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蜀汉一统天下

第十章 董旻废立 李儒鸩杀少帝

    董旻似乎有些担心的看着了李儒,而李儒则笑着点了点头,董旻这才笑道:

    “我今得虎儿奉先,何愁天下不定。”

    说罢便赐吕布金甲锦袍,自此之后,董旻越发威风,在李儒的建议下,擅自掌管了前将军所管理的事务。

    并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李儒见时机已到,便劝董旻早行废立。

    于是董旻在宫禁之中,宴请百官,并令吕布带甲士千余人护其左右。

    当日,太傅袁隗与百官皆到,酒过数巡,董旻神气的按剑道:“今天子懦弱,缺失帝王威严,我欲效仿伊尹、霍光,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有不从者斩!”

    此言一出,群臣均是惶恐不敢言语,这时中军校尉袁绍挺身而出道:

    “天子继位未到一年,并无失德,你欲废嫡立庶,不是谋反又是何意?”

    董旻大怒拔剑道:“天下之事在我,我今为之,何人不从,你想试试我剑是否锋利吗?”

    袁绍见状也拔剑对道:“我剑也未尝不利!”

    二人持剑相对,董旻便要上前杀了袁绍,以涨其威严,可这时李儒出来拦住了董旻道:

    “此事未定,不可妄杀。”

    董旻顿时大怒,废立之事乃李儒提出,可每次却都是李儒在中间当好人,这接二连三,让董旻甚是不悦。

    李儒此时也察觉到董旻对自己有意见,便附耳道:

    “主公怎可妄杀,此事若传出,那主公与暴君何异,有损主公英明啊。”

    董旻见李儒话已至此,便收回宝剑,袁绍则是冷“哼”一声,随即手提宝剑,辞百官而去。

    袁绍将符节悬挂在东门后,奔冀州而去,董旻见袁绍走后,对袁隗道:

    “你侄儿无礼,我看在你面子上,就算了,你觉得废立之事如何?”

    袁隗哪敢得罪董旻,连忙点头称是,董旻见状对百官道:“敢有阻挠者,以军法处置!”

    群臣唯恐万分,皆点头称好,待宴席结束,董旻问李儒:“袁绍此去,可对我等有威胁?”

    李儒思索一番道:“袁绍愤愤而去,定会与主公作对,况且袁氏四世三公,门生遍布天才,

    如若袁绍广聚豪杰徒众,其势不可小觑也,不如拜他为一郡守,袁绍肯定大喜,则必无后患。”

    此时校尉伍琼道:“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如若拜他为一郡守,还可收民心。”

    董旻听后,既差人拜袁绍为渤海太守。

    九月初一,董旻请少帝到嘉德殿,并大会文武百官,董旻拔剑在手道:

    “天子懦弱,不足以治理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宣读。”

    说罢便让李儒宣读,李儒接过策文,宣读道:“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子刘辩继位,可少帝缺少帝王威严,并且懒惰怠慢,

    而陈留王天资聪慧,道德仁义,故而贬少帝为弘农王,并立陈留王为帝。”

    李儒完毕后,董旻令左右将少帝扶下殿,解其玺绶,并让其北面长跪,称臣听命。

    而后又让太后脱去服饰,待新帝敇封,少帝与太后皆哭,群臣更是无不悲惨。

    此时一大臣愤怒高叫道:“贼臣董旻,竟敢私自废立,我当以汝血向先帝谢罪。”

    随即挥着手中象简,直击董旻,董旻大怒,拔出腰间宝剑,一剑刺入其胸膛。

    董旻看其面容,乃是尚书丁管,当即命人道:“将丁管首级割下,悬于都门,再有不服者,下场犹如丁管。”

    随后董旻请陈留王登殿,群臣朝贺后,董旻安排何太后和弘农王以及弘农王的妃子唐氏于永乐宫闲住。

    并且封锁了宫门,禁止群臣擅入,可怜少帝四月登基,到九月就被废除了。

    董旻所立的陈留王刘协,字伯和,是灵帝中子,现在起是汉献帝,年仅九岁。

    并改年号为初平,董旻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带剑上殿,威风无比。

    李儒劝其重用名流,以收人望,董旻问李儒有何人选,李儒道:“蔡邕倒是不错人选。”

    董旻立即命人去请蔡邕,可蔡邕却不肯,董旻震怒,这无疑是在挑战自己的威严,便命人对蔡邕道:

    “你若不来,我就灭你全族!”

    蔡邕惧怕,只能前往,董旻见到蔡邕后大喜,在李儒的建议下,一月三迁其官,拜为侍中,对其甚是亲厚。

    再说少帝和何太后以及唐妃,三人被困于永乐宫中,衣服饮食渐渐少缺,期间少帝泪不曾干。

    一日,少帝见双燕飞于庭中,便吟诗一首,此诗为: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

    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

    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

    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李儒时常派人监视少帝,当日得知此诗后,立即报告了董旻,董旻道:“此诗你观之如何?”

    李儒面露凶光道:“此诗怨气极大,分明是在表达对相国您的不满,如此一来,杀之有名矣。”

    董旻有些犹豫道:“此时弑帝,恐有不妥吧?”

    李儒笑道:“此言差矣,此时弑帝可展现相国威严,如此一来,朝中何人敢不惧您。”

    听得此言,董旻大喜,逐令李儒安排,李儒得令后,带武士十人入宫弑帝。

    此时少帝与何太后正在楼上,宫女来报李儒到了时,少帝大惊,只因他知道,李儒才是背后的罪魁祸首。

    李儒见到少帝后,献上鸩酒,少帝问其故,李儒道:“今日董相国大开筵席,特来献此寿酒。”

    何太后此时说道:“既然是寿酒,你可先饮。”

    李儒怒道:“你不喝吗?”

    李儒说着便唤左右,左右将短刀摆列于二人面前,李儒再次说道:“你们若不饮寿酒,就领此短刀吧。”

    唐妃此时跪于李儒面前,哀求道:“妾身代帝饮此寿酒,还望公能饶其母子性命。”

    李儒叱道:“你是何人,有何资格代王死。”

    随即举起酒杯对何太后道:“你可先饮!”

    何太后见状大骂何进无某,引贼入京,致有今日之祸,李儒并未理会太后,而是转身逼少帝饮酒。

    这小说并不是穿越文,主角高岚也没有预支未来的本领,剧情很多都是摘抄原著。

    比如吕布这些,主角现在根本接触不到,也影响不了剧情,还请大家耐心,群雄讨董之后,主角会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