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明末

第十三章 河南局势,督师陕西

    在下人的陪同下,孙传庭来到城门处,看着眼前熟悉的场景,不觉心神有些恍惚,上一次来到这里,已是三年之前了。

    这三年里,京城发生了太多事,太多的人离开,又有无数的人前来,所为的,不过就是希望在这城里,获得方寸的立足之地,而从这里到城里,有些人一辈子也无法走通,时也命也。

    “大人,时间到了。”见孙传庭怔怔出神,下人轻声提醒道。

    “你且在这里稍待。”孙传庭点点头,缓步走了进去。

    进了城门,早已有两位内侍等在此处,见到孙传庭,便开口招呼:

    “孙大人。”

    “让二位久等了。”后者回道。

    “无妨,皇爷已有吩咐,命我等带孙大人到宫外听候。”内侍说道。

    “如此,便有劳二位了。”闻言,孙传庭也就不再迟疑,与二人一同前去。

    三人来到宫门之外,便就地等候。

    而一墙之隔的宫内,却是另一番场景,百官早已来到此处,依各品级、各部依次排好,不过此时所在的位置,在大殿外间。

    再往里进,便是一片开阔之地,正对面,便是通明殿,朝议之所。

    此时的通明殿外,站着数位内监,分作两边。

    突然,另一侧脚步声响起,只见王承恩随同一人前来,此人身长与王承恩相当,身着黄袍,头戴冕旒,踏着四方步,正是崇祯帝。

    二人在内监的伺候下,进入通明殿,来到大殿中央的高椅上,王承恩伺候皇爷坐下,随即侧立身旁。

    “大伴,宣百官觐见。”陛下开口说道。

    “是,陛下。”

    说完,只见王承恩走上前来,对着殿外高声说道:“宣百官觐见。”

    殿外,内监闻言,同时高呼:宣百官觐见。

    随后,又是一人走出,行至中央,对着外间高呼道:“宣百官觐见。”

    片刻之后,官员陆续进入,分立在开阔之地两边,在中间留出一条大道,待得百官进殿,王承恩走了出来。

    “升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朝贺,声音响彻天际。

    “平身。”王承恩的声音再次传来。

    “谢陛下。”

    众人闻言,高呼之后,纷纷起身。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随着王承恩的声音传出,此次朝议,便告开始。

    随后只见几位大员走出,纷纷上奏,所奏之事,其一则是辽西的洪承畴,到了现在,辽西战败已经月余,可依旧拿不定决策,陛下的意思则是救人,可几位大人也为难,无钱无兵,也就无计可施。

    此间所争议的,也不过是这两三事,有人要救,就有人提出反对,随着陛下的一句容后再议,此事只得再拖。

    第二件事,乃是中原的义军,按照传来的消息,李自成已兵临开封,周王派人送来急令,望陛下出兵救援。

    而此时,在宫外的孙传庭急不可耐,陛下虽说启用了他,可到了现在,也没有听到任何吩咐,他不由得怀疑,陛下会不会被大臣阻挠,随后弃自己于不顾。

    索性这一切并未发生,正在他焦躁不安时,宫内,传来一声高呼:

    “宣孙传庭觐见。”

    “孙大人,陛下宣召。”见孙传庭迟疑了,两位内侍提醒道。

    后者点点头,平复心神之后,进了宫门而来,随即又是走入大殿之中。

    百官见孙传庭被召见,神色各异,有好奇,有高兴,也有失望。

    好奇的人,则是新进的官员,此前孙传庭的种种,他们只是听说过,如今也才真正见到其人,至于其他的,不便细说。

    “臣孙传庭参见陛下。”

    “中原各部义军,爱卿此番可有对策?”陛下问道。

    “回禀陛下,臣已有良策……”孙传庭的办法,跟之前杨嗣昌的策略相当,正面以追剿为主,后方施行练兵,借义军之手,对新卒加以操练,一举多得。

    他与李自成打过交道,后者的部下大多是流民之身,不足为惧。

    陛下闻言,思索之后,便同意了此举,这个办法原先也有人提过,不过所托非人,每次正面交战,均是被打得丢盔卸甲,更甚者,统率的官兵都发生了哗变,操练新卒之事也就无疾而终。

    但此次督军换为孙传庭,后者的能力,早已经过证明,陛下也就同意了。

    “操练新卒,可便宜行事,不过此番南下,有一事甚为急切,李闯等人兵临开封,以你之见,多少兵马可解开封之围?”

    听闻李自成手下十几万大军,孙传庭不置可否,回道:“五千精兵足矣。”

    “好。”陛下闻言,大为高兴。

    随即又是问道:“那以你之见,操练新卒,人数几何?粮饷几何?”

    “五千精兵,加上当地的卫兵,足矣,粮饷每年至少二十五万两。”

    陛下闻言,神色一变,二十五万两,自己可没有这么多银子,可再想着此时的李闯等人,或许也是因为此前自己决策失误才得以至此,便咬咬牙,答应了孙传庭的要求。

    此事议定,今日之朝议也就结束,与此同时,军令也已下达京营,调集五千精兵,粮草若干,南下中原平匪。

    陛下也没有给孙传庭多余的时间,便催促他南下,陛下也想借此事,看看孙传庭的能力,若是成了,也不枉自己如此支持他。

    接到军令的孙传庭,也来不及在府上多做停留,点齐兵马,向南而去。

    月余之后,孙传庭率军抵达开州,与此同时,各路军情也纷纷送了过来。

    兵临开封的李自成退走,原因则是各路官兵齐聚,陕西官兵也是出了潼关,直奔开封而来,统领之人乃是总兵贺人龙,孙传庭也率领大军赶到,李自成不敢托大,只得先行退走。

    听闻李自成退走,孙传庭很是高兴,他也没想到,此事竟这般顺利。

    可随即,他自己所见,以及下属传来的消息让他大吃一惊。

    如今的李自成,早已今非昔比,且不说他拥众数十万,光是哗变以及被俘的官兵,就多达数万人,而且这些人武器衣甲一应俱全,战斗力不可谓不高。

    李自成麾下更是传闻老营数万,这数万人也与精兵相仿。

    至此,他也才知道,自己可真是大错特错,正所谓坐井观天,李自成已经今非昔比,可自己还停留在三年前。

    最终,与属下商议之后,准备移师陕西,上奏陛下,弥补自己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