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汉末

第三章 霸王之姿

    三人回到车队中,孙策一见不由得暗暗吃惊,周瑜不愧是出身自豪族高门,这支车队光是打前护卫的就足有六名身穿皮甲、腰胯环刀的精悍骑士,而后便是数辆马车接头衔尾,次第前行。

    周瑜兴奋地领着孙策朝车队中间一驾双马轺车赶去,孙策眼尖,看到那驾车上站着两个人,正向他们望来。

    其中一个是峨冠博带,相貌儒雅的中年儒士。想必就是周瑜的父亲,前雒阳令周异了。至于周异身旁那人,却是一个身着一袭青色道袍,须发皆白,看起来颇有几分仙风道骨模样的道人。

    “父亲!乌角先生,你们看,这是孙策,下邳丞孙坚之子,我们投缘的很,他路遇变故以致孤身赶路,我便邀请他与我们同行了。”

    “晚辈孙策,见过周伯父!见过老先生!”孙策跳下马,向车上两人作揖行礼。

    周异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意,闻言轻点了点头道:“小孙策啊,说起来我与你父也算是故交了,你父孙文台当年在会稽平乱的时候,我恰好也奉刺史大人的命令前去襄助,那段金戈铁马的军旅岁月真是令人难忘啊!看你神色多有憔悴,且先随我儿去后边车上安顿下来,歇息一会吧。”

    “恭敬不如从命,小侄就全听伯父您的安排了。”孙策笑着回道。

    孙策上马与周瑜并驾而行,来到一辆辎车前,周瑜翻身下马,招呼道:“这是我母亲的座车,咱们先去弄点吃的吧。”

    两个小孩一骨碌爬上了缓行的辎车,周瑜在车门帘外高声说道:“母亲大人,我回来啦!”说着一把掀开门帘。

    “公子,您慢些,别绊着了!”

    “瞧你这孩子,野的满头汗,昨日不还说要做个读书习字的小君子嘛…诶,你身旁这个娃娃是谁啊?”

    车厢内虽开着窗,却也比外边昏暗不少,孙策未见其人,就听见两个女子的声音,想必是周瑜的母亲顾氏和她的侍婢吧。

    “嗨呀,清荷姐姐放心,我灵活着呢。母亲,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嘛!孙策你来,母亲!这是我新交的朋友,已经见过父亲了,他让我们来后边休息一会。”

    “哼,就你这小孩,做什么都有理。呀!小娃子,过来让我看看,你这孩子有股子虎头虎脑的可爱…这小手怎么都破了呀!清荷,快去来!”

    孙策一进车厢还来不及说话,就被顾氏拉到面前一番嘘寒问暖,这种体贴入微的关怀让他不禁想起前世的母亲,眼角顿时有些湿润。

    ……

    轺车上,周异和道人相对而坐。

    “元放兄,刚才我发现你一见到孙策那孩子就目露精光,却又一言不发,这是为何呢?”

    道人左慈深呼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贫道自少年起习黄老之学,通相面之理,至今已有二十三载了,一见到这个孩子,便知其非常人可比。如今天下乱象已现,用不了多久就是一个群雄并起,烽火连天的乱世,所以我劝你辞了雒阳令早做打算。依我之见,假以时日这孩子必能成就一番功业,只是他命途多舛啊!唉!”

    说着左慈阖上双眸,再开口声音似从九天之上传来。“唔,我…好像见到了…一尊霸王,他持枪跃马,跨大江,度关山,一路走一路平定乱世,他身后人从三两个到人潮汹涌…最后又变成了独自一人,却仍在朝着落日前行。”

    一番话说完,左慈犹未睁眼,周异已经惊地长大了嘴巴。饶是他这般出身阅历,也为左慈这些话感到震撼莫名。因为他知道道人的能耐,他也相信左慈不会无的放矢,这恐怕真的就是孙策的谶语。

    ……

    “你是多久没吃过饱饭了啊?”周瑜鄙夷地看着对座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似的孙策。

    “哧溜哧溜…你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啊…嘶溜嘶溜…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叫…”孙策啃着手中近乎能反光的鸡腿骨,眼皮都不抬一下的回道。

    吐掉那根可怜的骨头,孙策昂首笑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嘿嘿!再说了,我正长身体的年纪多吃点咋啦!”

    “……看来我母亲说我做啥都有理是说错了,你不仅有理,还净是些歪理。”周瑜摇摇头撇嘴说道。“吃好了咱们出去遛遛马吧,现在已是未时中了,估摸着再过三刻就能望见寿春城外郭了。”

    “对了,关于你如何脱困的事我已告诉了父亲,但是他并未多说什么,你不会怪我多嘴吧…”周瑜心虚地看着孙策。

    孙策好整以暇地擦了擦嘴,又喝了一口莼菜汤。“这有什么,你不说,我也得去向伯父解释,不过我觉得还是再去拜见一下比较好。”

    “也好,那我陪你去吧。”

    两个小人下车寻到马匹,来到周异的轺车边。

    “诶?那个老道人呢?我还想打听一下看看他是不是哪位三国名人呢。”孙策暗道。

    “哈哈,你们来了啊,快快上车来。贤侄,歇息一番是否感觉精神些了?”

    看周异站起身招呼着自己和周瑜的样子,孙策感到有些奇怪,这周伯父和初见时有些不大一样啊,好像变得…更…温和了?

    三人一道坐下,孙策周瑜一侧,周异一侧,在这轻便轺车上竟也不太拥挤。

    望着虎头虎脑的孙策,越仔细打量,脑海中左慈的话就越是忘不掉。我怎么就没看出来霸王之姿呢?不过他小小年纪就有着非比寻常的胆略,确实不是池中物啊!要让瑜儿与他多多亲近才是。

    “贤侄啊,你的事我都听说了,且放心,那伙贼人留下了不少蛛丝马迹,我已向扬州刺史部去信,他们终就会伏法的。前方就到寿春了,你是否和家人有约定的地方相见啊?”周异收敛心思,温声问道。

    “有劳伯父费心,家父年初曾遣人在寿春城内置办了一处宅院,想必我母舅他们若是到了寿春,必然会在那落脚。”

    “唔,如此就好,你当给你父去信一封,免得他操心挂怀。”

    “小侄已经写好了信,还烦请伯父发送。”说着,孙策拿出一小卷竹简,双手递给周异。

    周异接过,摸着胡须笑道:“好,好,好,贤侄你小小年纪就能做到知孝知礼,有勇有谋,前途不可限量啊!”

    突然他脸色一变,板着脸对一旁正襟危坐的周瑜斥道:“见贤思齐!周瑜!最近你是懈怠了不少啊,经传不学了,整日里嚷嚷着要学骑射,耽误了课业,我可是要动家法的!”

    孙策见周瑜浑身一哆嗦,就知道他肯定没少挨抽,当下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不落忍,他当即抢白道:“恕小侄无礼!我虽和周瑜相识不过半日,但是我看得出来,他心中定有远大的志向,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我相信周瑜同样可以做到,还请伯父息怒!”

    周瑜感激地看了孙策一眼,转头和周异正色道:“父亲,还请相信孩儿,孩儿最近绝不是在浑噩度日,孙兄都看出了孩儿胸藏壮志,我知道您肯定也明白我的志向。孩儿此生只愿能像武成王那样,做到出将入相。为此,孩儿什么苦都愿意吃!”

    周异面上不动声色,微微点头,其实心中已经快乐开了花,好小子,不愧是我的种。

    “好了,这些话要藏诸于心,更要说到做到。你们两个年纪相仿,当以兄弟之谊相交。唉…人一生中最难遇到的就是知己,想我半生也不曾遇到,你们…很幸运。”

    孙策和周瑜对视一眼,默默地碰了碰拳。

    ……

    夏日炎炎,幸好土路两旁还有丈余高的杨柳依依,为路上的行人带来一丝清凉。

    寿春城,芍陂里。下邳丞孙坚的宅院厢房里,吴夫人坐在竹椅上楞楞地看着在厅中跛着一条腿来回踱步的吴景,白净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许多细密的汗珠。

    “姐,要不我带人马过去沿淮水追击吧!策儿太小了啊!”吴景对吴夫人说道。

    看着弟弟的伤腿,还有眼中密布的红血丝,吴夫人揉着额头。“已经过去快一整日了,现在追过去又能如何,你不要再转来转去了。你想想,那些盗匪好像就是奔着绑架策儿来的,他们一定有其他图谋,应该…应该会来信给我们吧?”

    “姐夫收到消息,应该已经赶过来了,唉,都怪我无能,没有保护好策儿。倘若策儿有个好歹,我真的是百死莫赎。”说着这高大的汉子猛的一拳砸在桌上。

    正当两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外面传来管家的呼声。“夫人,舅老爷,你们快出来啊!大公子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