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奸相

第六十七章 憋屈的老丈人

    杨天真故意一脚踩上城垛,摆出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他发现,越是这样,就越能让李光弼这种正派名将,心生郁闷。

    “老丈人,你不相信太子会输?可敢与我打个赌?”

    杨天真刚才就发现了,李光弼对李亨的称呼,是太子。而不是像李嗣业那样,称为陛下,或者至德皇帝。

    至少李光弼目前,立场并没有明显的倾向于李亨。

    李光弼看见杨天真这副轻佻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成大事者,应气沉如渊,沉稳厚重。哪有这么轻浮随便的?何况,他还是大唐的宰相,更应该端庄检点。

    “以太子打赌,你这是为人臣之道吗?”

    “我还听说,你软禁了陛下。杨相这是要效仿霍光,还是王莽啊?”

    杨天真发现,李光弼避开了他的问题,反而从另一个方面,对他发动了反击。

    这是兵法。

    语言的交锋,其实跟兵法也是同样的道理。

    老丈人不太好对付啊!

    霍光把持大权,一句话就可以废立皇帝。王莽就更进一步,自己篡权称帝,搞起了变法。

    这么细一琢磨,杨天真其实还真有点像这两人的综合体。

    但,杨天真才不屑于去跟这两人比。

    “老丈人,你就这么不盼着我点好吗?”

    “行了,甭管我是谁,都娶了你女儿不是?咱们的命运是捆绑在一起的。”

    “你就说,太子要挡不住吐蕃,怎么办?长安西边不设防,随时都会有灭国之危!”

    李光弼沉默了。

    他不愿意相信,太子会战败。可万一真要败了,长安也将不保。

    这个后果,大唐承担不起。

    就算以他名将的眼光去布局,也应该在凤翔,再设置一道屏障。

    这些胡人降兵,的确最适合安置在那里。粮草命脉捏在朝廷手里,也不怕他们能反天!

    “太子不可拿来打赌。但我觉得你考虑的,还是很有道理。我同意将这些降兵,安置在凤翔。”

    “但我是不相信,太子会败的。吐蕃豆腐兵,完全不堪一击。其地高寒,根本无法冶铁,所用武器装备,比叫花子也强不了什么。他们拿啥赢?”

    杨天真懒得解释,就还是那句话。

    “你到底敢不敢赌?”

    李光弼也被杨天真挑衅的语气给整毛了。

    还从来没有人,敢对他说出“敢不敢”这三个字。

    大丈夫何言不敢?

    “赌就赌!但不能赌太子,只赌吐蕃大军,能不能抵达凤翔!”

    杨天真愉快地伸出手掌,示意李光弼击掌为誓。

    “好,就这么定了!”

    凤翔在长安西边三百余里,是长安西边的屏障。吐蕃大军要是能打到这里,就说明西部已全部沦陷。

    这时,李嗣业登上城头,出现在几人面前。

    见到李光弼,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名将之间,惺惺相惜。况且在大唐危难的时刻,彼此之间更是相互敬重。这是栋梁之间,共同撑起大厦的默契感。有你,有我,咱们共保大唐不倒!

    “光弼啊,辛苦了!可惜战时不能饮酒,等咱们返回长安,再共饮一番。”

    李嗣业的官职比李光弼高,看他就像是欣赏一名后起之秀。

    不过近来李光弼名声大噪,已经盖过了李嗣业这个大唐第一猛将。

    李光弼没想到,居然能在此地,见到李嗣业。

    忽然有点明白了,杨相为什么能比他快一步,攻取潼关!

    “原来你在!你为什么会在杨相军中,帮他先登破敌?”

    李嗣业是个直肠子,说话从来不过脑子。

    张口就说。

    “至德皇帝登基称帝,我去长安……”

    话刚说一半,就被杨天真打断,替他说道。

    “我们也打了个赌,要击败安禄山,光复洛阳。”

    “尽快平叛,让老百姓重新过回太平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话得到了两位名将的认同。

    李嗣业不知道的是,李光弼被杨相这么一带,就以为他是放弃了追随太子,专门来长安帮助杨相的。

    李嗣业想不了那么多,只觉得大家都在为了平叛而努力,目标相同。

    杨天真不给李嗣业说话的机会,话锋突转,跟老丈人聊起了李承雅。

    “老丈人,承雅她喜欢骑马射箭,不爱在闺中静坐。我给她弓马,让她过自由快乐的日子。她不知道多高兴,一直念叨着要写信给老丈人,让您不必担忧。”

    李光弼从怀中,摸出一封信来。

    “哼,要不是看了小雅这封信,我见面就想剁了你。”

    “你已经这一把年纪了,比我也小不了几岁。居然还要娶我女儿,真是欺人太甚!”

    虽然说的气愤,但实际上李光弼的气,早就消了。

    他可不是个光会哔哔,不动手的角色。

    杨天真哈哈一笑,反过来也讽刺起老丈人。

    “你又好到哪里去了?还不是悄悄娶了太原王氏女?你想好怎么跟小雅解释了吗?”

    反将一军,给李光弼整的十分尴尬。

    说别的他都不怕。可李承雅这个女儿,是他最疼爱的。给孩子找后妈,也确实没跟他们商量。

    不止没商量,甚至都没写信通知一声。

    孩子要因为这件事怪他,他也是无话可说。

    “这事,我回长安之后,会跟小雅解释的。你,其实也可以帮忙旁敲侧击一番。”

    求人都没有一个求人的态度,这就有点没礼貌了。

    杨天真故意装没听见,又转移了话题。

    “我掐指一算,洛阳要发生一件大事。”

    “安庆绪联合严庄,怕是要弑父篡位。崔乾佑和李归仁,率领曳落河残部,只怕也是回去参与这件事。”

    “趁这个机会,大军东进,可一举收复洛阳!”

    这个消息,给李光弼、李嗣业都镇住了。

    这么重要的信息,就靠掐指一算?

    敢不敢靠谱点?

    哪怕派出斥候,去打探一番,看看洛阳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也好。

    仅凭掐指一算,就敢排兵布阵吗?

    李光弼有点崩溃。

    但这个消息太过重要,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也要继续求证,弄弄清楚。

    “杨相,军中不可如此玩笑。这究竟是你搞来的情报,还是真就排脑袋瞎想的?”

    杨天真能怎么说?

    总不能告诉他们,有种东西叫史书,这些事全都写里面了!

    除了掐指一算,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