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人间斩神除魔

第44章蛤蟆坐天灵云雾深处有人家

    如此奇妙的境遇,即便过了三日,彭沛仍然有些不敢置信。

    “那不然呢,你以为这三日觉是白睡的么。”

    与书生彭沛相处了多日,乌云仙在他面前便要更活泼一些,换做旁人,他定是不会这般说话的。

    “小先生说的是。”

    书生笑着摸头,随即就发现,陈传已经将褡裢背上,就连乌云仙也背着一个小包袱,里面放着他爱吃的东西。

    “咦,先生这是要出远门吗?”

    “听闻安溪有一位大家会制作极为精美的漆器,所以我便与乌道友打算过去看看。”

    “漆器?我好像有所耳闻。”

    “何止是耳闻,那野三坡的狐狸手中就有一只漆器酒盏,酒盏通体纯黑,外头镶着螺钿,绘制了一幅野狐拜月的图案,月光照上去,别提多好看了。”

    乌云仙说着,语气颇为憧憬。

    他的语气太过真挚,连带着书生彭沛也对此感到十分好奇。

    “只可惜你不胜酒力,喝了一杯月酒就醉了,也就不能瞻仰他的真容了。”

    “这怕什么,二位不是马上就要去安溪拜访这位大家么,我也正好一同前去。”

    “二位先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吧。”

    乌云仙便回头看向陈传。

    陈传也看向他,“道友觉得呢。”

    乌云仙歪头想了想,“你我两个一起也是去那处,再多一个也是无妨,不过你这书生只能到安溪,再往后还得我们两个过去。”

    “这又是为何?”

    乌云仙话没说尽,反而让书生彭沛有些好奇起来。

    只见乌云仙圆滚滚脸颊,忽而露出一抹坏笑,“还记得先前的那只老鬼么。”

    说到这个份上,就不用乌云仙继续说明,书生彭沛顿时脸色一白,可见先前的遭遇,至今还是他心里的阴影。

    这次去安溪,陈传并没有再叫马车,食气法作用在体悟天地万物的清灵之气,若要将这门仙法发挥到极致,最好的还是徒步丈量大地山川。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县城的马车价格不菲,此前去往安溪又多山路,以马车代步还未见的由徒步来的快,那就不知要耗掉多少银钱。

    陈传可不像乌云仙那般富庶,手里头拢共也不过几两银子,自然得小心省着点花。

    彭沛倒是想坐马车,可是见陈传与乌云仙准备徒步,他也就作罢,背着一个竹框,里头放上笔墨纸砚,竹筐最顶上还有一块布巾搭下来,盖住竹筐的口子。

    他这般打扮倒是和话本中艳遇女鬼狐女的风流书生像了个八九分。

    只不过有陈传在侧,那些女鬼狐女最好是不要来沾边,否则等待他们的不是一夜风流,而是赤光闪烁的宝剑!

    事先问好了路,这下子动身也就不怕迷路,就连向导也可以省了。

    邮尤记起陈传第一次到锦屏县的时候,还找了一位老猎户带路前去大柳村。

    出了城走上几里路,迎面而来便是一望无际的旷野,旷野中只三人前行,一路都有各色花树相伴。

    “这是什么花,这样洁白真是好看。”

    官道上从前的古楠树残骸边,不知有谁植了几株杏树,几十年过去,杏树也长得郁郁葱葱,在这春回大地之时,一树枝条上尽皆吐露粉白花朵。

    忽有微风吹过,枝条摇摆间。洒落不知多少花瓣,中间还有丝丝缕缕的幽香,寻常人还需要认真去闻才能闻得见,但是乌云仙嗅觉灵敏,轻轻一助,满空的幽香便扑入鼻窍。

    “这是杏树,不仅会开花往后还会结出果子,若是甜杏,那味道甜滋滋的,也算可口。”

    “甜滋滋的,和糖葫芦一样!”

    “如果说甜味,这甜杏应该是比不了糖葫芦的,但是酸甜可口自有一股果香,别有一番滋味。”

    陈传走进杏树,拉下一枝杏花,送到鼻尖轻嗅,点点幽香也落入鼻腔,散落到肺腑。

    “呼。”

    吸入一点幽香,再呼出一口浊气,整个人都要清爽不少。

    在杏树底下耽搁片刻,三人随即启程,陈传和乌云仙并非凡人,所以脚力迅速,书上彭沛得了一些机缘,体力也十分充沛,倒也能跟上二人步伐。

    就这样翻过五座山峦,这些山都是一些小山,有的甚至还没有三十丈高,出发时还是清晨,一直走到太阳都西斜了,翻过最后一座山峦,一条清浅溪流,便出现在三人眼前。

    “哗啦啦。”

    两岸野草翠绿,溪流清澈透明,不管三人何时来此,这清浅溪流依旧会一往无前奔赴群山。

    “安溪终于到了!”

    书生彭沛先发出一声感叹,纵使体力再充沛,他也还是个凡人,走了一天的路,在看到目的地近在眼前的时候,终于还是感觉到了一身的疲惫。

    “那有个村庄,咱们可以去那里休息。”

    本来若是只有陈传与乌云仙二人的话倒是可以在山林休息,只是多了书生彭沛,山中夜间寒风冷露,只怕书生的身子骨承受不住,所以最好还是找个村庄去住。

    即便是稻草铺的床垫,好在也有墙壁,可以遮挡四处吹来的寒风。

    到了近处才晓得这村庄就叫安溪村,村人对于外界来人也很热情,今日三人就在此处安置了。

    一直到第二日清晨,陈传这才出门,找了一位村民打听大家的下落。

    “你说漆器,哦你们要找的是安先生吧。”

    被陈传找到问话的老翁正倚靠着槐树,一派悠然自得。

    他略一思索,便抬手指向安溪村南方的一座山峦。

    “安先生就住在这座山上,平日里并不轻易下山,这些日子又出了那档子事,他就更不会下山了。”

    说到这里,老公又瞥了一眼陈传三人,“也更不会见外人了。”

    “这是为什么?”

    乌云仙从来就是这样的性子,遇到不懂的事情他就会直接发问。

    “还能因为啥,村里有个小子,不知怎么的叫一只蛤蟆跳到了头上,那蛤蟆就趴在上头也不下来,害得那小子日夜疼痛寝食难安,小子的爹娘没有法子,便上山去求安先生,到现在都还没下来呢。”

    “这倒是稀奇了。”

    陈传望向南方的那座山峦,这座山都要高上许多,总有百丈,山间有云雾沉沉,凝而不散,云雾之中若有人家,真真就好似仙神之流。

    “走吧,去那云雾之间,见见那位安先生。”

    三人直奔云雾山峦而去,在他们身后那位老翁摇了摇头,显然不觉得那位安先生会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