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英杰传

第四十三章:易文埋伏十面计 司马彦说蛮犯宋

    南昌城中,议事厅内,军师将十面埋伏计策言之,诸将齐声道好,拱手听令;易文恐被细作探知,乃与林天入内堂商讨,写下十张大小纸条,让代木、宝奇依纸上安排传与相关将领,并好生嘱咐,行事不可声张,各自秘密行计;一切安排完毕,易文邀请林天登东城外小山看战果。

    却说大将军、左丞相天灾自领八万近南昌安营,天灾传参军崔宁、孟坤来帐中议事曰:“贼兵据有南昌、鄱阳互为接应,本帅欲先取鄱阳、洪州,以断南昌屏蔽,再一举破城,二位以为何如?”崔宁与孟坤恐贼兵在鄱阳湖中设下埋伏,坤乃谏阻曰:“鄱阳湖水势难料,贼兵多是此间人氏,只怕进剿鄱阳,胜负难料。”灾不以为然道:“本帅亲往,贼兵何以当之;既然二位参军以为不可,为防万一,二位参军各督左右大军,随时接应。”崔宁、孟坤领喏。

    天灾进军,传庞龙、赵毅、赵颖共领中军为前部,大将广成、郑琪、洪涌为左军,大将高连、胡建、韦克为右军,抽出人马三万进剿鄱阳;三军呤炮进兵,浩浩荡荡朝鄱阳水寨开去,因少战船,乃择陆路进发,一路上烟尘滚滚,遮天蔽日。

    沅水所部水军为前哨,探知天灾亲举大军朝大寨而来,亲自去主寨报知罗不当,当当即传张自忠、王大胆入帐,嘱曰:“前日易军师差代木将军送信,料定天灾必亲自来犯,有劳张、王二将军领东寨水军去劫杀天灾右军是为第一路,以宋军三分之一下水为动机,便可杀出;有劳沅将军与当为第二路,寻机率西寨人马劫杀宋军左路;二路将下水宋军战船打退便退,不可穷追。”张自忠三将接令而去。

    恰日头正值中午,鄱阳湖上水光粼粼,广成、高连等分领左右军马先上战船为前部,分路挺进,扫清水域;二将怎知鄱阳湖中芦苇荡漾,地域难辨,不过半柱香的时间,左右大军共一万余人全部迷散湖中,左右不得连通。广成听小校报来,寻不到了出路,疑是进了鬼打墙,心慌意乱,寻思:“倘有贼兵,岂不是休矣!”传令郑琪、洪涌二将人马合拢寻岸撤军。

    郑琪二将得令,三将将战船聚拢,往回开去,令三将不知道的是罗不当与沅水早分兵伏定,看宋军战船迷乱,沅水当先率水军杀出,几声炮响,惊的广成三将连忙指挥所部人马应敌,洪涌所部刚出,只见左侧芦苇中火矢齐放,罗不当率战船拦路,吓的本就惊慌的广成、郑琪魂飞魄散,不敢应敌,寻路便走;顿时宋军战船尽处火海之中,被沅水所练水军杀的节节败退。

    那高连率右军刚迷在芦苇中,前后战船频频报来言战船漏水,胡建、韦克探知详情报道:“水下发现大股贼军,在凿我战船。”高连让左右朝水中放箭,箭皆入水即浮,连大惊,连忙传令撤军。

    大将军天灾在岸边等左右军来报,看数里外芦苇中火起,知是左军中伏,令人探来,不久但见广成三将借小船逃生,所部余下不过寥寥百人;令人压上三将来问罪,成三将衣冠不整,早被罗不当、沅水一通伏击吓的战战兢兢禀曰:“贼军以逸待劳,我军不水战不如土生土长的南昌贼兵,一交手便大败。”灾也知是个理,让三将下去歇着。三将退去不到一盏茶的时间,高连三将从右路败回报曰:“贼军极善水性,潜在水中,我军奈何不得,只得暂退。”

    天灾令赵毅收聚残军,知鄱阳伏兵重重,传庞龙督军撤退,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庞龙在前开道,撤不数里,但见前方一队贼兵列开,为首一将乃是陆节,龙知双枪陆节厉害非常,一时半会,分不出胜负,乃报与天灾知。灾闻报,知陆节重疾恶如仇颇重朝廷贤臣,令取来灰龙宝戟,在庞龙护卫下与陆节搭话曰:“天某久闻节度大名,今日中计,二万人马折了不下八千,节度何苦相逼。”陆节答曰:“节亦闻大将军大名久矣!实不忍相害,节随父起义与林天兄合军只为保个立身之地,怎奈朝廷苦苦相逼,屡发大军来讨,林兄与节等无奈,只好与朝廷为敌;不敢想朝廷无了大将军,那蒙虏当是如何肆掠我华夏土地。”节乃将枪一举,令左右喽啰让道放天灾出围,灾拱手谢曰:“或是天某偏颇,节度义举,灾记于心。”

    宋军走出陆节第三路伏兵,渐行到官道上,看所部人马疲惫不堪,灾以为再无伏兵,传令休整;突见东西南北四面旗帜飞扬,纳喊连天;灾惊起,忙整军备战,领诸将去看何处人马。

    原来董义、太史刚、鸿飞、三齐奉令埋伏在管道以惊天灾,四将早得将令不可害了天灾;那宋将广成、郑琪、洪涌、高连、胡建、韦克奉令率军突围,广成、高连分兵去战董义,二将刚遭水战大败,力不从心,广成看高连被董义一枪刺落,忙打出番天印才保住性命而走。郑琪、洪涌去战太史刚,二将怎敌太史刚手中双枪,刷刷刷,不上十合便落慌而走;只是可怜了胡建、韦克二将分头去战鸿飞、三齐,一个被勾连枪连枪带人横腰截为两段,一个被三齐连珠飞羽神羽箭射落;四面合围,只是喊叫,却不围杀,庞龙、赵毅、赵颖力保天灾杀出重围,四将也不追赶,回城复命。

    天灾等死杀得脱,不见贼军追来,灾勒马谓庞龙道:“必是贼首林天有意相放。”庞龙认为确是,言:“刚才铁桶围军,若放出飞矢,我等无一可走脱也。”天灾慨然道:“莫不真是我等偏颇,这林天并非想与朝廷为敌。”赵毅来道:“终究官贼不两立,大将军先回大营才是上策。”灾复催军朝大营而去。

    又行不数里,离大营不过数十里,三军眼看得救,欢呼雀跃,不料,几声炮响,正是第八路、第九路、第十路伏兵杀出,为首三将正是岳风、关占、丈七,灾拍马上前问话道:“林天有意相放,何以又设伏兵?戏耍我也。”关占、丈七哈哈大笑,惹的天灾帐下庞龙火冒三丈,大喝:“贼子焉敢戏耍,看庞某大刀。”见庞龙来势汹汹,岳风手执云尖宝枪,交手数合,架住庞龙大刀道:“我家主公有言,请大将军速速退兵,多去淮北对抗蒙虏,愿与大将军不再动刀戈。”天灾看二将交手不分上下,部下军士皆疲,更是没有战心,答应一声道:“待天某回去,再行计较。”叫庞龙回来;关占、丈七二将乃让道放行。

    陆节等将陆续收军回城,谓林天等人无不言及天灾屡中埋伏之窘迫,诸将皆哈哈大笑不止;陆节、岳风将战况汇报曰:“若非主公与军师早有将令,不让我等剿杀,不然这天灾大将军怕是此刻以入阎罗殿了。”众将大笑言:“主公与军师就是太过仁慈,依着我等脾性,早将天灾小儿收拾一通。”林天喝住道:“诸位兄弟岂会不知蒙虏欺我华夏子民,朝廷不可无天灾,不然江南百姓必遭蒙虏荼毒;放天灾也是救我华夏子民也。”众将闻言皆默然,天传令三军在城中大庆一日,准备五日后的大会战。

    且说天灾大败回营,召参军崔宁、孟坤来见,悔不当初言:“本帅没听二位先生之言方有此败,真是后悔莫及也。”坤曰:“大将军平安归来就好,坤与崔参军本待出兵,便得报大将军突出铁桶围军,料知林天布下这天罗地网是要大将军看到其所部义军非是等闲,无害大将军之心,坤二人才未发援军,请大将军恕罪。”灾感叹道:“先生二人无罪,是天灾不听劝阻。”崔宁提醒五日后便是约战,灾让二人安顿残军,让刘大七将加紧操练人马。

    且道司马句二子西入大理,先拜见过丞相耶律多才,请其引荐大理王孟郊,才观二人言语举止不凡,了解得知乃名门之后,自然引荐;郊知有奇才求见,与丞相耶律多才,大将军主里光一同接见司马彦、寸二人,二人毛遂自荐,得郊欣赏,看二人有大学问,封为侍郎,御前早晚请教。

    一日,郊传二人花园赏景,无意间问起二人关于宋朝之事,司马彦看抓住机会道:“禀上大王,两个月前,朝廷启用归隐的大将军天灾,尽起朝中精英二十万有余南下征讨,如今正处于焦灼之时;西北之地防守空缺,正是大王向东扩展之时。”郊认为在理道:“本王也有此意,怎奈丞相与大将军皆言不可,躺若进兵宋地,蒙古人南下,我大理岂不又危矣!”寸曰:“前次覆灭乃是旧大理君臣无能,纵拥有天险又有何用;如今大王文有耶律丞相、傅太尉,武有大将军主里光、洞正三郎、王基、王合等,令洞正三郎大将军统所部人马驻守阳平关何惧蒙古人南下,再起汉中孟焦族长所部人马南下武关,宋军与江南义军焦灼,前后受制,必无暇顾及我军,出则必胜也。”孟郊称好。

    次日升朝,将侍郎司马彦、寸所提议之事言之,丞相耶律多才禀道:“不起兵戈最好,大王欲兴兵东进,现在确是时机;为防蒙古人借机南下,可让大将军主里光与大将军洞正三郎分守葭萌关、阳平关,按侍郎司马彦之言调汉中孟焦本族人马南下武关,不过需得司马侍郎总领,有二位足智多才领军,臣方安心。”郊问司马彦二人道:“不知司马侍郎愿领征南大将军与副将军一职否?”司马彦、寸拜领将军印曰:“臣兄弟二人,愿听大王与丞相调遣,誓取武关。”

    却说汉中大族族长孟焦得到旨意,出城十里接司马彦、寸,摆酒接风道:“久闻将军乃宋朝大学士,不远千里来投奔吾主,不知原因何在?”彦道:“有劳族长挂问,宋朝昏聩天下谁人不知,彦乃一书生,无治国良策;闻大理王上重贤举能,自来将腹中所学找个施展之地罢了。”焦乃道:“不知将军如何调兵?”彦知汉中大部为孟焦族人,怎好轻易反客为主,自然连声不敢当曰:“彦虽名挂领军,然调兵之事,多听族长调用。”孟焦见司马彦如此懂礼数,心中好不快活,乃与彦、寸共议进兵。

    次日,司马彦吹号升帐,焦领大小将领听候调用,彦请焦发号进军,焦领了个喏道:“蒙将军看的起,焦便调兵遣将去也。”彦请其上帅台,焦点大将祝杰、祝莲为正路先锋先行,洞仙侍郎、洞仙侍朗为左右先锋围靠武关下安营,自与司马彦、寸领大军押运料草后行。

    蛮军从函谷关一路南下,沿途烽火台燃起,武关守将邓士节兵少将寡,连忙差使上报朝廷请求援军;一时间惊动朝野,右丞相宗悦为使大将军天灾讨贼不分心,上奏请旨,传正在京师的团练使牛屯统兵往西北抗蛮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