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封神我为纣王之气死鸿钧系统

第240章 本源

    幽冥地府。

    奈何桥。

    后土娘娘本尊在哪?端最快

    化身就是本尊,但本尊不是化身。

    孟婆是后土,后土非孟婆。

    不必纠结,否则你永远也找不到人。瑶池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就是把孟婆当后土看待。

    “瑶池天后,你想错了,帝辛的人想要轮回,是可以不来六道的,妾身也不知道他的事。”

    “后土娘娘,我不看他怎么轮回,我只要他轮回后的人。”

    瑶池说道:“你的生死簿上,有着所有人的名字吧?”

    “嗯。”

    后土点头。只要是在天地乾坤之内的生命,生死簿上就有其名。天才一秒记住.(com)

    至于“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是吹牛。即便你如何的长生不灭,都脱不了生死簿。

    只有“无生”,才有可能“无死”。

    然而,跟本就没有“无生”一说,只要是活着喘气的,都是“生命”。

    “生、死簿”,活的,死的,都在簿子上有名。

    只是这生死簿也非随意能察看的。所以,后土娘娘直接把生死簿判官笔拿了出来,送到了瑶池的手里。

    “瑶池,察看生死簿需要气运,而且是等量的。”

    后土笑道:“若是你的气运比人少,根本无法打开。”

    “若是打开了呢?”

    “等量的气运会被扣押,若是你将对方干死了,连同他的气运一起归你。否则,押上的气运送入。”

    “善!”

    瑶池曰善。拿着生死簿转身就走,“我去找昊天,他气运多。”

    “不送了,臣妾还要卖汤。”

    奈何桥的生意很忙,所有轮回投胎灵魂都要喝一碗孟婆汤,不喝的不让你进入六道。

    不是所有人都能自主轮回的,至少东方的仙神就不行。上古巫妖大战,妖族、巫族、仙圣死后魂魄无依,后土娘娘才以身化六道,为死去的人造了个归宿。

    不仅是东方,西方的仙佛神圣也不行。灵魂是脆弱的,想要转世投胎,必须要有转门的轮回法器,还要有人护持才可以。

    这世上有两件轮回法器:六道轮回、轮回镜。

    六道轮回自然是后土娘娘的了,轮回镜在阎摩也就是阎罗王手中。

    除了这两位之外,别的人是无法自主轮回的。佛教派出了地藏王菩萨来幽冥地府当差,换取佛子轮回的资格。

    俄林波斯山神系,人死了就只能进冥界呆着。冥王哈迪斯的后花园有三条通道,一条通往深渊地狱“塔俄塔罗斯”,一条通往普通灵魂的居住地“阿斯珀德罗斯“,一条通往英雄居住的福地“厄吕西翁”。

    具体去哪里,需要米诺斯、艾亚哥斯、拉达曼提斯这三位判官的审判。

    可不管去哪里,都是无回,重新做人的。

    即便是英雄灵魂的福地“厄吕西翁”,也是没有色彩的灰暗世界。英雄阿喀琉斯死后,就一直想要回到人间,哪怕是给人做奴仆,他也不愿留在冥界做鬼王。

    当然了,还有一条光明之路,那就是成神。阿喀琉斯的母亲海洋仙女忒提斯在儿子死后去找父神宙斯,抱着他的大腿哀求让儿子成神。

    但是,天神的位置有限,她并没有成功。

    幽冥地府。

    酆都城。

    北方鬼帝府。

    尹受和梁氏下到了地府。在瑶池找后土要生死簿时,他觉得有必要下来走一遭。

    “尊者,这么说的话,那灵魂岂不是越来越多,哈迪斯的冥界能占的下吗?”

    梁氏问。

    “灵魂还会再死一次,人死变灵魂,灵魂死就是真的消失了。”

    尹受自己有经验,灵魂死后就会变成一点“灵光”,类似光量子,纯粹的能量没有任何痕迹的灵光。

    这天地宇宙内有三种最基本的元素:物质粒子、纯能量、灵光。

    在道家说法里,于人又叫“精、气、神”三元,于乾坤宇宙为“天、地、人”三极。

    形不相加、合赖气化、气可直合、神可直通……人生命有三个要素,死亡也分三步,身体死亡体灭,灵魂死亡形灭,真灵死亡神灭。

    轮回,是作用在身体死亡后的灵魂层面。灵魂之所以有形无体,这个可以从玄学上解释,也可以用科学解释。

    尹受是非常重视科学的,山海界的地球上有专门研究“精神”的机构,通过研究已经得出了一套比较自洽的说法。

    人体三大要素,身体方面看得见摸得着,是人都能理解。至于精神思想层面,源自于人体的神经树。

    在孩子刚刚出生时,神经树是极其简单的幼苗,随着“眼耳鼻舌身意”五感六识对世界的不断认知,神经树会不断的长大。

    具体生长过程是这样的,孩子出生后,脐带被剪断的疼痛感觉、睁开眼看到的第一束光,耳朵听到的声音,皮肤被接触的感觉……等等等,只要接收到“信息”,都会形成神经元,神经突。

    人从出生后“五感六识”所经历的一切,都会长成神经突、神经元细胞。

    这个跟电脑手机的存储是不一样的,而是以实际物质的形式存在。

    包括人的习惯,性格,条件反射等都是有实际的神经细胞形式存在。

    当五感六识接收到以前出现过的信息后,新老信息重叠储存的同时还会激发以前做出的反应,这就是习惯和条件反射。

    这是物质层面的记忆,这些记忆在灵魂上又有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这就是“形”,是灵魂的样子。

    孟婆汤,便是消“形”汤,进入六道进行轮回,入胎,住胎,都要纯粹的“灵光”才可以。

    出生后,只有纯粹的灵光真灵才能形成新的“自我”人魂。

    人有三魂,死亡时天魂先离体归天,然后地魂进入幽冥地府,人魂最后消散。

    当然,这个顺序也会有错乱的情况,不管是哪种,都是“横死”,“非命”。

    自我人魂先散,人体的神经元神经突失去了主导,天魂能离开,但地魂却走不了,或者是不想走,接替人魂就会发生诈尸、变鬼、化僵尸等情况。

    当然,多数情况下不会发生这种事。就算是横死,天魂、地魂也会相继离体。除非是有极大的怨气、戾气、煞气、阴气的情况下。

    幽冥地府的鬼、神,之所以叫阴神,就是地魂聚形而成。

    “大王,既然有三魂,那真灵,灵光在哪个魂内?”

    梁氏问。

    “人也三魂,也有三我,灵光一点却不再任何一魂之上。而是三魂七魄齐聚时才能点亮灵光。”

    尹受微微摇头,说道:“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等你修炼之后就会明白。”

    不仅复杂,而且复杂。在三教中,三魂七魄的说法还是不一样的,比如佛教里的“五感六识”、“五蕴”、“三脉七轮”等等,不过是对三魂七魄的另一种说法。

    对应到哲学层面,也有别的称呼。甚至到解剖学,也有说法,叫什么“酶”,“素”,“胺”,控制着人的情、志、欲之类的性格气质要素。

    巫族不修元神魂魄,其实就是“本源”转移,以什么为“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