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出

【自砍三章】(谨慎观看,建议直接阅读正文)

    黄河流水,悠悠十万载,水畔嬉闹的猿猴已是尘埃,历代贤者的思想随流水代代相传。

    而今历史滚滚的车轮迈入新的纪元已五十年有余,往昔战乱带来的疮痍像书籍一样已被翻篇,新的气息洒遍大地,一如这座县城,江水环伺,欢声笑语。

    “小燕,快跟上,今天去学府报道,事情还很多。”一个面容偏黄,额头饱满的中年男人对着身后笑喝道。

    中年人步伐稳健,走在前面,身后六七米处跟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身形匀称,额头宽阔,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背着一个沉重的书包,里面满满当当的全是书。

    “爸,你能不叫我小燕了吗,我已经是个大人了!”少年一脸不满,快走几步窜上了前面的大巴车。

    “乳臭未干的臭小子,干嘛又跑那么快。”看得出来中年人今天很高兴,难得和儿子吵闹几句。

    少年隔着车窗冲中年人咧了咧嘴,开始翻腾起他的大书包了。

    “江老头,今天就送你儿子上学啊?”说话的是客车的司机,一个四十多岁的大汉,人长的高高大大的,肚子肥硕,正从驾驶位走了下来。

    “二胖子,咱俩谁大说说清楚。”

    “生个大脑瓜子还怕别人说,走,抽根烟去。”二胖子伸出胳膊搭在中年人肩上,两个人一起朝着树荫处走去了。

    “这天气,热死个人。你还别说你家祖传这大脑瓜子,要不是这个,小燕他也考不上新夏城重点学府……”

    听着两个人的声音远去了,车上的少年鄙夷了一声,开始翻看起一本有些陈旧的书来。

    少年正是江燕,江东省大同县人。从呱呱坠地到现在,已经18年了。18年来,这也是江燕第一次离开家乡。想到这些,江燕不由得望向窗外。

    县城东边隔着田地是一条小河,叫做糊涂河,小时候江燕他们几个小伙伴夏天来河里玩水捞鱼,冬天就做个冰车溜冰,好不快活。

    想着自己已经成年了,江燕把这些玩闹的想法压在脑后,专心看起眼前的书来。

    这本书是江燕父亲的珍藏,这次江燕考去新夏城,父亲把自己几本喜欢且常读的书都拿了出来,还有《老子》、《庄子》等,虽然这里面的内容江燕早已滚瓜烂熟。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江燕仔细品味着书里的古文。

    这时车上已经有人陆续上来了,几个年轻女生正好听到江燕像背课文一样不知道讲些什么,一阵好笑地朝这边走来。

    她们是江燕一个学校的,江燕认得她们。

    为首的那个充满青春阳光气息的女生叫朱晓灵,县城上猪肉王朱老大的女儿,她家离江燕家不是很远,性格活泼,经常能和人打闹到一处。

    江燕是县高中的学霸,除了看书就是一个人钻研国术拳脚,向来觉得这些小女生傻傻的,不愿和她们多玩。

    “小学霸,你在背什么?教教我啊。”朱晓灵看到江燕,两眼放光的问道。

    “我背的都是国学篇章。另外我已经很大了,是你们长不大。”江燕合上书本,平静地说道。

    “是吗?敢不敢站起来和我比比?”朱晓灵挺着胸脯傲娇的说到,她就喜欢看江燕这幅人畜无害的样子。

    她瞄了一眼江燕的书,又“咯咯”笑了起来,“怎么看这些老掉牙的书?小小年纪和国学老师一样,整天之乎者也”。

    江燕才不起来,虽然他的个头早已远远超过了朱晓灵,但谁知道她要比什么?

    他已经习惯了这个老是捉弄他的女生,胆子大的很,一旦回击就要被整的面红耳赤,不是自讨没趣嘛。

    这丫头一来搅闹,书也看不成了,江燕索性把书装在书包里,问朱晓灵:“你考到哪里去了?”

    “我嘛,可比不上你这个小学霸,我在省城新科学院,有空来找我玩啊!”

    江燕撇了撇嘴,一副我才不找你的样子,“今天谁去送你啊?”

    “我妈去,你往里坐坐,我坐这”,朱晓灵说着就撅着屁股要坐下来。

    江燕一脸嫌弃,不过眼看朱晓灵就要坐在自己身上了,只得赶紧挪到里面的位置去。

    这一下引得和朱晓灵一起过来的两个女生“哈哈”笑个不停,江燕一下子脸都红到脖子根了。

    憋了半天,江燕无奈地说道:“你把我爸位置占了,我爸坐哪去啊?”

    朱晓灵才不理会这些,“车上这么多空位,我不管,实在不行就和我妈坐一块儿去。”

    这时车上已经有些人了,听到这几个年轻人这么胡闹,也都笑了起来,这一下搞得朱晓灵莫名其妙,以她的性子,看似就要问问人们在笑什么。

    正在这时,一位有些发福的大婶缓缓迈上了车子。大婶40多岁的样子,除了胖些外,看得出来五官还是很漂亮的。

    “晓灵,你胡说些什么?”大婶正是朱晓灵的妈妈,“跑那么快,也不说等等你妈。”

    大婶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就要走过来揪着朱晓灵的耳朵教育一番,却正好看到了座椅背后坐着的江燕,顿时高兴起来。

    “原来是小燕啊,你这孩子这次可是光耀门楣啊,在整个大同县排到第一名,听说还是考去新夏城这种科技大城……晓灵,你个死丫头要是能有人家小燕一半好,你妈我也少操点心。”

    “唉!对了,小燕,谁送你去学校啊?”

    “沈阿姨好,是我爸,他在车外抽烟呢,我觉得晓灵考的也很好了。”江燕认真回答到。

    沈阿姨唉声叹气地往车后排走去了,也不去管晓灵了。

    看到妈妈走了,朱晓灵长呼一口气,对她的两个小伙伴说:“晶晶、小慧,你们坐在我后面这排吧,我要和江燕坐一块。”

    两个小女生早知道朱晓灵这个性格,也就坐后面去了。

    ……

    说起来当时第一次见朱晓灵是在10年前小学上学的路上,那天江燕上学走在街上,正看到朱晓灵在她家铺子门口满嘴油花地啃着一个大猪肘子。

    虽然刚刚吃过饭,不过几天没开荤的江燕看到这个大肘子也不由得盯着咽了咽口水。

    朱晓灵正吃的香,看到一个小男生盯着她看,就招了招手,喊道:“嗨,你看我干什么?是不是想吃我的肘子?叫声姐姐我就给你吃。”

    江燕是想吃,不过他可不打算叫姐姐,就问道:“你才多大就当人姐姐,我都8岁了。”

    朱晓灵一咧嘴哈哈笑了起来,说“你真笨,不过我真的比你大,我9岁了,肘子给你吃。”

    说着用她油乎乎的小手把肘子直杵到了江燕脸跟前。

    江燕闻着猪肘子的香味,又咽了口口水,拿过来就啃了起来,边吃边说:“我只叫你一声啊,你别想占我便宜。”

    朱晓灵嘿嘿笑了起来,一副计谋得逞的样子,很是邪恶。

    ……

    有朱晓灵这个活宝在,江燕这一路可是别想消停了。

    临发车前江燕的父亲才上了车。这几天因为各大学府开学,所以人还算多些。

    江燕父亲看到了晓灵和江燕坐在一块,简单的问了问晓灵,也就近找了个空位坐下了。

    去省城大概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江东这块地广人稀,出了县城就都是田地和荒野了,所幸现在是深夏,入眼都是绿色,点缀着缕缕草木香。

    要是秋天一过,那可真是极目远望,四野苍茫啊。

    一路上朱晓灵小嘴不停地对江燕讲着最近的趣事,上午太阳的光芒很刺眼,这些光从江燕身前掠过,洒在朱晓灵脸上,额前朱晓灵的头发如在金光中摇曳。

    刹那间江燕觉得原来朱晓灵也挺美的,像电视里那些女人一样,但纯朴可爱了许多。

    朱晓灵看江燕一直不回答她,发呆似的盯着自己,大“嗨”一声,惊得江燕一个恍惚,朱晓灵觉得好笑,“哈哈”大笑了起来。

    车子走到现在人们都很少说话了,朱晓灵这一闹,大家都看过来瞧瞧发生了什么,这下朱晓灵也觉得不好玩了,吐了吐舌头不说话了。

    江燕看她吃瘪,心里一阵好笑,不过总算能安稳一会,也算万幸。

    其实江燕也不明白,他有点怕见到朱晓灵,有时又想着能有个人这样作弄自己,然后这一天就会很开心,那的确是比在家啃那些古书,修习拳法有趣多了。

    车子在高速公路疾驰,人们都昏昏欲睡。

    还有一些年轻人在玩着手机看各种资讯。梳着潮流的发型,花哨浮夸衣服下的身体削瘦,戴着耳机,时不时盯着手机发笑。

    江燕看了看身边的朱晓灵,这个小话痨已经睡着了。

    头靠着座椅后背,小嘴微张,眼皮底下眼珠子还一动一动的。

    他和朱晓灵应该称得上好朋友吧,江燕喜欢读书,尤其喜欢翻看一些古籍。

    平时除了学习课堂讲授内容就是阅读古籍,钻研修行,朋友不多,尤其是女性朋友。

    现在信息发达,网上可以看到许多之前接触不到的东西,普通人也有了接触古老典籍和前沿科技的渠道,江燕看向窗外感叹着时代的进步。

    作为华夏腹地江东省北部的一户寻常百姓家,江燕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疼爱他的爸妈,还有一个可爱的妹妹江灵,他身处最好的时代。

    熟读历史的江燕知道,旧有的王朝封建统治,腐化自闭,西方文明在科技的道路上已远远把这个古老的帝国甩开。

    然后就是战争侵略,枪炮弹药打穿了旧王朝的大门,收割着这片沉积千年满是财富的大地。

    华夏子孙在经历了长达百年的侵略终于奋起反抗,建立新中华。

    现在经过50余年的科技发展,国力昌盛,祖国有了自己的导弹、舰艇、卫星,在顶尖科技方面向着西方追逐。

    作为出生在新中华崛起时代的江燕,对科技学习有着极大的兴趣。

    他喜欢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喜欢钻研无垠的宇宙,也喜欢探索物质的组成、生命的构成,从原子到基因,从无机到有机,全部充满了未知。

    然而江燕更喜欢的是这片土地古老流传的道。

    远古洪荒证道:以力证道、三尸证道、功德证道,现在都已不可考究,属于神话范畴。

    儒家闻道:孔子的知天命,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朱熹的豁然贯通。

    佛家寂灭入道:不听不看不想不动,不染红尘因果。

    道家则分自然无为、周天搬运、服气和导引四大法门。还有符道、丹道和药道三大派系,其中内丹修行之道就是我们日常熟知的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

    五千年文化流传,王朝兴衰更替,这片土地积淀了无数前贤的智慧结晶。

    远古时期三皇五帝,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王朝时期道佛两家绚烂文化,老子、孔子、张道陵、达摩祖师、谢自然、张三丰等等。

    这些神话般的人物无一不吸引着江燕。

    先人远去,思想却刻印在历史长河中,教导后人,如迷雾中的火光照亮世人前进的脚步……

    随着大巴车速度慢了下来,江燕知道他们到了省城。

    HZ市,这个在古代有着深远影响的城市,现在却也比不得沿海一些科技大城。

    这是江燕第一次到省城,车辆驶过高高的城楼进入市里,古老城墙里面是一座座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霓虹广告牌闪烁令人醒目。

    江燕叫醒了身旁的朱晓灵,提醒她不要错过这一抹风景。

    朱晓灵揉了揉眼睛,呢喃了一声:“我们到了嘛?”

    “嗯,快看,那有一辆新式飞行汽车,这是今年刚生产下线的吧!”

    “嗯,真好看。”朱晓灵一脸痴迷的看着这辆造型炫酷的汽车。

    江燕和朱晓灵两人眼巴巴望着窗外,眼睛都装不下这些现代化的科技风光。

    “滴滴,车辆已到达终点站HZ市,请乘客有序下车。”是司机王二胖提醒乘客下车。

    江燕看了看后边坐的父亲和沈阿姨,几人一并下车,沈阿姨要陪女儿朱晓灵入学,而江燕父亲这次除了送江燕到新夏城还要在市里看望一个老同学。

    江燕听父亲说过他这个老同学,姓耿,江燕叫他叔叔。

    江燕小时候耿叔叔回县城老家见过一面,问了江燕几个问题,江燕对答如流。耿叔叔夸奖小燕聪慧过人,很像他父亲小时候。

    耿叔叔祖上在旧朝是县城的大户人家,后来举家参加反抗西方侵略斗争,到了耿叔父亲这一辈,也只剩这一脉了。

    江燕父亲和耿叔是初中同学,父亲读到初中就因家贫辍学了,耿叔叔作为父亲的好朋友遗憾不已。

    然而父亲爱读书,这些年工作之余在家也书不离手。

    这次江燕成绩县城第一,在江东省这个大省也是前五之数,更是考入新夏城国防科技最高学府。

    江父这次便打算拜访一下这位老同学,让他指点一下江燕,对江燕未来的规划给一些建议。

    一行四人出了车站大厅,便顺着道路指示牌向地铁站走去。

    朱晓灵扮演起了向导,拿着手机搜索查找。

    不一会,朱晓灵笑嘻嘻的对着江燕说:“小学霸,看来你要送我一截喽,你和江伯伯去龙悦府和我们顺路,可以先去送送我和妈妈吗?然后你们再过去。”

    朱晓灵眼巴巴的望着江燕等他答应。

    不待江燕回答,江父便笑着说道:“没问题,正好我也想去省城的大学校看看,而且现在时间还早。”

    朱晓灵发出开心的欢呼声,拉着沈阿姨就向前走。

    回过头来冲着江燕父子二人喊到:“江燕,江伯伯你们快点,我们去坐地铁!”

    沈阿姨被拉的身子一个趔趄,伸出另一只手就要打一下朱晓灵的后背,奈何胳膊上还挎着一个大大的包,只得作罢。

    四人边走边看,坐着电梯一路向下驶入地铁站,周围熙熙攘攘都是人群。

    穿搭着各种新款服装,佩戴高科技饰品。有智能眼镜、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等,甚至还有机器宠物。

    其中一个高大帅气的青年穿着一身智能运动装,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衣服可调温度,可调松紧,鞋子可以主动透气,一切身体反馈的数据信息同步到手机可以查看。

    朱晓灵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地铁站里面更是无比宽阔敞亮,清晰地路牌指引着每个人前进的方向,地上也规划了路引。

    巨大的广告牌放映着当下流行的明星和畅销产品,整个大厅凉爽无比,让江燕四人浑身舒畅,直想叫出声来。

    刷了手机买票候车,大家都排着队等待地铁进站。

    大约四五分钟,江燕他们这一班车就过来了。

    排在第一的朱晓灵一个箭步冲了上去,现在这个时间点不是高峰期,车上位置还很多。

    四人坐了下来,随着车门“叮叮叮”关上,车子马上加速向着汉中大学城疾驰而去。

    ……

    出了车站,走过一个路口,映入眼帘的就是“新科学院”高耸的校牌。

    校园里年轻大学生络绎不绝,满脸朝气。

    一路走来,江父甚是感慨,感叹自己小的时候没有这么好的教育环境,现在的娃娃真是幸福,生在了好时代。

    沈阿姨也是一路走一路看,拍了许多照片,说是回去给晓灵他爸看。

    陪着朱晓灵办理好入学手续后,四人便要分开,江燕和父亲去龙悦府等待耿叔叔。

    朱晓灵看着江燕依依不舍,她知道这次不同往时。

    以前虽然不在一个班级,但同一个学校,两家也住的很近,可以经常捉弄这个复古大男孩。

    现在两人各自在不同的城市上学,新夏离汉中很远很远,几乎不可能再见面。

    但朱晓灵是个活泼的女孩子,她也不想让江燕看到自己柔弱的一面。

    强撑着对江燕说:“小学霸,去了新夏城见到漂亮的姑娘可不要忘了姐姐,等你回来,我给你拿我家猪肘子吃。”

    江燕看到了朱晓灵努力眨巴几乎含泪的眼睛,不知如何安慰,憋到最后吐出两个字:“一定”。

    看着认真的江燕,朱晓灵不由轻笑出声来。

    她知道江燕只是个单纯的大男孩,不懂她的心思,繁华世界,她自己也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会遇到什么人,会发生什么事。

    县城的回忆和大学的崭新天地,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江燕和父亲到了龙悦府后已是临近中午了。

    小区建筑气势恢宏,给人以沉稳厚重之感。

    没有等待多久,一辆黑色大气的新能源汽车迎面驶来,正是耿叔叔的车。

    车子在江燕二人身前停了下来,走下一位中山装装扮,身形笔直,气息沉稳内敛的中年男人。

    一眼看到江父,中年男人笑了起来。

    “国宏啊,多年不见,你还是没有一点改变啊,看我,头发都白喽。”

    耿叔叔给了江父一个拥抱,然后看向江燕。

    “光阴如流水啊,当时的娃娃现在都是个大男人了,早两个月我就在全省排名里看到小燕了,当时给你父亲就打了电话,说一定要带小燕过来一趟。不错,不错,将来必成大器。”说着用力拍了拍江燕的肩膀。

    “走走,咱们进家里去,你张姨已经准备了一桌子好菜。”

    耿叔叔带着江燕父子进了小区。

    小区里面假山流水相间,道路两侧的花草芬芳,涓涓水流声仿佛要把人从城市的喧嚣带入到大自然的水木清华。

    龙悦府小区并非高楼大厦,几人走了不一会就到了家门口,张阿姨热情的欢迎江燕父子二人。

    “快进门,今天一早就听老耿说国宏你要过来,这么多年了,你一直在县城,这幸好是小燕考上了重点学府,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你一面。”

    张阿姨正在端菜,不大的餐桌已经是被放满了,都是家常菜,还有一条红烧大草鱼,主食是热滚滚的饺子。

    “国宏啊,到了这就当自己家,不要见外,当年没有你,哪还有现在的老耿啊!”

    “都多少年前的事了,你还提这干嘛。”耿叔叔微嗔道。

    “菜齐了就坐下一起吃吧,不要张罗了,国宏也是远道过来,想必又累又饿了。”

    江父坐在了耿叔旁边,江燕挨着父亲。

    耿叔神秘的笑着起身走去酒柜,对江父说:“国宏,你猜我这有瓶什么酒?——龙虎山药酒,这可是道家养身调理的好酒,今天我们哥两一定要好好喝一顿。”

    “好说,今天到了你这就全听你的安排。”江父笑着回应到。

    “饺子来喽!”张阿姨端出一盆热乎乎的饺子,“吃吧吃吧,菜都齐了。”

    “来,小燕,给你一块最嫩的鱼腩肉,这是今早菜市场老张头特意给我留的最肥的一条大草鱼。”

    “嗯,谢谢张姨。”

    “来,国宏,我们先走一个,尝尝这药酒,据说这酒大补啊,滋养筋骨,对身体极好。”

    两人一饮而尽,便开始说起一些往事,慢慢又谈到这几年华夏的发展建设。

    江燕父亲说道:“这几年华夏极速发展,已是实现了古书中所描述的小康生活。现在人人有书读,更能通过网络了解天下大事,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的确,这些年科技和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天翻地覆,今年皓月飞船更是把人送上了月球,真是了不起的成就啊。”

    耿叔放下酒杯,又叹到:“但是现在的年轻娃娃不像我们喽,我们小时候用纸折个手枪扮演军人杀敌,现在娃娃都玩手机游戏,过圣诞节了。喜欢倭国的奥凸曼,鹰国的钢筋侠,还有那些动漫,做什么角色扮演。”

    “时代在进步嘛,我们小时候想玩也玩不到这些东西。我们那时候不也树上掏鸟窝,水里捉鱼嘛,哈哈。”江父笑着和耿叔又碰了一杯。

    “说起来,当时我们三个去游玩,结果碰上糊涂河发山水,我来不及跑,眼看就要被大水冲走,淑芬不会游泳,在岸上急的都哭了。国宏你当年可是毫不犹豫,衣服都没脱就跳下来了。”

    顿了顿又说道:“之后不久你也辍学打工去了……”

    “都过去的事了还提它干嘛,这种事再来一千遍我也会跳下去的,来,再喝一杯。”

    半个时辰过去,两人都有些微醺。

    耿叔看着江燕说道:“小燕,当年你父亲不能继续读书,我一直很惋惜。以你父亲当时在学校的成绩表现,如果能读下去,成就肯定会比我更高。”

    “现在你考入新夏城国防科技最高学府,也算圆了你父亲的梦。新夏城邻海,与西方鹰帝国一洋之隔,科技发展远不是我们汉中能比的。”

    “现在各国竞相发展,暗中角逐,在新科技标准制定和前沿科技研究方面你追我赶、互不相让。”

    “鹰帝国的科技已经冲出了太阳系,解析了基因组,现在又开始抢占太空资源,部署全球监察卫星,研究长生计划,大脑上传计划,顶尖的智能也觉醒了初步的意识形态。”

    “这是一个风云突起的时代,我们要把握机会不能有丝毫懈怠。”

    “小燕我观你行事沉稳,不骄不躁,不像现在那些崇拜西方文化的年轻人。进了新夏学府要切记我们身上流淌着炎黄之血,要学习革命先烈的伟大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江燕见耿叔叔说到情深处,庄重严峻,不免动容,重重的点了点头,答应道;“是,我不会忘记初心的。”

    “好!”耿叔看着江燕越发喜欢,“淑芬,再拿个杯子,我要和小燕喝一个。”

    “这怎么行,小燕他还是个孩子,在家里由不得你胡来。”张阿姨看耿叔叔竟然要和江燕也喝一杯,不满道。

    “没事的,小燕已经成年了,而且这个是药酒,对身体好,我好不容易得来一瓶。小燕修行国术,这药酒对他也大有益处。”耿叔解释道。

    听到这张阿姨才起身去取杯子。

    “小燕我听说你平时遍览古籍钻研修行,想必对旧朝道法了解不少。中华五千年历史无数人追求大道,总结出许多宝贵的典籍。”

    “现在西方对生命的科学研究到达了一个瓶颈,好像有一把神明的枷锁阻止人类对长生的突破,而无数研究机构也开始把方向朝着那些关于长生的道法典籍进行探索,并且已经有了一些突破。”

    “我要嘱咐你的是,在对新科技学习之余,不要丢失了对国术、道法的学习。”

    “国术修行虽然不能使你抵挡枪炮子弹,但能使人意志坚定,到了高深之处,更能反哺心智。即使在现在,也有人深耕国术一道,我也曾有缘见识过几位,本领堪称匪夷所思。”

    “道法则神秘未知,没有人知道古人对道法和自然的研究到达了什么地步。”

    “我前些年因缘得张老天师赠书,但事务繁忙,也顾不上研究,正好赠予你,在学府学习科技之余研究学习,争取走在西方人的前面。”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受国学教育,对道法的理解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万万不能落人身后。”

    说着耿叔也不顾酒醉,起身就走去书房,不一会双手捧着两本厚重古书走了出来。

    “这一本《道源真经》,是张老天师多年参悟道藏的修行总结。”

    “这本《中国武术古籍》,则是汇总了存世大部分身体修行古法。”

    耿叔叔把书交到江燕手里,拿起药酒给江燕满了一杯,又给自己添满,才又说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小燕,我们喝了这杯酒,中华的未来就看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