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救的仙子太多了

第十二章 城外

    “你自己看罢。”

    唐敖把信递给唐小山。

    唐小山接过信,一目十行看完。

    “舅舅因为走私漏税被市泊司捉拿了!?”

    唐小山讶异道。

    岭南道位于大唐最南,海岸线极长。

    大唐对外海贸道两处最大口岸,全在岭南道之内。

    一处位于岭南道治所广府,称作广府市泊司。

    另一处,便是泉郡市泊司。

    唐小山的舅舅林之洋,年轻时当学徒上船出海,挣了些本钱,就在泉郡落脚,开货行自个儿做起海贸生意。

    因为生意繁忙,加上路途遥远,两家人几年也见不上一面,偶尔书信来往。

    林之洋虽说年轻时出海谋生,可实际上并非胆大包天之人,除了喜欢占小便宜,以次充好之外,从未做过什么坏事。

    走私漏税,不是说林之洋没干过,可最多也就夹带点稀有的货物。

    照信上所言,大规模走私海外货物,偷税以万两计,唐小山还真不相信,林之洋有这等胆量本事。

    唐小山不信,唐敖对林之洋了解更深,自然更不相信自己大舅哥会犯法。

    “娘你先别着急,舅舅应当并无性命之忧。舅妈信上说市泊司拿人后便一直追讨税银,想来抓舅舅,只是为了逼舅舅交钱。”

    唐小山收起信,先安慰林氏道。

    林氏毕竟是妇道人家,自林家两老过世后,便和哥哥林之洋相依为命。

    如今林之洋被抓,林氏只剩害怕和焦急。

    “山儿,你舅舅虽然年轻时吃过苦,可这十来年生意做起来,平日养尊处优,那里受得了牢房里的苦楚。娘虽然见识不多,也知道官府大牢不是人待的地方,染个急症或者被其它囚犯殴打,人说没就没了。”

    林氏一边抹眼泪一边道。

    “夫人别着急,当心伤到身子。这样,我这便派人给唐敏去信。他人在郡城,离泉郡市泊司近,官场人脉又广,先让他去托人在牢里照看好之洋,我们再慢慢想办法把人救出来。”

    唐敖起身轻拍林氏后背,柔声道。

    “老爷!”

    林氏听唐敖发话,红着着双眼轻唤了声,便抱着唐敖的腰把脸埋入唐敖怀中。

    老两口一片夫妻和谐,浓情蜜意。

    猝不及防被塞了一口狗粮的唐小山,龇着牙悄悄离开。

    林之洋的事,其实就像老爹说得,无非就是市泊司追缴税银。

    能用钱解决的麻烦,都不算麻烦,唐小山便不再过问。

    回到自己的院子,唐小山老远就看见小春坐在小板凳上,撅着屁股洗衣服。

    唐小山悄悄靠近,趁小春未察觉,轻轻一脚踹在小春屁股上。

    “啊!”

    小春惊呼出声,向前一趴手撑进木盆里。

    “哈哈哈哈。”

    唐小山看着小春狼狈模样,大笑起来。

    “少爷!你回来啦!”

    小春回头见是唐小山,也不气恼,站起身子。

    “你不是告诉你把衣服扔掉嘛,怎么还洗上了?”

    唐小山瞅了眼盆中的衣服道。

    小春在洗的,便是他那夜从颜府回来后换掉的衣服。

    唐小山明明早交代小春扔掉,却没想到她居然偷偷藏着,还乘自己不在偷摸清洗。

    “多好的料子,扔掉太可惜啊少爷。我洗一洗,还能拿去慈育院。”

    小春低头扣着手指,颇有些心虚道。

    唐小山听小春如此说,皱眉道:“慈育院如今还缺钱粮?”

    “不不不,自打少爷让老爷和另几家老爷捐钱后,慈育院早不缺钱粮了,我只是想换几本书,教院中的弟弟妹妹们认点字。”小春道。

    “你去教?你才认识几个字。”

    唐小山无奈叹口气。

    “能教多少教多少,总比不识字好,少爷教我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啊。”小春道。

    唐小山道:“别偷偷忙了,回头我让人买书送去,保证人手一本,你得空过去教他们识字便是。”

    小春闻言,脸上露出极高兴的神色,冲过来就抱住唐小山。

    “谢谢少爷!”

    小春比唐小山大四岁,唐小山如今才个头才刚到小春肩膀。

    被小春这么一抱,顿时整个头都陷了进去。

    享受了一会儿,唐小山方才挣脱。

    待小春喜滋滋端着木盆离开,唐小山揉了揉脸,脸上带着笑意。

    看小春如今的模样,很难想象她其实是无父无母的孤儿。

    当年唐小山四岁,去邻居家串门时,发现躲在宅子院墙角落的小春。

    那时候小春面黄肌瘦,大冬天,身上只有件破衣。

    若非河源县地处南方,冬天气温尚可,搁在北便,小春怕是早就冻死。

    救下小春后唐小山才知道,原来小春是从县中收养孤儿慈育院跑出来的。

    原因也很简单,慈育院能抚养的孩子有限,小春为了让更小的孩子能吃上饭,这才自个儿离开。

    没有杂质的善良,实在是太稀有的东西。

    总之,唐小山十分庆幸当初自己救下小春。

    …………………………………………

    因得了颜老夫人的嘱咐,唐小山之后果真没有再迈出过唐家大门半步。

    他每日在家睡睡懒觉,读读书,再逗逗小春,过得悠闲的紧。

    舅舅林之洋那边,二叔唐敏得了唐敖的信,早已前往泉郡处理。

    河源县内,依旧风平浪静,没有妖精被抓,也没有第二个像任富一样被榨干的年轻人。

    晃眼十来日时间过去,终于到了颜老夫人传授修炼之法的日子。

    一早,唐小山便收拾停当,独自步行往颜府而去。

    谁知出了府门没走两步,便有一辆马车从他身后经过,随即停下。

    驾车之人看到唐小山,开口问道道:“可是唐小山唐公子?”

    “我是唐小山。”

    “唐公子,颜老夫人让我来接你,请上车。”

    唐小山打量了一下驾车的汉子,没有多问,坐上马车。

    他认得驾车之人,十几日前在颜府见过。

    虽只匆匆一照面,但唐小山拥有过目不忘之能,绝不会认错。

    马车一路前行,很快出了县城。

    在乡间土路上颠簸了小半个时辰,马车终于停下。

    唐小山下车,发现面前是一座隐藏在竹林里的宅院。

    宅院并不大,只有房屋两间。

    日光穿透竹叶,洒下点点光斑。

    青竹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时不时响起阵阵鸟鸣,衬托得环境愈发清幽。

    汉子驾着马车离开,唐小山见无人看门,便直接迈步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