打再数,没完没了。这对夫唱妇随的老夫妻宛如两个天真烂的顽童,异常开心惬意。

    白鹤塘里清澈见底的水,倒映着一双白发老人的笑貌,看上去老人依然神采奕奕;那夕阳的余晖给老人脸上抹上了一层红色粉黛,如手艺高明的化妆师,使老人变得年轻、精神、矫健。

    山风微微地吹,杨柳轻轻地摇,老夫妻慢慢地闲逛,不知辛劳。一直等到夕阳西沉,百鸟归林,青山变灰,大地幽暗,夜空洒满了星星,两人才手挽着手,懒洋洋地往回走。

    这对老人的从容散步成了他们常态化的运动,享受着四季风光:一池夏莲花芳菲,

    两岸桃李映春泉。

    秋来柳暗花明时,

    陌头杨柳冬亦青。

    一对近百岁老人能双双挽手散步,也是人生一大幸事。世界上原配夫妻能牵手走完50年、60年、70年的婚龄已不容易了。王光勤和黄竹林夫妻已整整80年婚龄了,还双双矫健,真是古来之稀,值得庆幸!他们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神奇而宁静的土地--第二故乡白鹤塘。不是故乡胜似故乡,把一生所有的爱和情都洒在这整个白鹤塘的山山水水上。

    王光勤回顾自己坎坷的人生路,感慨万端。想当年,离家出走,不辞而别,带着竹林千里迢迢风雨兼程来江南谋生,今天想起来真有点不可思议。那时候年轻气盛,没有生活经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艰险。过分自信自大,盲目而行,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幸好老天有眼,保佑他们闯过来了,好人一生平安。

    人生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能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攀登,或是在乘风破浪的大海中搏击。显然,王光勤在风风雨雨的人生道路上,找到了自己的光辉前程。虽然遭遇到种种艰难与风险,还是值得的,探索了人生的真谛,找到了生活的奥秘。林深才遇鹿,海深方见鲸,只有这样才凸显出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精彩。他对自己的抉择如棋,落子无悔,从来没有后悔过,一直感到自己的生活是新奇而有趣的。

    现在老了,获得了生活的幸福。却又关心着环境卫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蓝天白云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职,环境污染成了人们非常担心的事。老人们都向往一个优美的环境,来促进健康,欢度晚年。

    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愿望呢?

    听说山东有个“长寿村”,该村上有很多百岁老人。为了寻找其长寿秘诀,当地文化局和环保局联合进行了调查,发现该村上人喝的水来自于一个自然山谷的清泉,经过化验得知该水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如铁、硒等。村上人长年累月喝了这种水便获得了长寿。有人奢想,我们这里有没有那样的“长寿水”,“长寿村”呢?这事便成了皖南人的一个向往。

    2015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有关单位开展了一次环境卫生和人寿问题的调查,发现皖南山区白鹤塘村的老年人明显多于其他村庄。虽然没有百岁老人,而800多人的村庄里则60岁以上老人近200人,90岁以上也有28人。

    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计划生育小孩相对少了,再是生活条件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使人的寿命延长了。该村严重老龄化了,这老龄化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白鹤塘村并不太富裕,老年人为啥这么多呢?进一步调查发现白鹤塘村人喝的白鹤塘的水质好。该水中也含有大量的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矿物质,特别是硒的含量大。推本溯源,才知道所含矿物质的水,是凤凰山脚下的泉水。这便找到了白鹤塘村人长寿的秘诀。

    照这样说来,应该好好地感谢传说中的陈员外了,是他为了灌溉水稻才开挖了白鹤塘,拦截了这股小山泉。积少成多储满了白鹤塘,给村上人带来了“长寿水”。

    美丽的白鹤塘村,背靠长年青翠欲滴的凤凰山,面临碧波荡漾的白鹤塘。左右两侧有秀丽的丘坡,修着层层梯田怀抱着村前一片田冲。一望无际,处处绿茵,风景如画。白鹤塘里微风漪澜,鱼游水底,鹤飞天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徒步在白杨大道上各种迷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使人陶醉。此处人杰地灵,宜人宜居,不愧是天造地设,人寿年丰的风水宝地。

    村上90岁以上的老人有28人,其中男姓10名,女姓有18名。大概是女性平均寿命大于男姓的原因吧?村上老前辈李三保、老村长、山橄叔、陈大伯等那些老人早不在世了,现在只有99岁的王光勤算是老大。他获得了99岁的高龄,身体仍然健康,赢得了最美夕阳红,实在是一件廖廖无几,极不容易的事。

    王光勤虽然苦度了磕溘绊绊的一生,却获得了老来红,而且“霜叶红于二月花”,夕阳无限好,胜过是晨光。他的一生宛如一整天雷雨而傍晚转晴的日子--梦中醒来先是一个乌云密布,凄风苦雨的早晨,使人纳闷。没有吸到清晨的新鲜空气,反而迎来了隐隐的威胁,沉重的打击。然后,巨大的阴影卷来,突然间是乌云滚滚,狂风暴雨的洗刷,剥夺,使他深陷困境。

    上午乌云裂了一丝缝,投下了一束日光,倒也明净如水,或许天会转晴?他对一天的生活又抱了一缕希望。可是,好景不长,突然间日光变得异样,随着沉重的乌云,饱蓄着闪电,带来了惊人的雷吼,白天变成了黑夜。紧接着风雨交加,给希望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下午,紧接着雷雨重来,没有停的样子。风风雨雨晴晴阴阴这糟糕的一整天,使他生活得够呛。他在那暴风骤雨中坚持着艰难的行程,犹如一只雄鹰在风雨中搏击,寻找自己的人生。雷风暴雨发泄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总算幸运天转晴了。烟消云散,露出了鲜红的太阳,光芒四射,红霞万朵,时光大好。

    夕阳的余晖照亮了他的人生,他用他的意志和智慧铸就了一生的光辉业绩,大器晚成,创造了自己的幸福,用痛苦换来了欢乐。

    雨后天晴,蓝天白云,夕阳别样红,晚霞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