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出

第一章 赠书

    告别了耿叔叔后江燕便要独自启程去新夏城了,父亲则返回大同县。

    高速动车组到达新夏城已经是晚上8点钟了。出了车站,眼前是一个更加繁华的城市。

    新夏临海,空气潮湿温热,宽阔的街道各式车型川流不息,无人驾驶汽车,飞行汽车随处可见。

    到处是高耸入云的大楼,巨大的3D广告投影在楼宇之间,展示最新的科技产品,机器宠物,智能管家等。

    城市地铁穿行在地下,也穿行在高空,花草树木也不再局限于地面绿化,而是在天空绽放起来,整个城市变得立体起来。

    乘坐地铁到了国防科技学府站,江燕又搭乘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才到了学府大门。

    在空间利用如此紧张的新夏城,国防科技学府反而宛如古老的围城拔地而起。

    没有参天的高楼,个个建筑宛如宏大的殿堂,搭配宽阔的演练场,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流淌。

    当然,作为华夏最高等级国防科技学府,里面不乏各式高新科技器材,甚至是教学用的战机、坦克、电磁炮、激光武器、单兵装备等都有陈列。

    数字化的教学大楼占地极广,排列陈八边形,里面灯光闪烁,从高空望去,宛如一幅严密计算中的八阵图。

    当晚,江燕就在学府酒店住了下来。

    酒店全程无人值守,江燕刷了身份认证进入房间,房间内部也全是智能化控制的。

    操作定制了一份晚餐后,江燕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耿叔叔赠送的两本典籍。

    映入眼帘的是《道源真经》,这是一本道法书籍,现世道家传人张老天师所著。

    包括一些道家经典和个人注解在里面,算是他老人家的修行笔记了,现在张老天师也已驾鹤西去。

    现代世界科技发达,道法修行也不再神秘,甚至修行对身体的改变也被详细的研究。

    修行改变的更多是人的精神层面,现在物质生活丰富,愿意摒弃享乐,投身精神大道的人寥寥可数。

    而修行对身体实质的改变早已比不上枪炮弹药。

    现代热武器更是上升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大到太阳武器、核武器,小到基因武器、纳米武器。

    愿意在道法方面呕心沥血的人已经不是万里挑一,而是十万里挑一,百万里挑一。

    另外一本就是《中国武术古籍》了。

    这本汇总了中华传统武术技击法门,共有13家、199篇武术经典,包括拳经、太极拳经、内家拳法、武编、剑经、阴符枪谱等。

    这些都是中国最古老的武术著作。

    言传拳勇,史详技击,国术之由来久矣。

    国术者,强健身心之捷径也,为我先哲特创刀枪之技能、方法途径,别具神妙。凡能之者,其矫捷灵变之姿态,解脱技击之神通,远非他邦所能企及。

    江燕大致浏览完两本书的概要,心里有了一定的认识。

    国术自小就有修习,学校也有传授,无论个人、团体或国家,有自卫能力,方能生存。是以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

    江燕打算先从《中国武术古籍》开始学起,逐篇演练学习,时间定在每日清晨。

    在江燕家乡县城,就有爱好国术的老人晨起演练拳法,尤其是太极拳法,道教武当派祖师张三丰所创,即使在科技发达的当今,也深受人们喜爱。

    《道源真经》深奥晦涩,辑录道藏及其他道家原典中的经典篇章,需要对国学有很深的造诣方可有所领悟。

    江燕对此倒是兴致浓厚,研读国学经典,印证身体修行是他的爱好。

    江燕计划每日晚上修习,夜神人静,心思沉淀,方能思考大道奥秘。

    现代数学能够计算万物本质,旧朝大儒其实也早已提及“格物致知”的思想理论,却没有能够走远。

    江燕相信先贤所创的那段灿烂文化,对那些传说成圣的人物充满向往。

    他也相信,道法能够像数学解读物质规律那样,解开生命本质的秘密。

    放下两本古书,江燕走向窗边看向星空。

    其实,新夏城的夜空已看不到星星,对于古人深邃浩瀚的宇宙,现代科技虽已了解不少,却也有了更大的迷雾。

    就像现在朦胧的夜空,充满了神秘未知。

    “叮铃!”酒店门铃声响起。

    江燕打开房门,眼前是一个送餐机器人。

    “尊敬的客人,您订购的晚餐已送达,请您取用。”

    江燕打开机器人身上的保温盒取了晚餐,恍惚间觉得刚才阅读古籍所思所感和现在科技化的现代生活有着不小的反差,身心有些许不适。

    压下这股冲突的感觉,江燕开始使用晚餐。

    新夏城位于两江之南,紧邻东海,饮食恬淡,海产丰富,和江东省口味有很大不同,却也是江燕喜欢的口味。

    饭后江燕起身去冲个澡,洗去这一天的疲惫,加上南方的湿热,身上也脏了。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仍在发育的年龄,因为多年修习国术的原因,身体肌肉圆润分明,力量蓬勃待发。

    面庞则是棱角分明,小麦般的肤色,双眼炯炯有神,眉毛浓厚,印堂宽阔。

    江燕知道国术能使人身强体健、延年益寿,修行到深处也有以一挡百、杀人无形的本领。

    旧朝末期不乏修行高深的国术大师,在西方侵略枪炮之下杀敌卫国:孙禄堂、程延华、韩慕侠、尚云祥、杜心五、霍元甲……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文化不灭,方能永存。

    当然更伟大的是那些背井离乡,拿起武器参与抗战的普通人,他们都是英雄。

    是保卫中华,让我们能够得享繁荣昌盛的民族英雄。

    国术至此,不知道道法又能使人达到什么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