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御封天

第二十六章 门武境

    战勋城,漫天风雪为这座恢宏的城池披上了一层银白色的外衣。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红灯笼与洁白屋顶相互映衬,显得热闹而温馨。

    又一年元宵将至。

    中央演武场内,一道人影正在大雪之中挥汗如雨地苦练,热气蒸腾的汗水刚刚冒出头便被凝结成薄薄的冰霜,随即又被下一轮冒出的热汗所溶解蒸发而去。如此往复,仿若不知疲倦一般。

    正是沐风。

    距离第二次萧山会战落幕已过去了两年,经此一役,双方都已无力再发动有效的大规模进攻,所以依然维持着划南衢要塞为界的南北对峙局面。只是当初功败垂成的阴影一直萦绕在所有天罗将士的心头,令得士气大跌,再难复往日雄风。

    可笑的是,尽失萧山三营的楚子成因为是皇亲子弟,仅受官降一级、罚俸半年的惩处;而镇边二十载、一战定萧山的段御天却是被委以大司空的闲职完全架空了兵权。不禁令人唏嘘。

    自从段御天调离天罗州后,朝廷便任命陆青山为大都督总督天罗诸事。陆青山虽无段御天之才,却也沉稳老练,始终贯彻坚守不出的战略,两年来倒也相安无事。

    正是利用这两年难得的空闲时光,沐风一门心思地苦修武道和研习兵法。而陆青山受段御天临行时的委托,也是尽心尽责不遗余力地亲身传授和指导。所以短短两年时间沐风武道大进,先后打通体内八脉,已是隐隐触摸到了门武境的门槛。

    兵法当面,两年间沐风将段御天所著《兵衍十篇》尽数熟读,又得陆青山传古兵法《战阵十二策》。沐风虽在修道一途上根骨平平,只能靠以勤补拙;但天资聪颖的他在兵法之上的领悟力却连陆青山都惊为旷世奇才,仅用一年时间就能够在沙盘演兵之中与陆青山打个不相上下;又一年,便是陆青山都难为其敌手。不禁令得陆大都督如获至宝,将其任命为军机司马,行参谋事,对其寄以厚望。

    这数月以来,沐风已是隐隐感到体内八脉有欲突破壁障之感,只卡在阳跷一处再难推进。若是能够一举冲破,则将八脉贯通,在体内形成武道周天,继而衍化武心正式晋阶门武之境。

    随着武道修行的深入,沐风也是逐步对武修一途有了深入的了解。武道者,以八脉为基,衍武心为源。八脉即通,则首尾相接,体内周天成型。其后由阳跷始,继而阴跷、阴维、阳维、带、冲、任、督八脉逐一衍化武心,一心一境,分别对应门、宣、兆、峑、筑、坤、乾、极八大境。八心俱全,则可于八脉周天中心处衍练武魂。武魂出,真武现,为武道之极也。

    正当沐风不断尝试冲破阳跷脉时,陆青山也是来到了演兵场内。默默看着沐风吐纳运转良久,然而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这样是不行的。”陆青山缓缓开口。

    听得他的声音,沐风也是回过神来,赶忙跪地行礼:“大都督!”

    “嗯。”陆青山点点头,随即道:“你可知阳跷处这最后一层壁障为何始终难以突破?”

    “还请都督赐教!”沐风恭声道。

    “因为你的锻体强度和心境修为还不到火候。”陆青山淡淡道。

    “可是末将每日均坚持练习各类锻体之术六个时辰、静心吐纳三个时辰,从未敢间断,不知尚还有何法可提升?”

    “你每日修习,均在这演兵场内,只借助各类器械,并未受外力捶打。固而有如闭门造车,始终强度不足,难得大进。”陆青山道:“明日你便随我前往灵云山脉,开展一个月集训,同时也让你领悟自然之力。”

    沐风一惊,小心问道:“可是那灵云山脉内妖兽众多,人类不是一般不踏足其中吗?”

    “无妨,我只领你在外围处修炼,只要不深入其中,寻常妖兽我还是能够应付的。”陆青山哼了一声,颇显自傲。

    “哦。”沐风面色古怪,但也不敢多说什么,当下便应了下来。细细想来,他已是离开灵云山脉许久了,倒也确想回去看看的。

    一处湍急的瀑布之下,沐风正快步穿梭于潭中光滑的凸石之上,闪转跳跃间略显笨拙,无数次摔倒在水潭之中,又从头开始,如此反复已是训练了三日时间。

    陆青山站在水潭旁边,不停地指点着沐风的动作:“莫要以脚掌踩踏,十趾舒展,以脚尖轻点,将身形融于风中,随风势游走,借双臂轻微摆动之力保持平衡。”

    “此法乃是训练你的平衡掌握技巧,要身随意动,心静自然,切忌浮躁急...”

    话音未落,啪的一声沐风又掉进了水中。陆青山以手扶额,生无可恋。没想到这家伙练蛮力还勉勉强强,一到这技术活就笨拙得要死。已经三天时间了,自己当年练这个的时候只一日便是游刃有余,真是越比越生气,当下直接扭过头不再看他,尽量平复着内心的小暴脾气。

    整整五日,沐风才把这次训练的第一科目勉勉强强练过关,后面还有十多项,陆青山已经在盘算着延长多少集训时间的事了。

    紧接着第二项便是让沐风赤身裸体在瀑布之下扎马吐纳,训练抗击能力和压迫状态下的调息能力。毕竟之前已是没日没夜地练了两年,这一项沐风表现得还算令陆青山满意。虽然刚开始没做好心理准备刚站上去就被湍急的瀑布砸了个狗吃屎,但随着逐步稳扎稳打,慢慢从一刻钟到一个时辰,直至三日后沐风已是能够顶着巨大的压力扎马吐息半日时间。

    接着是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整整比预期多了花一个月的时间,沐风方才把平衡、抗压、击打、疾步、借力等十三项集训科目完成。此时的他身材愈发壮硕、皮肤在日晒雨淋的锤炼之下呈现出古铜之色,显得刚劲有力。然而反观陆青山,却是满面憔悴。

    这日,沐风如千年顽石一般端坐在瀑布之下,任由凶猛的水流自身躯之上不断冲刷而过。在所有训练科目完毕之后,陆青山要求他每日静坐感悟自然之道,静心洞悉这山间一花一草之摇摆、微风落叶之痕迹,以期锻体与悟心相融,同时也为日后入道打下基础。

    这一坐就是三日。

    此时的沐风如同老僧入定一般,体内真气竟是无需循法吐纳便会自行顺着经脉游走,径直往阳跷之穴汇聚而去。随着天地之气源源不断入体,体力真气洪流汇聚得越来越庞大,一次又一次凶猛地冲击着阳跷壁障。忽而,体内“嘭!”的一声脆响,真气如同大河决堤般滚滚而出,身心一阵无与伦比的畅快。随即绕着八脉流转一周天,所有经脉均是呈现出晶莹之色。八脉之穴上泛起点点亮光,其中阳跷穴荧光最盛,片刻之后凝聚成一颗宝石般的晶体。最为神奇的是在其衍生的那一刻,便是如同心脏一般有频率地跳动着,而每一次跳动都给体内八脉输送着仿若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武心出,武境开!

    历经两年的艰苦修炼,沐风终是在这一刻,正式踏入了门武之境,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武者。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真正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修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