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救的仙子太多了

第九章 听课

    “我愿随您学修炼之法。”

    唐小山对坐着的颜老夫人道。

    颜老夫人眼中闪过满意之色,点头道:“老身今晚受伤颇重,需要调养一阵,半旬之后早上,你来府上寻我,老身再传你炼气术。”

    “好。”

    唐小山道:“老夫人如果没有其它吩咐,小子这便告辞。”

    “去吧。”

    颜老夫人摆摆手道。

    唐小山向颜老夫人施礼之后,又对一旁的颜紫绡笑了笑。

    颜紫绡看见唐小山笑容,脸色微微贩红,但仍旧开口道:“唐公子再见。”

    唐小山点头示意,便转身离开。

    出得雅阁,唐小山先来到方才打斗的院落,找到了墙根下青年道士的尸体。

    几枚连机弩的弩箭,仍旧插在尸体上,但致命伤却是眉心处的剑痕,显然是颜老夫人下的手。

    把弩箭从尸体上拔出,唐小山用力甩了甩,确定血迹已经干涸,不会滴落,便随手插回箭匣内。

    至于剩下的痕迹,唐小山相信颜家会处理好,故而未再清理,一个纵跃翻墙而出,消失在墙后。

    待唐小山走后,颜紫绡搀扶着颜老夫人,自院子黑暗处走出。

    “奶奶,你真的要传授炼气之法和御剑术给他?我瞧这他也没那么聪明吗,都没瞧出我在演戏。”

    和方才在雅舍中那副大家闺秀的模样不同,此时的颜紫绡说话不再轻声慢语,而是朗朗而言,透着股潇洒利落。

    颜老夫人闻言,皱眉训斥道:“紫绡,你今天闯下大祸,就是因为小觑旁人,还不长记性?”

    颜紫绡被颜老夫人呵斥,不由缩了缩脖子,乖乖道:“奶奶,我知道错了,您有伤在身,可千万别生气。”

    颜老夫人叹了口气,终还是不忍心多责备,道:“紫绡,你天资聪颖,修炼资质也出类拔萃,所以奶奶在你三岁时,便传你炼气之法。可教你的目的,是让你以后遇见危险时,能有自保之力,而不是让你逞能。让你随你爹娘一起离开,你却偷偷溜回来,被灵云子擒住,要不是唐小山,今日你凶多吉少。”

    “奶奶,我真的知道错了,我只是担心你。”颜紫绡道。

    颜老夫人轻抚颜紫绡脑袋,道:“奶奶如今不求别的,只求你能安安稳稳长大,以后切不可再鲁莽行事。”

    “知道了奶奶。”颜紫绡拉着颜老夫人的手,重重点头。

    “走,回去吧。”

    教育完孙女,颜老夫人带着颜紫绡,回转雅舍。

    ………………………………

    唐小山从颜府出来,沿原路返回家中。

    颜府遭袭杀,前前后后不过大半个时辰,家中众人依旧在沉睡。

    唐小山翻窗回到卧室,外面耳房内的小春,还在吃吃说着“少爷你真好看”的梦话,让唐小山不禁莞尔。

    把连机弩放回暗格,唐小山蹑手蹑脚来到书房,坐到书案前。

    把怀中种子取出放在桌上,借着窗户透进的淡淡月光,唐小山仔细观察片刻,发现种子和之前相比,外形毫无变化。

    “你是谁?”

    唐小山心中默默问道。

    书案上的种子,静静躺着,毫无反应。

    “我决定不跟颜老夫人修炼了。”

    唐小山继续在心中道。

    种子仍旧毫无反应。

    唐小山摸了摸下巴:“难道吸收灵光后,种子的变化只是暂时的?”

    见种子对他的试探一直没反应,唐小山便不再浪费时间。

    他想了想,将种子放回漆盒,随后把身上混合着汗臭和血腥气的衣服换掉,回卧室睡觉。

    第二日,唐小山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

    对于每天上午必在去百香衢逛个来回的唐小山而言,这是自打他六岁后,便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所以小春伺候唐小山洗漱时,一副好奇宝宝神色,欲言又止。

    唐小山用鞣好的柳树枝,蘸着上好青盐刷完牙,见小春样子,顿时气笑了。

    “少爷我不过睡个懒觉,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少爷,你是不是身子不舒服啊?”小春道。

    “我身体好得很。”

    “那您怎么不去遛弯。”

    “没什么好溜的了,少爷我以后不仅上午不遛,下午也不遛了。”

    “啊!少爷您封脚了!?”小春吃惊道。

    唐小山伸手敲了小春脑门一下,方才对吃痛抱着脑袋的小春道:“封什么脚,跟谁学的乱用词。”

    小春挨了下,不敢再多言,伺候完唐小山,端着盆子跑掉。

    之后两日,河源县一片风平浪静。

    颜家遭袭之事,仿佛根本没发生过一样。

    对于这种情况,唐小山早有预料。

    答应随颜老夫人修炼,南城这边又几乎没有灵光可以收割,唐小山停了坚持几年的溜达,两日间都待在家里。

    唐敖和林氏,倒也没有多问,应该是从小春那里得知唐小山宣布封脚的消息。

    对此,唐敖是非常欣慰的。

    自家儿子啥都好,就是喜欢凑热闹喜欢闲逛的癖好,让他觉得头疼。

    如今唐小山既然自己改掉,他自然不会再多事。

    身为老父亲,唐敖终于有儿子长大了的感觉。

    两日时间一晃而过,便到了约好的听课之期。

    唐小山一大早,便收拾停当,背着书囊出门。

    平日里,唐小山都是穿童子锦衣。

    今天是去听课请教,所以林氏早备好一套学子们穿的长袍。

    唐小山才十岁,不能戴帽,林氏索性用绸带,给唐小山扎了个士子发髻。

    虽然简单,但配着唐小山出众的容貌,儒雅之气十足,让宅里的小丫鬟们又集体进入花痴状态。

    一路步行到颜府,唐小山跟门房自报身份后,便被引到前厅。

    前厅内,见李楠等人已经到齐,唐小山才发觉自己是最后到的。

    “颜老爷,小子来晚了。”

    唐小山施礼致歉。

    “无妨,约定的时间还未到,你不算迟到。”

    颜思齐见到小书生打扮的唐睿,目光一亮,拂须和蔼道。

    大唐崇尚名士风流,朝廷取仕亦有身,言,书,判四项考核。

    在颜思齐看来,唐小山生得如此容貌,只要学问在及格线以上,入仕是绝无问题。

    “待会看看此子做学问的天资如何。”

    颜思齐打定主意,便开始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