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在异唐

第四十一章 惊天豪赌

    听见李渊的问话,周哲想了很多。

    他发现自己确实有点想当然了,河北道确实兵强马壮,若是两军交战,他们可为利剑直插敌人心脏。

    但是那又如何呢,如果防不住其他三面的伏兵,他们这柄利剑将会变成孤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

    这还只是两兵交战,那要是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战斗呢。难道到时候他们也要和游牧民族一般,过着游牧的生活吗。

    “是我目光短浅了,光想着河北道这一亩三分地的事情了,没有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

    “你们也知道我爱好和平。”

    听到这,所有人都沉默了,你还爱好和平,惦记上人家的地盘,直接就想出兵开干,这是爱好和平的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吗。

    其实他们不知道后世有和平和核平之分,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他们河北道的兵马,放在这个时间节点,完全有核平的实力。

    所以周哲的和平,既有和平之意也有核平之想。

    “和平不行就核平吗。”周哲说了个后世的段子,然后继续说道。

    “既然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按照我的性格,肯定是希望用第一种方案的。不过呢,你们也知道,我研究东西还行,其他方面就差点意思。”

    “还有一点我要说明的就是,兵器铠甲的制作我们采用的是流水线作业,所以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知道兵甲的实际数量,当然不排除有心人能算出来大体情况。”

    “而且只有娘子军和夫相军那边装备了银甲,其余都秘密隐藏起来了。”

    李世民这时候也想起来,当初周哲可是大肆宣传他们运走一批兵甲的事情,他还以为周哲是为了表功才如此做的。

    “所以你当时是为了示敌以弱,说明河北道的粮草、兵甲差不多都被运走了吗?”

    “有这方面的想法吧。”

    李世民沉吟片刻,仿佛决定了某种重要的事情,声音低沉地对李渊说道。

    “父皇,我想赌一下,如果河北道军事实力没有被曝光,我有信心一月之内,平定三族,将他们纳入大唐的版图。”

    “等到其余人知道消息的时候,我们已经获胜了,而且还可以凭借河北道的军威震慑一些宵小之徒。”

    “另外河东道发展也不错,完全可以抵挡突厥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到时候颉利可汗还有异动,我们可以侧翼出兵,打他个措手不及。”

    听完李世民的话,李渊想到了李靖。

    李世民和李靖一个是大唐战皇,一个是大唐战神,既然李世民这个战皇表态了,他想听一听战神的态度。

    “李爱卿,说说你的看法。”

    吐谷浑那边李绩是总帅,所以李靖目前还是在朝赋闲的状态。

    听到李渊的问话,李靖还是有很大的压力,确实如李世民所说这是一场惊天豪赌,赢则万世太平有望,输则有灭国危险。

    “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在河北道如此强劲的实力面前那三族还能生出异心。”

    “原来都在小哲......哦不,应该是秦王殿下了。”

    “原来怎么叫,现在还怎么叫吧,说实话,顶着秦王这顶大帽子,我还真有点压力。”

    “那也好,原来这一切都在小哲的算计之中,既然如此,我也同意太子殿下的提议,不过那些兵甲藏于何处,转运时可否有被发现的危险。”

    “都在幽州的大山里,不用转运,过去就可以装配。军粮也在加紧制作了,一月内能凑足二十万大军两年的军粮。”

    听到这些,就连已经知晓河北道有一年军粮存储的李渊、李世民他们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更何况那些不知道的人呢,感觉身体都在颤抖。

    就这还爱好和平,军粮都是按年准备的,说出去你爱好和平谁信啊。

    “房爱卿,肚爱卿,如果全面开展的话,粮草方面是否有问题。”

    “今天下朝后,我们已经仔细研究过此事。”

    “有了河北道提供的粮草,可以支持整个唐军五个月的战事。”房玄龄说道。

    “房相说的对,但是让我有些担心的是,如果大唐境内发生天灾,是否能够及时应对,如若不然的话,很可能会激起民变,还有战后将士的抚恤问题。”

    “戴爱卿,你是户部尚书,针对杜相提出的问题,说说你的意见。”

    “禀陛下,由于有小哲做的表率,和他提供的高产作物,每道都有一至两个州,有大量存粮,如果发生天灾,也足以支持两个月的时间。”

    “至于战后抚恤问题,按照以前的战损比例,可能要掏空国库。”

    戴胄平时虽然经常和朝廷哭穷,但是知道这次决议不同以往,是大唐面临的重要转折点,为此也是实话实说。

    “既然是因为河北道惹出的事,那么如果出现问题,一切就由河北道兜底吧。”

    虽然周哲已经卸任河北道的相关官职,但河北道就像他带出来的孩子一般。怎么有事就河北道兜底,河北道招谁惹谁了。

    合着大唐打仗,河北道遭难呗,这么一来,河北道岂不是要回到解放前了。

    “陛下,要不咱们还是稳着点来吧,河北道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真要出点事,河北道就是大唐的罪人啊,我这前领导也难辞其咎。”

    “小哲你不用说了,就这样定了。”

    虽然李渊现在是大唐皇帝,但是谁都知道很多事情都是李世民在做决定,这时候也是他拿出自己魄力的时候了。

    如果成功了,李渊的平生将会增加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失败了,最多就是用人不淑,责任也会由他李世民承担。

    这时候就能看出周哲和李世民的差距了,他的性格不适合乱世争雄,面对重大选择总是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他是那种攻城略地不足,但是守城有余的人,如果他是生在盛世之时的帝王,他可能会让这盛世更进一步。

    或许只有李世民这样的雄主,才能使两者都有极高的成就吧。

    周哲也在想是不是自己缺少了那种唯我独尊,攻城略地的霸气,才会招揽人才出现各种不顺利吧,如果自己穿越成唐玄宗李隆基就好了。

    这一点李渊早已经看出来了。

    “哲儿,你喜欢谋而后动,总想着事情有百分百的把握后,才会行动,但人生之事,十之八九不顺,哪有那么多如意的事情。”

    听完李渊的话,和周哲共过事的人纷纷点头,周哲所做的事情,确实如李渊所说。

    “那么就一事不烦二主,世民为主帅,建成副帅,哲儿为粮草督运官,你的五位兄长为先锋。”

    “李爱卿前往河东道抵御突厥,程咬金,秦琼为先锋。”

    “另拟旨,着冯盎防御南方。”

    周哲也感叹,三国时期和隋唐时期不愧是名臣武将辈出的年代,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都能泰然处之。

    “父皇,我这还有一个兄弟,可为一军先锋,您看是不是给他安排个先锋职位。”

    李渊还没有答话,李世民就说道。

    “你说的是薛仁贵吧,确实有这实力。”

    “既然有你们二位举荐,那么就随世民做个先锋吧。你们一定要迅速解决北方的敌患,然后相机行事。”

    安排完之后,李渊仿佛年轻了几岁,找回了当初起兵反隋时意气风发的模样。

    既然事情定下来了,众将帅也决定来一场推演,周哲也将薛仁贵叫了过来,让他一同参加。

    不过让周哲头疼的是,缠着薛仁贵练功的周舞,和被周舞督促锻炼的周文也来了兴致。

    非要进去参加推演,这是两个三岁小孩能参加的吗,周哲在外面哄,李渊在屋内听。

    最终李世民决定,反正也就是一场推演,也不会暴露什么秘密,让他们两个小孩子参加就参加吧。

    其实推演也就是偶有所感,习惯了周哲弄的沙盘后,只靠舆图推演,总感觉差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