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司年

螳螂扑蝉,黄雀在后

    接下来的几日内邓益每日安排士兵攻城,也让士兵们有些松懈,觉得敌军不过如此,战损甚小。庆敬恒始终坚持不出城固守的策略,唯有把握时机,才能一次制胜,但多次的攻城失败,让士兵产生了轻敌的心理。这种心理不可避免的还是产生了,人也许只有吃过亏才能听进去劝诫。

    运粮队交通方式落后,运粮损耗就非常大,因为运送的人也要自己吃,将帅口中经常会询问粮食何时到?官渡之战时,曹操袭击了袁绍的运粮线,才能大获全胜。粮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水关常年军队驻扎。,早已形成了稳定的供应链。在边城镇附近便有大型粮仓,保证着上水关的粮食供应,只需要二十日便可抵达。为了保障供应车辆众多,征调的民夫也是只有二千余人。由于上次的袭击,加强了警惕,增添了人数。秋雨连绵,道路很多地方都无法行走。关内自己也屯有粮食,不过并不多,所以这批粮食就至关重要。之前的袭击虽然加强了警惕,不过也没有太过于放在心上。

    关口的限制注定了敌人只能是小规模潜入,之前的五千人因为战前通过各种方式潜入,从而聚集起来。他们的武器并不齐全,没有引以为傲的战马。这也是许司年能够轻易拿下来的原因之一。赵毅衡的手下损失了这么大,邓益把他记一笔也是理所应当。

    李戈瑞这次只带了500精兵,心中丝毫不慌。他并不需要劫走粮草,只需要冲杀一阵,烧毁粮草就可以,他也不相信那俩千民夫可以打的过他的精锐。经过不停的行军,终于赶在运粮队到达前到了埋伏的地点。这次的他们甚至带来了部分战马。骑兵永远是战场上的大杀器,只要让骑兵准备好,冲锋一起,无人可挡,直至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才终结了他们的辉煌。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岳将军安排的队伍和刘二狗的队伍已经在盯着他们了。那张纸条上告诉了他们梁军的谋划,埋伏的地点和人数。

    那天军中几人谈论着,好奇纸条的来源,讨论过后,决定抱着不可不信,抱着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态度,不可不防。觉得分一批兵也不损失什么,并没有通知其他人。上次的袭击和这次的情报,庆敬恒觉得军中有人投敌,便秘密的安排了这次行动。

    道路泥泞,距离上一次运粮已是两月前,军中存量不多。若是此次被袭击,恐怕军中会饿倒一片,再加上轻敌心理,恐怕会酿成大祸。

    而李戈瑞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暴露,想着这次计划成功,立下大功,可以彻底压下赵毅衡就感到开心,不自觉哼起了小曲。

    远处运粮队的车队向这里驶来,梁军也是打起了精神,准备袭击。待到车队过去大半,李戈瑞眯起眼睛,一声令下。数百支箭矢形成了一片箭雨,落在了车队四周。连射几次后,直接率领骑兵冲杀过去。可是对面运送粮食的民夫和士兵在见到箭矢的第一时刻,就纷纷四散逃去,丝毫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所以除了几轮齐射死亡的人外,李戈瑞并没有造成其余的伤亡,虽然感觉有些不对。但近在咫尺的军功让他放下了疑虑。立马吩咐士兵烧掉粮草

    身边的亲信也是嘲笑着敌军的表现。竟然置粮草不顾,直接逃跑。

    “将军,车上皆是木头,野草”手下士兵来报。这才明白中计了,急忙让众人撤退。可是熟悉的一幕出现了,天空中出现了漫天的火箭雨。只不过被袭击的成了自己了。道路前后方都出现了大量的铁林军。他们虽然有骑兵,但是第一轮火箭雨下,粮草直接燃起了冲天的火焰。大部分士兵直接没有抵抗力的倒下了,他望着周围的情景,感觉到一阵无力。他不明白这么隐秘的计划是如何被发现的。

    对面刘二狗本想冲杀过来,想起许司年的叮嘱,带着笑容问道:“将军已然回头无路,何不归降我军?将军的家人我们也会派人去接来,好生招待”古时军中出征时,将领的家人大多会被皇帝派来的人接走,为的就是防止反叛。

    提到家人,李戈瑞犹豫一刻便道:“休想,我即便战死,也不会投降。兄弟们,随我冲杀,为了大梁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