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传道

第16章 没有硝烟的战争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一日,清早,朗朗的读书声,从一间书房里传了出来。这读书之人正是王禅。只见他把一捆竹简放在书案上,摇头晃脑,读的不亦乐乎。他读的正是【尚书】的第一卷。王禅旁边还有个七八岁的小孩,此人名叫王辛,是王禅的伴读,也叫做书童。王禅每读完一卷,王辛便把下一卷拿来,把读完的那一卷收拾起来,放到书架上。

    以前读书可不是轻松的事情,一套【尚书】25700字,有10捆,一捆2斤多,要是有书案还好点,要是没有书案,那可就费劲了,得用双手平着举起来,一边读,一边一边放,由原来的一捆,到读完就变成了差不多一米长,读的慢的,这一捆到最后都拿不动了。

    王禅读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才把一整套【尚书】读完。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走出书房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吃饱饭到大殿转了一圈,又到粥棚帮着施了会粥,这粥棚自打王禅出生后就从没间断,直到现在,随后又打了一套五禽戏,这五禽戏在王禅6岁的时候,就学会了,也是每天都要打上一边。

    快到中午的时候,从南边过来了一大队人马,打的是魏国的旗号,一边走一边喊,“此地以后不在属于赵国,改为魏国,”也有人解释说“赵献侯,把《魏》(现在的魏县)《邺》(现在的邺城)两地献给了魏国,并让各个地方的的,官员到各自的郡城递交文书。”

    就这样本来属于赵国的王禅,现在变成了楚国。原因就是赵王把赵献侯分封到了《魏》,从此远离政治中心,再也当不了赵国的王,心中不满赵王的做法,一气之下就哗变了。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王禅在这次的动荡后第一次体会到,书里所写的,政治于战争。这对王禅来说,收获不少。读书理解能力提高了不少。

    于是,王禅请人想办法,购买各国的野史和春秋,开始了对当下时政的研究。

    每当太阳西下的时候,看到西边高山,连绵不断,他很希望有一天,能够站在高山上,走进大山里,感受一下大自然。也多次跟王秀芝提起,王秀芝也没有答应。原因无他,因为他太小了。

    十三岁的时候,在一个本村一个姓王的商人带领下,去了一趟《彭城》(现在的河北邯郸峰峰)的磁州窑,在路上看到了不算高的丘岭,还看到了滏阳河,这是他这一生第一次见到的河,回来后的心情无比愉悦。他想要走的更远。他想要走的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