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争霸天下

164、李承乾的命数?

    长孙无忌听罢,不禁微微一笑,接着对李世民说道:“呵呵,陛下,千万不要说丧气话呀,陛下您的身体好得很,可千万不要自轻自贱,等将来陛下还有100年的时间呢,再说了,等陛下死了以后,再让李承乾继位,那也来得及呀,陛下,这江山啊,还得做好几年。”

    李世民听罢,不禁微微一笑,接着对长孙无忌说道:“呵呵,无忌啊,这如果再有五年的时光,那也就心满意足了,我感觉我这日子也是过得差不多了,不过没关系,有李承乾这样的国之储君在,朕已经非常欣慰了,到时候就有你们这些忠臣良将去辅佐李承乾治理大唐的万里江山。”

    长孙无忌听罢,连忙点了点头,接着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你就放心吧,有微臣在,一定好好辅佐太子李承乾,将来继承大唐的万里江山,把这万里江山治理的锦绣河山,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李世民听罢,不禁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呵呵,好,既然如此,咱们大唐的明天就有希望了。”

    而在另一方面,李仁孝和萧玉儿等人依然在密谋眼下的情况是李承乾的三个政治对手全部都搞定了,无论是魏王李泰还是吴王李恪,以及晋王李治全都被搞定了,就连之前支持李治的长孙无忌也被李承乾轻松的搞定了。李仁孝这一招非常高明,可谓是既打感情牌又打情侣牌,可谓是情侣跟法理并用,直接就将长孙无忌拿了下来,而眼下长孙无忌和他的党羽们也都转而支持太子李承乾。

    太子李承乾在继承皇位的道路上已经没有任何阻碍了,他只需要耐心等待,等待几年之后,李世民一旦驾崩,这个时候李承乾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了。但是李仁孝却不想等,为什么呢?因为熟读历史的李仁孝自然知道,李承乾死于贞观22年,但李世民死于贞观23年,也就是说,最终的结果,李承乾会死在李世民之前。

    白发人送黑发人,虽然李承乾要比李世民年轻很多,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李世民活得更长,活到了最后。虽说李世民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他在53岁的时候就死了,可李承乾呢,死的时候仅仅年过30,可谓是一个刚刚年过中年的人,青壮年时期就死掉了,当然李承乾的身体不好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当然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李承乾在贞观17年的时候,他的太子之位被废掉了。

    李承乾废掉太子之类之后被贬到黔州去了,一家老小都跑到黔州去生活,这跟当时的环境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为什么?人人都要常说莫生气,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你不生气,你就活的久,如果你整天烦心事特别多,整天非常的忧愁,那就有可能导致你活不长久。这跟物理环境还有一个人的心情有很大的关系。

    人的寿命跟什么有关系?一是你生下来的时候,你的体质怎么样?如果你生下来的时候身体就非常好,那么你很可能就是一个长命的人。如果这是一方面,就比如说在李世民这个家族李世民活到53岁,李渊获得最久,李渊活到七十多岁,李世民活到五十多岁。但是后来看李治活的也不是很久,再往后你像其他的那些人活的都不是很长久,所以说李世民这个家族呢,他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而李承乾也继承了这一缺陷,也就是说,李承乾本身他的身体状况就不是很好。

    这也就注定了李承乾很有可能正常情况下,他也只能活到三十多岁。如果是一个正常的状态下,李承乾很有可能只能活到三十多岁。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来推演的话,李世民最终会活到五十多岁,然后李承乾会活到三十多岁,然后再把李承乾跟李世民的年龄差一减一算,就大概可以算出来,基本上李世民跟李承乾是一前一后,他们两个人不知道谁会死在前面,所以说李仁孝是知道这一点的。

    一方面,李承乾的身体状况,天生身体状况就不是很好,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李承乾在贞观17年的时候,他的太子之位被废掉了。这也导致了李承乾的心情肯定是很糟糕的,一个人整天心情非常糟糕,没有什么愉快的事儿,反而是整天非常的忧愁,整天愁眉苦脸。感觉世界欠他100吊钱似的,每天都是非常的忧愁,非常的难过。

    这也很难怪,李承乾在太子之位上做了将近20年,到最后一招被废,他的心情能好得了吗?就好像自己守护了十几年,将近20年的太子之位,在即将登基的时候被人越线偷塔,然后太子之位被偷掉了。这个时候李承乾的心情能好得了吗?将心比心,你换位思考一下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心情都不可能好得了。

    所以说,贞观17年,李承乾太子之位被废,这也是一个引线,导致了李承乾心情抑郁。你心情抑郁的时候,就容易减少你的寿命,所以说这件事儿肯定会影响李承乾的寿命。心情不好啊,心情不好,整天生气呀,整天感觉憋屈啊,郁郁寡欢的,对吧?要不怎么说郁郁而终,郁郁而终的人在心情抑郁的时候,他就容易身体状况出问题,就容易身体很不好。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东汉时期刘秀皇后,郭圣通,刘秀为了立阴丽华为皇后,把郭圣通的皇后之位废掉了,而这个时候郭圣通没有犯什么错误,只是因为刘秀想立阴丽华为皇后,结果就把郭圣通的皇后之位给废掉了,然后郭圣通皇后之位被废之后,很快就死掉了。为什么?因为他心情抑郁,因为他郁郁寡欢。因为他整天心情沉闷,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状况。

    所以说,人在心情抑郁的时候,很容易影响你的身体状况,这也就告诫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定要笑口常开,每天开开心心的,开开心心的也是一天,每天忧愁烦恼他也是一天。如果你每天非常的忧愁,非常的郁闷,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儿,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导致你影响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差,越来越差,最终会郁郁而终。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非常多,穷困潦倒,郁郁寡欢,这样的人一定活不长。所以说李承乾在贞观22年去世,这跟他在贞观17年太子之位被废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是他自己身体状况,一方面就是遇到事儿了,遇到坎儿了,太子之位被废了,心情很不好,心情抑郁,结果郁郁而终。这件事儿也影响了李承乾的一个心情,所以说影响了李承乾的身体状况。

    当然还有第三点,第三点就是李承乾太子之位被废之后所处的一个环境,李承乾太子之位被废了,他性命虽然保住了,但是他被贬为了庶民,而且被发配到了黔州。黔州那个地方可谓就不毛之地,也就相当于今天的新疆啊,西藏啊之类的那种偏远地区,你到了那种偏远地区吃不好,睡不好。

    你所生活的环境,一开始是在长安,是在一个大都市,这相当于一个什么状况呢?这相当于就是一个生活在大都市的一个富家少爷,每天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每天住着冬暖夏凉的房子,每天吃着山珍海味,身上穿的都是绫罗绸缎,但是你突然之间就变成了一届庶民,而且把你发配到了遥远的边疆苦寒之地。那里风景也很差,每天都是刮着西北风,而且吃不好,睡不好。

    你的生活状况一下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既吃不好,又睡不好。生活的环境非常的恶劣,一下子就变得非常恶劣,而且心情又很糟糕。生活环境又非常恶劣,你吃不好,睡不好,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不影响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的?所以说李承乾被贬黔州,一下子生活在了一个非常恶劣的一个环境当中,这件事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李承乾的身体状况,导致了李承乾在贞观22年去世,这件事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所以说,综上3点,一个是李承乾本身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一个就是李承乾太子之位被废之后,心情非常抑郁,还有就是李承乾太子之位被废之后,被贬黔州,一下子他的生活状况,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生活状况非常恶劣,导致了他身体每况愈下,结果直接导致了李承乾在贞观22年去世。

    李仁孝当然明白这一点,李承乾在贞观22年去世了,可李世民是在贞观23年去世的呀。当然李承乾的身体状况,你没办法左右,他生下来就是那样,有的人生来他身体状况就不是很好,有的人他生下来身体就很好,有的人命硬,有的人命软。

    李承乾就属于命软的那种人,他的身体状况很不好,虽然在这个时候,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没有被废,而且还一一干掉了他的好多个竞争对手,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保下来了,而且李承乾的生活状况也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他依然是那个每天锦衣玉食,穿着绫罗绸缎,住着豪宅的那个大富豪,那个富家公子哥,在这种状况下,李仁孝把李承乾的后两项保证了。

    李承乾的心情不会差,他的生活状况也不会差,而且心情非常好。但是李仁孝有一点拿不准,他拿不准,如果保证李承乾的好心情,再保证李承乾的好的生活状况。这样的情况下,李承乾究竟能不能活得过李世民?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李仁孝真的拿不准这种情况能不能让李承乾延年益寿,让他死到贞观23年之后,这一点很重要,只有一年的时间,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李承乾可以多活一年,他就可以保住这个皇位,为什么呢?你可想而知,如果李承乾死在了李世民前面,这个时候李世民还没死呢,李承乾就已经死了。那皇位会传给谁呢?在父子相传的那个年代,很有可能皇位会落到别人身上,比如说李承乾的其他兄弟们。那些人虽然不是皇后生的孩子,但是很有可能皇位就会落到其他人身上。

    为什么呢?健康是一,剩下的全是零,你如果身体健康没了,你即便盘玩的再好,那也是人算不如天算。所以说这个时候李仁孝唯一担心的是什么?唯一担心的就是李承乾的身体状况。李仁孝担心的一点就是李承乾在这个时候,他身体状况出了问题,他会死在李世民的前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一盘棋,他们就满盘皆输。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继承皇位的一定是李承乾的兄弟,他的某一个兄弟。李承乾的兄弟不光只有李泰,李恪,还有李治三人。还有其他的李世民有十几个儿子,随便选一个就可以继承皇位,所以说这个时候能够保证李承乾顺利继承皇位的,就是李承乾的身体状况,只要他能活过贞观23年,亦或者说李世民早死一点,死在贞观22年之前,如果发生这样的状况下。那么皇位就可以到手。你只要保证李承乾死在李世民之后就可以,哪怕是李世民前脚儿死了,李承乾刚刚继承皇位,之后三天就死了。这样的情况也是可以的,只要李承乾继承皇位,他就必须得死在李世民之后。

    可是,现在的情况就是熟读历史的李仁孝,现在根本就拿不准这一点。他真的搞不懂李承乾究竟会不会活到那个时候。他现在比任何人都担心李承乾的身体状况,于是他找来了萧玉儿等人,要商议对策,而商议对策的内容就是要不要挺而走险,让李承乾提前继位,怎么样才能让李承乾在贞观22年之前就继承皇位?

    贞观22年,这是一道坎儿,因为李仁孝知道这一点,李承乾就死于贞观22年。而眼下这个时候已经到了贞观21年了,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发展,李承乾很有可能先死,然后李世民在贞观23年死了,这个时候李仁孝肯定是想要有一番操作的,就比如说怎么样才能让李世民早死?怎么样才能让李承乾晚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