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殷地安再次巍大

第三章 宋村坞堡计划

    神祠中,陈赦、陈腾道还有韩能与富坤两人盘坐在地上,拿着一根树枝在沙盘上画着。

    “如今我们有乡民114人,鸡鸭7只,粮草200石,铁斧4只,朴刀4把,铁锅一口,菜刀一把,盐二十石,还有您的武器与盔甲,除此之外没有铁器。

    然后是,富坤这不守规矩的东西在夹板里私藏的丝绸一百匹、香料三十斤和茶叶三百斤,差不多还有些箱子,话本,衣服等杂物。”韩能韩乡老一一报出了现如今他们的情况。

    “老夫怎么不守规矩了,你个驴鸟!这是我要带的吗?这是刺史大人要的。”身宽体胖的富坤富乡老翻着白眼,在沙盘上勾画着说道,“上神,无论如何,民以食为天,咱们首先要解决的,还是食物问题。

    如果在此处建村,首先必须得抢在十一月之前把春小麦种下去,否则没有出产,来年便要饥荒,还好此地土地肥力尚可,否则恐怕还要迁徙。”

    曾是陈赦军中帐下文书的韩能马上反驳道:“可若是要抢种春小麦,必得先开垦土地,休整水渠,将水从这河流中引出来,没有水,就算此地土地肥力上佳,也难出产多少。

    可若开垦土地就没时间建造房屋了,本地野人不知何时会来,咱们的首要目标应当是把围墙与房屋修建出来,以防野人袭扰。”

    “那来年的食物该如何?如今我们乡民114人,青壮90人,青壮要干重活,吃的更多,一天以两斤半算(带麸皮),那每人四个月就算要消耗2石的粮食,妇孺24人,每人四个月就是1石粮食,总计就需要204石粮食,船上的粮食总共才200石。

    韩相公,你叫嚣着要修坞堡,可有想过不种地,来年哪儿来的食物呢?”富坤曾经是粮商,对这些计算信手拈来,其实本次运送至广南西路的粮草是500石,但是,你懂的。

    韩能的额头上青筋暴起,正想说话,却被富坤直接打断。

    “开春是不可能直接种小麦的,必得先开垦土地和水渠,这起码又是一个多月时间,这样算来,200石粮食省着吃也是不够的。至于房屋,将那些锥型草屋改一改,总归也能住的,最多在外围新增一道围墙罢了,不耽误开垦。”富坤继续在地上画出了道道。

    “直娘贼,林北忍不了了!你老瘪种是专着门的跟林北对着干是吧?哎呦,老想着没了粮食就饿死了,也不想想,房屋带来的收益,没了房屋,大家冻死了,哪来的人,哪来的地呢?少吃点又不会死,你这不是瘪种是什么呀?”韩能忍不住叫骂道。

    富坤一拍地面,激起了飞尘无数:“你个穷措大!某这不是为了上神,为了诸位同乡谋划吗?好端端的,你这婢养的便出口骂人,给你爷爷嚼什么烂舌头!”

    “好啊,你这驴鸟,林北忍你好久了,今天便叫你知道,林北的拳头到底吃不吃素!”说着,在陈赦和陈腾道两人的目瞪口呆之中,韩能整个人飞扑了上去,一把揪住了富坤的领子,与富坤扭打在一起,刚刚画好的沙盘又被搅乱了,尘土飞扬。

    看着烟尘四起的沙盘和扭打地极其丑陋的二人,陈赦满脑门子的黑线,他是真没想到,一艘小小的运粮船上,居然有这么两位卧龙凤雏。

    “好了!”陈赦轻轻一拉,甚至未曾触碰到两人的衣角,他俩便仿佛被原力控制般,向两边分开。

    “两位都是衷心为了乡梓考虑,我都明白,既然都是向着为乡梓好,何必争成这样呢?”陈赦苦口婆心地劝诫道。

    这两个中年油腻男子是他手下唯二能担得起管理任务的“人才”,陈赦是真心不希望这对“卧龙凤雏”彻底闹翻。

    这两人对视了一眼,不情不愿地互相拱手道了个歉,几人重新坐在了沙盘前,陈赦无奈地扫了两人一眼,继续在沙盘上勾画起来。

    “咱们今年先立起围墙和房屋,至于粮食。”陈赦让陈腾道将一个圆滚滚的玩意儿放到了沙盘上。

    韩富二人围上前来,仔细观察着这圆滚滚的玩意儿,这东西表皮坑坑洼洼,偏暗黄色,上面沾着不少尘土。

    “这是何物?”韩能将这玩意儿拿起来仔细端详着。

    “这个东西叫土豆,或者马铃薯都可以,随你们怎么叫。”陈赦从韩能手上拿过土豆,笑道,“这是本地的特产作物,中原是没有的,这玩意儿可以在十一月份种植,第二年的二三月份收,至于耕种也简单,切块埋下去即可。”

    陈赦所在的位置纬度不高,虽然有寒潮,每年冬天都比较冷,但说到底还是在偏温带的气候,而且有群山阻挡寒潮,所以可以这么种,如果再北一点,就得在三月种植。

    “原来如此,这可是个好东西。”富坤拍手笑道,“这个,这个,土豆,亩产多少呢?”

    陈赦笑了起来:“亩产约四百斤。”

    这个时候的土豆还是土著土豆,没有经过改良,不可能达到后世那种亩产一千多斤的恐怖产量,但这和中原小麦亩产平均不到二百斤相比,已然是相当可观的产量了。

    “这么多?”富坤瞪大了眼睛,他做了半辈子粮商,什么作物都倒卖接触过,像这种亩产四百斤的还是第一次见。

    “是有这么多,但土豆对土地肥力消耗巨大,必须每年轮耕换种,保养地力。”陈赦从身后拖出一个袋子。

    这袋子中大部分都是附近野地里挖出来的,小部分是印第安草屋里搜出来的,他老实不客气地全拿了出来,等明年再原样斤两地还回去,陈赦也不占人家便宜,不行还的时候他准备免费赠送一些铜器乃至粗瓷。

    至于这种不言自取的行为嘛,现在都快吃不上饭了,都要饿死了,难道还要讲仁义道德吗?饿死事才大。

    “这些种下去,可以提供一部分食粮,在加上此地春天会有鱼群洄游,咱们有大船可以捕鱼,勉强能把春天的口粮补出来。”

    “还是上神思虑妥当,见识广远,不仅识得这海外殷地,还知道这土豆,我等小智在上神面前,简直不值一提。”韩能拱手称赞道。

    富坤也在一旁讨好地讪笑着附和道:“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好了,别拍马匹了,咱们如何建村还得商量个章程。”笑着挥了挥手,陈赦取出一张白色的树皮,用石炭在上面记录着。

    “首先,以五人一屋和三人一屋两种来分配,咱们总计114人,至少得有30间房屋,除此之外,还得有茅厕储存粪便,排水沟预防积水,仓库储存粮食,嗯,还得建什么?”陈赦向着周围的人问道。

    “需要箭楼,能够登高望远,否则被袭击都不知道人是从哪边来的。”韩能补充道。

    “嗯,是得有两个箭楼。”想了想,陈赦在树皮上记录下来。

    陈腾道突然举手发问道:“那围墙该怎么修?”

    陈赦拿起木棍,在沙盘上画出一个口字型,又在口字正中放了一颗石子:“你们看,以我的神祠为中心,左右各修两排联排的房屋,每排4间,留出大门都正对着神祠,大门两侧各修两间五人房,再加上箭楼和仓库,然后沿着房屋的后墙修建木墙,成一个口字型。

    联排方便施工,节省了物料与时间,围墙则有了房屋后墙和木墙两重防御,咱们再在围墙外挖一条壕沟,这样便是三重防护,勉强算的上一座不错的坞堡。”

    当然,这是相对于本地的原住民来说。

    “如此甚好。”韩能捋着胡子笑道。

    “那咱们在重新捋一下,在十一月之前,咱们必须建造30间房屋,还有仓库、茅厕和我的神祠,让乡民们有个住处。其次,在十一月中旬之前,咱们必得建起一堵围墙,四座箭楼,储存一些弓箭,把咱们的村子变成一处坞堡,以防范当地原住民的袭击。”

    “嗯,设想虽好,只是这工期,不知是否足够。”富坤看着这副简易的规划图挠着头皮。

    “尽量吧,房屋简陋一点没关系,围墙才是重中之重啊。”陈赦也有些担忧,对于能否在十一月之前完工,他是抱有极大的信心,但他怕的,是还没等坞堡建造完,那群殷人回来了该怎么办?

    要知道,河对岸那四排草屋,以每个住三人来算,差不多能有小三百人,而且都是常年打猎的当地人,就算人家不直接攻打,仅时不时骚扰一波,就够让陈赦头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