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生情自然飘

入职前奏

    “你家开办了学校?”飘试探着。

    “是的,有学问的人都喜欢学校。包括你在内,我说的对吧?”一健觉得很自豪。

    “对,那还缺老师吗?我厌倦了成人间的伎俩,想进入纯洁无瑕的世界里过完余生。”飘微笑地看着一健。

    “如此青春靓丽的你,余生还有一个世纪,看来能为我的学校奉献一生啊!不过学校中,只要进入课堂,都是需要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一健虽然高兴,但是每一个入职的人都要经过他自己逐一把关。

    “放心吧,我这985的高材生,早就利用业余时间拿下了教师资格证,就看哪个学校有福气招收我了。”飘觉得无怪乎那些硬件,她一个不少。

    “这个有福气的就是我们学校。可是,即使再有福气,也要看看您对教育的看法,是否与我们的办学理念相统一。您能谈谈对孩子培养方面的看法吗?”一健开始进入了“面试官”的角色。

    “我认为教育的本身,就是焕发孩子内在的动力。而焕发这种动力,就必须让孩子明白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干什么。”飘想到自己,想到周围同事邻里孩子那迷茫的眼神,动情地说着。

    “就是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为家庭,为社会,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一健刚听一句就忍不住插话了,他明显感觉到眼前这个人,正在向自己靠拢。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和老师一起共同完成教育的最终使命,培养出对家庭和社会有益的公民。”飘仍然在侃侃而谈,“我们这辈,是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对于要为家庭为社会应该履行哪些职责,承担怎样的使命,都是一片漠然。这是父母们教育的失败,他们上一辈是在泥土里摸爬滚打过来的。通过努力学习挣脱土地的束缚,他们父辈并没有强加干涉,是自发努力。但是当这些延续到对待下一代的教育时,就变成了片面了。小时候我们只要学习好,就什么都好了,哪怕对父母恶语相加,他们也都可以坦然接受。因为在他们心里,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的都无所谓。”

    “大多数家庭可能是这样,但我们家不一样。家教甚严,我们家祖祖辈辈都在从事教育方面的工作,秉承做学问,要先做人。之所以开办学校,是因为看到了众多家长的要求与学校教育的脱轨。正如你所说一味追求孩子学习好了,就一切都好了。他们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做人做好了,学习才会真的好。”一健想到正是因为自己小时候父母的谆谆教诲与学校教育的完美融合,才有自己今天接下这份事业的欣然和努力。

    “只有内在的修养跟上了,孩子才会由内而外的自发热,那动力才会激发出来。心中有爱,事情做的才有温度。心中有方向,一切困难才会被踩在脚下,奋力前行。”飘看着眼前杯中一叶叶轻轻上浮的茶尖,眼中是满满的期待,“我想让现在的学生,成为一个做人目标明确,就像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上学时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也应该有大胸怀,大志向。”

    “我举双手赞成。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想与你探讨:耕读之说如何看待?”一健又向飘抛出了新的问题。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如果只读书,不了解农业,不参加农业劳动‘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通过农业劳动来体味人生,才能当好家,作好官。”飘轻松地回答着,“小时候回农村姥姥家,妈妈总是限制我到田里去,不是怕鞋弄脏了,就是怕有细菌,匆匆去,匆匆回。她哪里知道,土里生长万物,人的成长同样离不开它的滋养。”

    “这位女士,你被我们学校正式录用了。很高兴咱们从此并肩前行,欢迎成为我们学校理念践行者。”一健激动得站起身,再次向飘伸出手,“今天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明天共同见证孩子们的辉煌!”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而后是两双手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