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封神我为纣王之气死鸿钧系统

第158章 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

    王舍城。

    佛陀讲道后,出家的人更多了。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苦难的人太多。

    这个跟婆罗门有很大的关系,四大种姓:婆罗门高高在上,是天神的使者;

    刹帝利是君王,吃喝不愁,生活无忧;

    吠舍是平民,有自己的私有财产,但也受到了婆罗门和刹帝利的剥削和压榨;

    首陀罗是贱民,跟东方的奴隶还不一样。

    东方的奴隶是战败的俘虏,他们以前可能是神使,可能是君王贵族,可能是平民百姓,可能是奴隶。

    但次大陆的首陀罗不一样,他们的人生虽然和奴隶差不多,但不是因为战败成为了首陀罗。

    他们是天生的贱民,从创世纪开始就是,一直到世界毁灭都是。

    因为婆罗门种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呵呵……不好意思,在次大陆这句话能笑死人。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帝辛是穿越者,知道这种姓制度多么的牛批,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首陀罗种依旧是贱民。

    没办法,他们是原人的脚。

    这个其实在东方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三清是盘古元神所化,那三个多牛批啊!高高在上,骄傲的不行。

    帝俊太一也很牛,因为他们是盘古眼睛所化的太阳星诞生,那也是有天生骄傲的,就是俯视你众生又怎么了?

    相对来说,盘古精血所化的巫族就差些了,污血里诞生的冥河、修罗魔族地位如何也高不了。

    女娲造人。按说她造的人地位应该也高不了,但问题是人族被捏出来时就有着盘古的样子,那是大道之体,人称道体。

    是所有生命都努力向往的身体,这就是先天的优越感。

    别的种族需要化形才能得到了道体人形,人族一出生就有了,这不是大道之子么?

    成为天地主角理所当然,理由硬核的无可辩驳。

    妖族、魔族、巫族、神族,不管什么族,在人族面前都矮一截。

    因为上古神也都是杈杈桠桠不是人形(盘古的样子),需要幻化、进化、化形才能得到人身。

    先天具备人形的,身份地位都很高,比如三清、鸿钧。

    看看老子、元始把截教弟子打回原身后,那鄙夷嘲讽,看不起的样子,就知道人身是多么的优越了。

    在次大陆也是一样,做为原人嘴巴化生的婆罗门,身份地位何等尊贵可想而知。

    原人脚化生的首陀罗何等卑贱也可想而知。

    佛陀说,剔除须发,穿上袈裟,出家随佛修行,都是僧伽,都是平等的。

    这很有诱惑力,尤其是对吠舍和首陀罗种的人来说,简直是无法抗拒的。

    身为婆罗门的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都成了佛子,他们吠舍和首陀罗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差不多了。”

    佛陀发现竹林精舍的比丘僧都住满了,便对善星说道:“去宣传下,吾将再次讲道。”

    “尊佛法旨!”

    善星比丘离去。

    佛陀又对目犍连说道:“尊者去一趟舍卫城,请须达多居士来,本尊要请他现身说法。”

    “尊旨!”

    竹林精舍广场。

    佛祖讲法。

    这一次讲的是关于在家修行之法。讲了一堆之后,佛陀说道:“请舍卫国给孤独长者登坛现身说法。”

    给孤独长者是佛教第一位在家修行的居士,他叭叭叭的一通说,煽动性那是非常大的。

    许多在家的妇女、老太太们都兴奋的不行,足不出户便可通过吃斋念佛解脱苦难,渡过生死海。

    不出家也能超脱。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压力,也缓和了与各教派的关系。

    不用担心佛教发展过大了。

    佛陀派出弟子去拜访外道,积极努力的融入沙门。

    此时,沙门有共同的敌人——婆罗门,大梵天。所以对于佛教的示好,各教选择了接纳。

    而此时的佛陀则是闭关开始祭炼诛仙阵图了。老子给他的任务就是霸占灵山,分西方教的气运。

    佛教还没有镇教之宝。人王给的金刚琢,老聃当成了至宝,说什么也不给他。

    在软磨硬泡之下,老君算是把诛仙阵图给他了。

    诛仙剑无非镇压气运,但阵图可以,少了诛仙四剑,阵图的镇教能力大大增加。

    斩!斩!斩!斩!斩!

    佛祖一连五斩,将内魔外魔全部斩出,融合诛仙阵图,化为五大明王:中央不动明王、东方降三世明王、南方军荼利明王、西方大威德明王、北方金刚夜叉明王。

    五大明王代替阵主,以及诛仙四剑,又布置出了完整的诛仙剑阵。

    而且还不用佛陀自己主持,撒手就能扔出去。

    砰!砰!砰!

    炼化了诛仙阵图后,佛陀又斩出了三尸化身:多宝道人、大日如来佛、释迦牟尼佛。

    地水火风,四大皆空!

    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

    贪嗔痴,三尸斩尽!

    “南无阿弥陀佛!”

    “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

    舍卫国。

    太子祗佗长大了,听说佛陀看上了他的园子,这位是一点都不感冒。

    而且对佛也没有什么敬畏。

    也看不上佛陀的修行方式,他现在有个师父叫做摩诃迦叶,持头陀行,神通法力无边,并不输佛陀。

    头陀行,乃是沙门苦行。行脚僧人多为头陀,头陀多行脚。

    祗佗太子不想继承王位,他想跟着师父去行脚苦修,做个苦行僧。

    而且他想回东方看看。没办法,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人点开了前世记忆,这成了他的前世业障。

    “殿下,给孤独长者又来了。”

    “请他进来。”

    给孤独长者来了不是一次了,不断的加钱,只要太子开口,他都会答应。

    “太子,你不答应,老臣就天天来烦你。”

    须达多开始耍赖。善星比丘告诉他一个方法,叫做: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

    “长者,你还是绝了这不切实际的心思吧!就算你将我这园子都用黄金铺地,我也不会出让的。”

    祗佗太子想要彻底绝了须达多的妄想。

    黄金铺满园子,这再他看来就是奢望,是只能想像,无法实现的梦。

    但是当他看到园子的地面都被金砖铺满时,整个人瞬间被击垮了。

    值得须达多如此付出的佛陀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这好奇心升起,他便产生了见一见佛陀的念头。

    衹树园。

    佛陀再一次来到了舍卫国。

    他听说过祗佗太子,对于这次来,他其实也没底。

    不是善信,可也不是愚人,想忽悠人家,难度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