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司年

校尉,回京述职

    庆敬恒看着远去的信使,也是希望这次父亲能明白自己的心思。这次如果成功了也能彻底拉拢许司年。

    信使一路快马飞奔,在驿站换马丝毫不停歇。一路无人敢阻拦。进京的时候便开始高喊:铁林军大捷,斩敌过万,俘虏数千。

    京中百姓听闻纷纷拍手称赞,庆家因战起家,庆公便是因为多次立下战功,慢慢升任到这位置,可谓是皇帝的忠实拥护者。京城中对庆家风评一向不错,因为铁林军能征善战,驻守边关多年。上一年庆国公因病回京修养,让庆家二子暂任,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有人谏言庆国公不愿放手权利,而皇上只是下旨派人慰问了国公,让其好好修养,这一波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朝中无人再提此事。

    虽然庆敬恒已在军中多年,但年纪始终尚小,这次的大捷可谓让百姓称赞,也说明庆国公的决定是正确的。

    方辰此时正在御书房中处理政务;随着梁国的进攻,周围几国也是蠢蠢欲动。正头疼于如何处理间,外面突然传来上水关急报的消息。他心中一慌,梁国这次出战的邓益带兵打仗多年。他虽信任庆国公的推荐,但还是不免担心。看着手下开心的脸色,放下心来。打开战报,喜悦之色涌上面庞,感觉身心舒畅,多日来的担忧一扫而空。

    “好啊,好啊,庆公可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啊”方辰开心的笑着“现在该想想给什么封赏了,梁国退兵,其他国家也该投鼠忌器了。可真是给朕解了大围啊。”

    而信使分为几路,带着家书的士兵也来到了庆府,腰间的黄旗让他无人敢拦,很快便带到了国公面前。国公看到战报的时候也是激动不已,感觉自己的病都好了许多,看着家书中的内容,也有了自己的谋划。随即便想进宫面圣,也就在此时,皇帝的旨意下来,召国公去御书房。

    其余官员也是陆续收到了消息,对此反应不一。就去那句话说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处府中,几人正在商量:庆家已经出了一个国公,儿子还这么强势,咱们不能坐看庆家壮大。

    御书房中,方辰看着这位跟随他了数十年的臣子很是开心,命人赐座。方辰知道这位忠心耿耿一心为国,但朝中庆家已然势大,若再是提拔,也不太方便,必会遭到其他人的反对。此时也不知如何开口。

    庆国公也是为了这事而来,随即开口:“陛下,老臣追随你多年,陛下对臣的知遇之恩臣感激不尽,所以臣忠心耿耿,有些话就不必遮掩了,这次犬子边关大捷,若再是大行封赏,朝中一些人也会不满,老臣有一策。”

    “快快讲来”方辰听闻有解决之策,也是眼前一亮。

    “陛下可曾记得战报中提及的许司年,此子多次屡立战功,改良军械,训练军队,让军队的战斗力上了一层,陛下可以给我庆家无关紧要的赏赐,同时大肆封赏许司年。”庆国公提道,心中也是捏了一把汗。

    御书房中陷入了一片死一样的寂静

    方辰思考着,也明白了庆国公的想法,庆家这次立功甚大,也是明白自身处境,以退为进,开始了扶持许司年。战报中的情况也让他明白了许司年的不同,但如果方辰不够信任国公,完全可以不同意。

    方辰也是果断之人,开口道:“明日早朝便可如此,另外明日朕会召许司年和庆敬恒入京,让其他人暂任主帅朕想见见此人有何魔力,让你庆家如此。”

    庆国公也是松了一口气,别人听到这话会以为皇帝削弱权利,但庆国公跟随多年明白,这是一种保护,庆家近年来屡立战功,朝中早有人不满。让别人认为皇帝升起了忌惮,也是一种保护。

    偌大的京城因为这封战报风起云涌。第二日早朝,方辰满面笑容拿出战报对着下方的诸位:“诸位爱卿,朕手里这份正是来自上水关的捷报,朕甚慰。众位爱卿有什么看法?”

    话音刚落,一人便站了出来。唐海洲,一位将军,长期率军驻扎于东南边境。也是一员猛将:“庆敬恒将军在庆国公刚刚退下来未有多久便拿下此次大捷,击退梁国入侵,臣觉得当大赏。”表面看在夸奖庆敬恒,实际也在提醒各位朝臣庆家已经有一位国公了。在提拔势力就太大了。其他朝臣也是附和,提议让庆敬恒升任兵部侍郎。明眼人都明白,这是明升暗降,接任兵部侍郎就意味着放弃了兵权,侍郎只是个虚职,并没有太大的权利。而掌握大军就意味着话语权。

    自然,支持庆家的不会接受这样的结果,纷纷辩论,大殿中喧闹声四起。

    方辰心中早在昨日就有了决断,随即示意大太监,大太监心领神会,一鞭下去。响亮的声音立马压住了群臣的辩论。方辰随即开口:“朕意已决,庆敬恒食邑五千户,黄金万两,回京述职,职位由副将暂任,许司年在战场表现优异,擢升铁林军校尉,食邑五百户,授予子爵,随庆敬恒回京述职。命四皇子,兵部尚书张友高出使梁国,无其他事退朝吧”

    话音落下,群臣跪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退去。

    许司年军中不过短短几月,便从士兵升至校尉,铁林军不过3万人,所以铁林军也正是成为了铁林军中的高层。这虽然有自己努力的成果,更多的也是庆家父子的拉拢。这就是时代的悲哀,自己的努力永远抵不过上位者的交流。

    介绍一下军中编制5人为一伍队,设伍长一名。

    4个伍队+1个直属伍队(设什长1名+警卫4人)组成一个什队(班)

    4个什队+1个直属什队(设卒伯1名+警卫24人)组成一个卒队(排)

    4个卒队+1个直属部(设屯长+警卫,机动部队等共70人)组成一个屯队(营)

    4个屯队+1个直属部(设军候,假军候8人加参谋警卫机动部队等共348人)组成一个曲(团)

    4个曲加1个直属部(校尉,以及参谋警卫等824人)组成一个校尉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