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明末

第一章 张子诚

    崇祯十四年八月,辽西,沙河儿堡。

    “大人,喝点水吧。”某间土房内,一大汉将水壶递给张子诚。

    大汉而立之年,身高体大,络腮胡,浓眉大眼,浑身甲胄,腰胯钢刀。

    后者与大汉年岁相仿,容貌虽是平常,与大汉相比,却是多了几分清秀,再加上几分病态。

    此时他正坐于地上,倚着土墙,身着常服,左肩处有着包扎。

    张子诚接过水壶,润了润嘴唇,问道:“兄弟们呢?都吃了吗?”

    “放心吧,大人,都吃了。”大汉回道。

    大汉名叫杜高,乃是张子诚手下一名哨将,至于后者的身份,乃是明军中的把总。

    不过现在的张子诚,是由几百年后苏醒而来的灵魂。

    原先的张子诚,乃是生活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员,拥有者愤青的良好品格,却是在一觉睡去之后,来到了这大好的崇祯年间。

    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身在军中,此时所在的地方,乃是松山,再往北去,就是锦州,明军与清军,正在这里进行决战。

    乱世枭雄,一个再美好不过的词语,于是他发挥了自己愤青的品格,决定在这松锦之战中名扬天下。

    奈何天不遂人愿,就在他立下志愿之后,军中开始缺粮,几天后便组织突围,但是突围的过程中发生了混乱,每个人都急于逃命,数万大军变得毫无秩序,被追来的清军骑兵一冲,瞬间大乱,死伤无数。

    张子诚不甘心所谓的命运,而现在正是大好的机会,他选择站了出来,振臂一呼,准备集结大军反扑。

    可想象中的事情没有发生,属下还没来得及阻止,张子诚就站上了高处,刚说完一个字,就被一铳给打翻,要不是手下拚死相救,他也就成了无数尸体中的一具。

    好在没有伤及要害,见大势已去,他也顾不得心中的理想,组织手下逃命,与其他人丢盔卸甲般的逃命不同,他不允许手下丢掉武器,因为他知道,在这里,武器才是最好的伙伴。

    而他们所选择的方向也与众人不同,也正是这个选择,救了他们一命,大军往海边集结而去,清军追击的方向也正是这里,刚好顾及不到他们。

    于是众人一路狂奔,从松山跑过了塔山,跑到宁远还是觉得不安全,又狂奔到沙河儿堡,藏在了这里。

    说回眼前,只见张子诚动了动左手,虽然有些痛,但至少证明不会导致伤残。

    “娘的,杜高,我问你,看没看清当初打我的是谁?”他对当初挨的这一下一直耿耿于怀,如果没有这一铳,或许情势就不一样了。

    “没,没看清。”杜高摇摇头,说完便双唇紧闭,当时的情况很是混乱,他哪里会注意这些。

    “哼,我看你不是没看清,你是不想说?”张子诚冷哼一声。

    此前为了治疗伤势,他吩咐几人挖出铅弹,而这颗铅弹,正是他们所配备的,也就是说,张子诚是被自己人给暗算了,如何忍得下这口气。

    “我……我确实没看清。”杜高再次回道。

    “算了,我又没有逼你,用不着保证,坐下吧。”张子诚摆摆手,招呼对方坐下,他恨这一铳,也感谢这一铳,这颗铅弹算是把他拉回了现实。

    现在他也明白了一些,乱世就是乱世,所谓的枭雄,光凭一腔热血是不行的,实力与运气缺一不可。

    原先的他,也不过是平平凡凡的一员,若他真有实力,为何还是籍籍无名呢?

    他不具备超越性的知识,也没有逆天改命的本事,或许他这个命运,在几百年前的今天,就有人经历过了,是作为那些大人物的背景。

    在这里,能称为枭雄的,或者是耳熟能详的,有那么几个:洪承畴、祖大寿、吴三桂、曹变蛟等等。

    能与这些人物同场竞技,已经是足够幸运的了。

    “大人,咱们接下来怎么办?”杜高坐到张子诚边上,开口问道。

    此时的众人,对张子诚可谓是言听计从,要不是他,他们或许活不到现在,哪怕他们损失了一部分人。

    张子诚麾下,设有五哨,六百多人,现在满打满算五百人左右,其余人死的死,逃的逃,不过能在这样的溃败中,依旧保持如此完整的编制,甚至是军容齐整,可谓是少见,若是不说,谁能想到这些人刚打了败仗?

    张子诚等人不是辽西本地人,也不属于九边重镇,而是由募集而来,原先的身份乃是流民,因得作战勇猛,被派往辽西而来。

    “外面的消息怎么样了?”张子诚问道,他被众人一路保护到这里,暂时没有去打听外界的消息。

    “吴总兵和王总兵率领部下还在杏山,张总兵离咱们最近,在宁远,咱们要不要去宁远?”杜高说起近日传来的消息。

    吴总兵乃是吴三桂,王总兵则是王朴,张总兵则是张若麟。

    “没兴趣?”张子诚摇摇头,若当初他们遵照军令,怎么可能溃败至此,现在他对于回军暂且没有想法。

    “可若是不去,咱们没什么粮食了?接下来该怎么办?”杜高有些为难,没有粮食,他们不可能走出这辽西一隅,而最近还有粮食的,也就是宁远城了。

    况且,身后的清军一直紧追不舍,搞不好什么时候就会追来,若是遇上,后果不可而知。

    “让兄弟们把银子凑起来,另外找几个兄弟,带上些银子,混进宁远去看看,若是能买到粮食,再好不过。”此次调往辽西的兵士,大多来自九边,自然不会缺银子,而他们作为募兵,更是首当其冲,要不然也不会选择拼命。

    “是。”杜高点点头。

    可接着,又是脸色犯难。

    “有事就说吧,没什么好为难的。”张子诚说道。

    “是大人,督师现在还被困在松山,咱们要不要去救?”杜高问道。

    督师便是洪承畴。

    “救不救不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张子诚摇摇头,主将身死,他们作为逃兵,下场也不会好,可现在就五百来人,或许连杏山都去不了,更别说被重重围困的松山城。

    “先解决粮食的问题,顺便打听一下朝廷的消息。”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