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篮球巨星

第六章 消逝的热情

    转眼之间,四年过去了。陈一一也升到到初中一年级,篮球组别从U8升级到U12。

    四年之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陈一一每天都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篮球场、学校和家。

    但是心思缜密的陈涛觉察到自己儿子近半年的情绪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便日复一日的训练,儿子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但他明显感觉到儿子在每次比赛胜利后的喜悦越来越少。知之莫如父,陈涛似乎感知到,儿子眼中对篮球的火苗正在慢慢熄灭。

    是因为这四年比赛输得太多了吗?

    恰恰相反,这四年内在省内举办的比赛中,陈一一所在的队几乎没有输过。是的,没有输过。

    这四年间,陈一一的身高猛窜到了接近1米8。但随着身高的疯涨,速度、敏捷却完全没有下降,更加夸张的是那比身高还长的臂展,以及看起来能一下捏爆你脑袋的铁爪。

    而这,意味对同龄人的绝对天赋压制。

    以至于每次比赛前,对方领队都要反复确认陈一一是否修改了年龄。甚至不惜动用警察局的关系,调出陈的出生档案。更搞笑的是,一个不信邪的领队专门跑到陈出生的医院,偷出了当年的手术记录。当一切调查结果指向一个事实后,大家都意识到一件事情:以后所有省内的小篮球比赛——“你们都是来争第二的吗?”

    那是因为训练太苦了吗?

    陈涛知道儿子和自己一样,平静的外表下澎湃跳动着的是一颗竞争的心。为了胜利,他可以忍受日复一日的早起晚归,可以忍受一个动作反反复复练习成千上万次,可以牺牲掉自己任何的休息和假期。

    那是为什么?

    一切只因虚无二字,只因胜利来得太容易,便没有了意义。

    无数的比赛中,你都可以看见这样一个场面。陈一一进入对方半场,移动到低位,身体倚住对方内线,扬起手接住来自持球手高高抛出的皮球,依靠强大的力量和宽阔的背部,一个转身将对面撵出篮下,面对空篮轻松得分。那观感,就像是一个成年人在暴揍三岁小孩。

    什么胯下运球,Crossover,后撤步投篮,别整这些花里胡哨的。

    而当一个教练拥有一套固定公式赢得比赛后,便没有人会抵抗得住去放弃这种诱惑。

    因此,只要有陈一一的比赛,你闭着眼睛就可以想象出整场比赛的内容,甚至打到比赛后半程,对面的球员已经自动放弃了抵抗。陈只能每回合都和“空气”进行着对抗。

    陈涛当然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熟知的那些年少成名最终或夭折或绽放的球星们,都早早地参与到了能和他们强度相匹配的比赛中。

    朱利安纽曼十四岁就被安排到了高中的正式比赛中。而当今NBA的一号球星东契奇,8岁在与一群和他年纪相仿的队员进行练习时,仅仅花了16分钟,就被教练带去参加十一岁级别的梯队。然后经过一次完整练习之后,就被列为奥林匹亚U14青年队的选拔队人选了。

    陈涛和陈一一的舅母为此车轱辘似地多次请求陈妈,希望让陈升到更高的级别。但护子心切的陈妈每次都态度强硬地回绝:“让他和那些大他几岁的孩子一起比赛,要是受伤了怎么办?”,“他是我们的儿子,你不宝贝,我还宝贝着呢!”,“他要是比赛受伤撂下个什么残疾,你来负责吗?你负得起这个责吗?”

    不光禁止儿子升组比赛,陈妈还严厉禁止陈一一在野球场和成年人一同打球。并谆谆告诫他这些行为的风险——“多大的人就做多大的事。”

    运动必然伴随着风险,而这个风险却是中国每个独生子女家庭不可承受之重。这种因为担忧而引发的某种程度上的过度保护,埋葬了一个个的“天赋”。

    陈涛第一次真实体会到“天赋”一词,还是在大学时候。那时恒大皇马足球学校在C市招生站举行了一次面向全体8~12岁小球员的测试选拔。时任皇马青训技术总监费尔南多亲临现场,而陈涛因为英文还不错,兼职成为当时的足球小助教。

    在选拔对抗赛上,一个黑黑瘦瘦的小姑娘的表现彻底震惊了他。只见那小姑娘左冲又突,用速度和技巧将对面的后防线撕扯得稀烂,接连打进多球,帮助所在队伍轻松碾压对面。当时陈涛就对其他人说:“这小孩以后一定是女足国家队的一员。”十年后的女足亚洲杯,在与韩国队的决赛中,她替补登场制造一粒点球,随后又打进一球帮助中国女足扳平比分。

    没错,她就是2022女足亚洲杯决赛未来之星张琳艳。

    一个SuperStar,必然在自己同年龄段的比赛中里扮演着“屠杀者”的角色。“天赋”是一个运动员通往最高竞技殿堂的入场券。就像NBA流传着的那句话一样:“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故事里的乔丹”。

    “爸,我出去训练了。”陈一一面无表情地对躺在沙发上的陈涛说。

    “那个......儿子......我听说阿哲最近快生日了,要不我们今天就不训练了,出去给阿哲挑选个生日礼物吧!”

    陈涛看到日益消沉的儿子,想到这样一个理由陪他出去散散心,顺便开导开导他。

    “好吧。”

    陈一一让陈涛开车来到了距离几公里外的大型运动商店。

    “阿哲老说他打球戴个眼镜怕被球砸中,听说他老家那边还有个人眼镜被砸烂后划伤眼睛的。”

    “你是想给他买副运动眼镜?”

    “欸~还是老爸懂我。”陈一一笑着拍了拍老爸的肩膀。

    陈涛见儿子笑了,心里也缓了一口气。平常父子两都以这种兄弟相称的模式相处,陈也愿意将自己的真心话对父亲说。

    商场篮球区,陈一一取下一个全黑的JHBEE运动近视眼镜,招呼了一下旁边的售货员。

    “麻烦您,这款眼镜,左眼450度,右眼600度。”

    “好的,您稍等,我这就联系厂家订货,请跟我到这边付款。”

    “我来,我来。”陈涛说完跟着到了收银台。

    不多一会,陈涛回到了篮球区,看着儿子正呆呆地望着一个篮球。

    “那个.......刚才那小姐姐说厂家会尽快发货,一定会赶在阿哲的生日前送达......”

    陈一一缓缓转过头来:“爸,我不想打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