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行者

第六十三章 班主任和初恋

    医院在第三病栋六楼开辟出一间单独的重症监护室,将需要长期特级护理和观察的杜关若安置其中。

    两台体型巨大笨重的仪器倚靠在墙边,电子屏幕亮起黄黄绿绿的线条和数字,数根黑粗长线从地面蜿蜒而行,爬到了雪白病床上。

    杜关若静静躺在蓬松被褥中,一双眼眸早已睁开。他在麻醉中昏迷了十个小时,醒来后就再也合不上眼睛了。

    眼尾上扬,细密的红血丝爬上眼球,空洞的眼眸如欲泣血。

    原本方正的脸颊瘦了下来,松散的皮肤挤压下坠形成褶子,在上扬的嘴角两侧形成黑色的‘笑纹’。

    笑的太久,在他脸庞上形成不可磨灭的【疯笑】烙印。

    段菲菲坐在床边,温软的小手按揉着杜关若骨瘦嶙峋的手掌,沿着桡骨上移,按摩细长如麻杆的手臂,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组织活性。

    杜关若注射过肌肉松弛剂,四肢酸软无力,任凭段菲菲给他按摩筋骨。

    “咔哒。”

    房门被人推开,许久未见的赵医生笑容和善,身后跟着两名陌生人,衣着打扮不似医护人员。

    “杜关若,你的班主任和同学来找你了。”

    赵医生亲切地走到床边,温声说道。

    身材矮胖的大学教授李梁荣笑呵呵地,询问杜关若最近的心理状态和病情,表示他不需要担心学业问题,只要他能够好起来,随时可以复学。

    因为此时的杜关若无法开口说话,只是单方面地听着班主任李梁荣说话,大睁的眼睛出现一丝晃动。

    赵医生熟稔地和李梁荣教授攀谈起来,谈论杜关若的病情和近况,有明显转好的迹象,让李梁荣教授不要太过担心,有时间可以多来看看病人,有助于病人康复。

    随后,赵医生和李梁荣教授离开了病房,去会诊室详谈,留下段菲菲陪床。

    “你有什么话想和病人说吗?他刚刚经历了几台大型手术,虽然不能说话,但他的意识是清晰的,能够听到你说话。”

    段护士声音轻柔,让开了位置。

    “嗯。”

    一直当个透明人的文雪终于开口了,作为杜关若的同班同学,她有很多话想说。

    准备毕业论文,面临日益增长的学业压力。

    处理学生会最后一阶段的工作,她也终将卸任学生会主席的职位。

    班级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趣事,在杜关若离开的这一段时间,他们又进行了一次考察工作,去月国的南边走了一圈,见到了许许多多和北方不一样的江南风景。

    老师们对学生的管理变得宽松了,现在许多同学都不去上课了,谈恋爱的谈恋爱,去图书馆的去图书馆,备考的备考,摆烂的摆烂……

    一个班级的人好像再也聚不到一起了,不知道拍毕业照的时候能不能凑齐人,能不能毕业团建……

    清润干净的嗓音带着些许遗憾,文雪岔开话题,讲最近的学习境况,从选修课到必修课,课程更迭,认识了新的老师,学到了哪些知识等等。

    絮絮叨叨的声音带着人世烟火气息,红尘万丈扑面而来,混沌记忆里的光影翻腾着,模糊画面浮出水面,在女人清澈跃动的声线中逐渐清晰。

    杜关若瞳孔骤然收缩,眸光恍若化为一枚星芒,又徐徐黯淡。他想起一件事,尘封在心底许久许久的事被翻了出来,面上烙印的恐怖笑容出现了松弛,嘴角微动。

    他……喜欢她。

    属于人类最真诚纯粹的情感包裹了心房,曾经的喜欢重新回到了大脑,杜关若瞳孔前所未有的凝聚、慌乱。

    文雪聊了许久,在李梁荣教授的提醒下一同离开。

    赵医生惊喜地发现杜关若的精神状态大幅度好转,喜不自胜地向刚刚离去的李梁荣教授报喜,刻意强调两人多来看望病人,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李梁荣教授同意了,说会带文雪经常来医院。

    有了同学和班主任的陪伴,杜关若感觉愈来愈多的记忆从脑海深处浮现,在光照治疗室和禁闭室丢失的人性在这具躯壳中滋生蔓延,空洞的瞳孔流露出越来愈多的情绪:高兴、抑郁、愤怒、惊喜、伤心、亢奋……

    嘴角扬起的弧度被无形手掌一点一点抹除,赵医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手段,悄无声息地扭转了杜关若即将崩溃的精神世界。

    将一个濒临异魔化的人类,重新拽回正常人类道路上。

    毕竟……一头异魔,怎么会保留人类的记忆?

    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在医护人员的惊心呵护下,杜关若的身体以惊人的速度恢复如初,器脏损伤暂时稳定下来,接下来需要漫长的调养,不再需要维生仪器了。

    赵医生磨刀霍霍,通过以暗恋同学和班主任为根由,调控杜关若濒临异魔化的精神,这种成功的案列让他浑身颤栗,极大程度满足了他对人类心灵的另类渴望。

    站在人类心理学、神经学顶端的医生,赵秉辉明白心理医学、神经医学已经寸步难行,任何一点的进步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无数实验一点点堆砌,没有一丝一毫的捷径可言,

    即使穷尽赵秉辉一生,都不可能在医术上更进一步,这让赵秉辉极度失望和沮丧,泱泱上百亿人口的世界,却没有将心理医学发展繁荣强盛,而是处处桎梏限制,每一项前沿实验项目都需要经过上百项审核,需要符合各种主义精神,需要尊重志愿者的人权和意愿。

    赵秉辉像断翅的凤凰……不如鸡,空有一身精湛绝伦的医术,却无法带动世界心理医学的进步。

    而在杜关若的身上,他再次看到了人类心理学进步的契机!

    大部分人类群体受到普世观的影响,心理模型如同流水线加工的器具,仿佛从一个模具中套印出来的,在赵秉辉这样顶尖的心理医生眼中,面对的所有病人都像是一个人……一个被社会、家庭流水化加工后的个人。

    作为人类种族的特异性被普世观压抑在隐性基因中,永不见天日。

    如此,赵秉辉兴奋悸动,面临医学顶峰的瓶颈,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人类被掩藏的特异性掀开了面纱,他将直视人类本质的心灵变化!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