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降魔驱鬼录

第二十章 天下灵物

    李文友对重九的神仙手段很是好奇,不禁多嘴询问了几句。

    重九的师门传承、功法等核心机密,这个自是不能多说,有关师父本身相关的事,老道士专门有交代,也不能对外界随意提起。

    至于其他的一些不涉及原则性秘密的事,重九也不多做隐瞒,挑道门之外的人能听懂的,简单地说了说,权当陪外公聊天解闷了。

    比如谈及妖魔鬼怪的时候,重九说道:

    “天下灵物大致可分为神、仙、人、魔、鬼、妖、灵、精、怪这九种类型。

    神,说的是经天庭或朝廷敕封,又或因百姓香火愿力而受人间香火者,山神土地之流或我等之祖先皆在此列,只是福荫的范围大小不同罢了。

    而仙则说的是经长年累月修行而达长生者。”

    “九郎,世上真有长生不老?那你现在是成仙了吗?”李文友一听到仙可长生,两眼放光,顾不得打断重九,急迫地问道。

    古往今来只如此,上到王侯将相,下到黎民百姓,没有人对长生不心动的,否则古汉时贾长沙也不会有帝王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感叹了。

    重九摇摇头,笑着说道:“孙儿怎敢妄自称仙,活多久叫长生?百年、千年还是万年?孙儿连不老都做不到,更遑论长生了。”

    他又接着说道:“受到敕封供职于天地的仙分别被称为天仙、地仙,未曾供职受香火供奉的一般称为散仙。

    然而神历百世供奉可称仙,仙受香火愿力可称神,因此世人常以神仙合成。”

    “原来如此。”李文友做恍然大悟状,怪不得家家皆求香火不断,绵延万世,原来这是做神仙的法门。

    “人、魔、鬼我们稍后再说,先来说说妖、灵、精、怪这四类。”重九伸出四指说道:

    “动物修成人形则为妖,植物修成人形则为精,二者修炼有成而不成人形者则为怪,而灵则不同,灵是非生灵一类吸收日月精华,从而形成了自我意识的特殊存在,这一类最是稀少难得。”

    李文友讶异道:“岂不是说天下万物生灵皆可变成妖灵精怪。”

    李文友面露惊恐,四面环顾,仿佛身边的一切都可能随时变成妖怪暴起骇人。

    重九见到外公的可爱模样,不由笑着安慰道:

    “外公您放心,虽然从理论上说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但是哪有那么容易就能修炼有成,否则天下岂不到处是神仙妖怪了?

    无论神仙还是妖怪,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在逆天而行,天威煌煌,不经三灾五难,哪就那么容易让你修成了。”

    “原来如此,是外公大惊小怪了,我说怎么活了一把年纪,才第一次亲眼看到妖怪呢。”李文友也为自己的大惊小怪感到丢人,赶紧自我解嘲一番。

    重九又接着说道:“人、魔、鬼比较特殊,外公你只需当我们这样的称为人就可以了。

    魔与鬼,一个是阳极而成魔,一个是阴极而成鬼,即可有血肉,亦可化无形。就好比你我心头贪嗔痴等执念,演化到极致皆可成魔鬼,我辈读书修身就是一种降服盘踞于方寸之间魔鬼的无上妙法。”

    “哈哈哈,此言有理,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自古邪不胜正,勤读诗书养浩然之气,自然能降服一切妖孽邪祟。”李文友抚须大笑,连连夸赞,似乎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而倍感自豪。

    重九沉默了半晌感叹道:“其实世上又哪有什么神仙、什么妖怪呢?神、仙、人、魔、鬼、妖、灵、精、怪此等世间种种,不过皆是是阴阳二气相生互化而已,人可以变成神仙,也可以变成魔鬼,神有正神,亦有邪神,《易经》有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为善德正,则天命长存,为祸作恶,则天人共弃。”

    “善,大善!”李文友原本被黄鼬怪的出现搅合得有些心神不宁,昨晚一晚上都没睡好觉,实在是亲眼目睹的种种,实在太过匪夷所思,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感觉都有点不认识这个世界了。

    经重九这一番“天下灵物论”的开导,如同心中涤去蒙尘,不由老怀大慰,深以为然,管他什么神仙妖怪,只要自己用心读书,为善德正,问心无愧即可。

    想到此处,李文友不禁又追问道:“那何为善恶?”

    “呃~~”重九挠了挠头,一脸为难地说:“外公这是在为难孙儿了,世上善恶最是难辨,比识破妖魔鬼怪还难,孙儿也正在努力修行中呢。”

    看到重九窘迫的样子,李文友哑然失笑说道:“确实是我为难我们家乖孙了,老夫活了大半辈子,都是快要入土的人了,尚且不能完全分辨善恶,更别说你个小娃娃了。”

    可是接下来重九话音又转,只听他说道:

    “不过万物皆有气,气中红光逸散,则表明此人业火缠身,十有八九不是什么好物,气中金光闪闪,则表明此人行善积德,有功德在身。若是习得望气之法,可做简单区分衡量。”

    李文友问道:“竟有如此神奇之术,那望气不就可断善恶了么?”

    哪知重九又摇摇头说道:“难!望气之术难以轻信。善恶最是难分,不是如此简单就能分辨出来的。举个例子来说,一位百战军士,杀生无数,定是业火缠身,然则他是在保家为民,定然天降功德,此等人如何能简单定他的善恶?”

    “此事确实难以判断,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可是他若是不承担此罪孽,必然有更多人受苦,确实该得大功德。”李文友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

    重九又说道:“寻常人业火功德相互交织,好人有办坏事的时候,坏人也有做好事的时候,更难据此简单断定一个人的善恶,而且天机变化无穷,一个人做的善事或是恶事,可能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显现,仅凭望气之术错杀好人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所以炼气士一般都不会仅仅凭此术去断定大是大非。

    “外公今日受教了。”李文友感叹着抱拳作揖。

    重九连道不敢,起身还礼。

    重九又说了一些常见的避讳之法等等,李文友大致能理解重九的解说,但是他毕竟不是玄门中人,不能明了个中究竟,可是当成传奇轶事来听,还是蛮有趣的。

    通过一番交谈,李文友对这个外孙又更加看重几分,无论见识、谈吐和思辨皆是上上之选,抛开他的神仙手段不提,单凭这份才情,以后也必成大器。

    两人促膝长谈,一直到重双双来喊他们吃午饭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