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普三国开始讲述历史

第三十一章:洛神

    孔子后人的名头太大了,哪怕到了甄宓这一辈已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了,但尊崇二字编织的帽子戴在头上,是无论如何轻易摘不下来的。

    圣人二字,牵扯甚广,乃是一民族之底蕴,百史书之核心,一旦提及,豪气满腹、壮志填胸。

    【要不,先听听主播怎么讲甄宓?】

    【牵扯到圣人,考古办那边肯定会和主播联系求证,是真是假到时候自有分说,现在我们还是听美女吧。】

    【赞同!】

    【赞同+1】

    【说的是,我挺好奇出身这么牛杯的美女,一生有什么经历。】

    【故事肯定多啊,皇后,想想光是宫斗大戏肯定都不少。】

    【主要是正好可以多了解下魏国,之前吴国好歹我们还从费祎的故事里见识了一些,魏国是真的了解太少了。】

    【这个时期国力最强的国家,肯定能人还有值得敬佩的事少不了。】

    【请主播麻溜讲甄宓,快点讲完了我们去考古办官网刷孔圣人后人的事情了。】

    “好好好,我快点讲,让人们能去搞事情。”

    韩苏敷衍两声,继续往下讲述甄宓的故事。

    “先讲几个甄宓小时候的小趣事。”

    “甄宓小时候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家里人都仿佛看到有人把玉衣盖在她身上,大家对此都很奇怪。

    甄宓三岁的时候,父亲甄逸去世。年幼的甄宓因为思慕父亲哭的非常伤心,这样的早慧使家内和周围的人更加感到她有别于众了。

    之后有一位叫做刘良的相士来到甄家,为甄宓以及甄逸其他子女看相,刘良指着甄宓说:这个女孩将来贵不可言。

    甄宓从小到大,都和其他同龄孩子不一样,别人家孩子在这个年纪,正是调皮捣蛋、人憎狗嫌的时候,但甄宓不仅格外懂事,还从来不喜欢嬉戏玩耍。

    她八岁时,院子外有骑着马耍杂技的人,甄宓的家人及几个姐姐都上阁楼观看,只有她不去,几个姐姐感到奇怪便责问她,甄宓反击回答说:这难道是女孩子看的吗?

    甄宓九岁时就非常喜欢读书,博闻强识,只要看过的篇目就能够立刻领悟,还多次用她哥哥的笔砚写字。

    哥哥笑她说:女人应该学习女工。读书学习有什么用,难道你以后还想做女博士吗?”

    【博士?】

    “这里的博士不是咱们现在硕士研究生的那个博士,而是一种官职的名称,主要就是学问涉猎广泛的人来担任。”

    【甄宓前面怼了姐姐,这下子又要怼哥哥了吗?】

    【那应该不敢吧?女人古代的地位,他哥哥这么说也没错,而且就算他哥哥说的不对,估计甄宓也不能反驳吧,毕竟古代长兄为父。】

    “甄宓回答道:古时候贤德的女子,都要学习前人成败的经验,以此来警示自己的。不读书,用什么来借鉴呢?

    见甄宓引用古代女子作为例子,他的哥哥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干得漂亮!怼怼子!】

    【现在感觉出来了,出身不一样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只是听着就感觉甄宓和之前几位段位不在一条线。】

    【然后呢主播,然后呢。】

    “然后就是时间线步入正轨,来到东汉末年的乱世。也就是之前提过的黄巾起义。”

    “当时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们为糊口活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当时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

    甄宓当时才十几岁,看到这种情形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并非善策,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就是所谓的因财丧身。现在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家里的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

    全家人都认为她说得有道理,于是将家中的粮食全部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

    【不但人美,而且心善,点赞!】

    【圣人之后就是不一样。】

    【活该她当上了皇后!】

    “甄宓十四岁时,二哥甄俨去世,甄宓非常悲伤,对待寡嫂态度敬爱谦和,时时处处帮助她打理家事,还尽心照顾甄俨留下来的孩子,及其疼爱。

    甄宓的母亲性格严厉,常常用严格的规矩要求儿媳妇,甄宓几次劝母亲:二哥不幸早终,二嫂年纪轻轻就守寡,还要照顾留下的孩子,虽然她是儿媳妇,但应该爱护她像自己的女儿。

    母亲听了甄宓的话感动得流泪,之后便让甄宓和二嫂时常走动,起居都在一起,关系十分亲密。”

    【我已经夸赞她夸赞的麻木了。】

    【太善良了,而且有情有义。】

    “之后,占据河北地带的大诸侯袁绍为他的次子袁熙聘娶了甄宓为妻。199年,袁绍打败另一个诸侯公孙瓒,任命甄宓的丈夫袁熙为幽州刺史,甄宓则留在邺城侍奉婆婆刘氏。”

    “刘氏是个不好相与的人,为人心思细腻却自私自利,而且又因为她只是袁绍的续弦,虽然生了袁熙和袁尚,但大公子袁谭却并非她所处,所以刘氏在管理袁府时极为刻薄,处处都要甄宓比下袁谭妻子一头。”

    【袁?魏国皇帝不是姓曹吗?】

    【故事开始不对劲了。】

    【吃瓜吃瓜,吃瓜!】

    【我的女神,不会吧!】

    弹幕抱怨之言不绝,似乎难以接受甄宓竟然是嫁给了一个并非她最终归宿的人。

    【主播别休息,赶紧给我讲!】

    【生产队的驴也不敢这么歇!快讲!】

    “对于曹丕初见甄宓,有两种说法。”

    “在204年,冀州邺城被曹操攻破,甄氏被曹操之子曹丕所纳。

    第一说法是说:曹操攻下邺,曹丕先进袁府,看到有个少妇披头散发,脸上很脏,躲在刘夫人身后哭泣。

    曹丕认识刘氏,便对这个躲在刘氏身后的女人感到好奇,就问她是谁。

    刘夫人回答:是袁熙的妻子。

    然后曹丕帮甄宓把发髻挽起,用手巾擦拭面庞,发现她姿色绝伦,便对刘氏和甄宓以礼相待,命令侍卫守护住袁府,不准在此生任何事端,更不许骚扰府中人士。

    曹丕走后,刘夫人对甄宓说:现在不用担心被杀了。

    等到冀州彻底平定,曹丕便纳甄宓,对她十分宠爱。”

    【这个刘氏,怎么感觉是个牛马。】

    【我想当曹丕了,随便捡一个媳妇,竟然那就个大美女。】

    【楼上能不能别逗,随便捡?这不是在袁府吗?袁绍一个大诸侯,府里的丫鬟怕是都绝色天香。】

    【我觉得挺好,跟着曹丕肯定比跟着那啥子袁熙好。】

    【袁家都打了败仗,跟着曹丕结局肯定更好啊。】

    【另一种说法呢?主播】

    “第二种说法是,”

    “刘夫人和甄氏共坐大堂上。曹丕进入袁府中,见到刘夫人和甄宓。

    甄宓因为害怕,把头伏在刘夫人膝上,刘夫人让人把自己手绑起来。曹丕问:刘夫人为什么要这样?让你的儿媳妇把头抬起来。

    刘夫人捧起甄宓的脸,让她抬起头来,曹丕看见她美貌非凡,便心悦于她。曹操听闻了曹丕的心思,就为他迎娶了甄氏。”

    “甄宓嫁给曹丕后,擅宠数年,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这也幸好是甄宓和袁熙聚少离多,没有子嗣,否则恐怕就算甄宓给曹丕生下了儿子,也不能当上皇后。”

    “当然,甄宓之所以得到曹丕的宠爱,并不是全都靠的是她的美貌,更是因为她的性格。”

    “甄宓并不想着自己独霸曹丕,哪怕极其受宠时依然对曹丕的其他妾侍平等相处。

    她对曹丕妾侍中有宠的劝勉她们努力上进,对无宠的也安慰开导,并常常在闲宴上劝曹丕说:古时黄帝子孙繁盛,是因为妻妾多的缘故。所以夫君也应该多纳贤淑美好的女子,才能使子嗣旺盛。

    曹丕听了心中很嘉许,愈发宠爱甄宓。

    之后曹丕要驱逐一个叫做任氏的小妾,甄宓请求曹丕说:任氏是乡党名族,不论品德、美色,我都比不上,为什么要遣走她?

    曹丕说:任氏性子急躁,不温柔,之前她怨恨我不是一次了,所以遣她。

    甄宓哭着坚持请求说:我受你的敬重之恩,所有人都知道,肯定会猜测任氏被驱逐,是因为我的缘故。往上公婆会说我自私,往下则会受到专宠之罪,希望你能重新考虑!

    曹丕不听,还是坚持遣走了任氏。

    曹操听说了此事,心中对于甄宓的评价更高了。208年,曹操的爱子曹冲去世,曹操追赠其为骑都尉。因为此时曹冲年岁还小,尚未婚配,曹操思来想去极为苦恼,却也找不到一家合适的,能配得上曹冲的亡故女子。

    后来见到甄宓,脑中灵光一闪,选择聘甄宓家族中的亡女为妃,与曹冲冥婚合葬,过继曹据之子曹琮为后。”

    【这才叫贤惠!】

    【古代女子和现在女子的对比。】

    “不只是对同为曹丕妻子的女人宽厚,对于自己的公公婆婆,甄宓也是十分的孝顺。”

    “211年七月,曹操西征,随行的卞夫人途中生病留在孟津。当时曹丕和甄氏留守于邺城,听说远在孟津的卞夫人身体抱恙,甄氏不能及时照顾问候,急得寝食难安,时常偷偷哭泣。

    身边下人告诉她说卞夫人病好了,甄氏仍然不信,说:夫人在家,老毛病常犯,每次都得很久痊愈,这次怎么好的这么快?你们一定是想要安慰我。”所以更加忧心。之后得卞夫人回信,说身体已经恢复,甄氏才放心起来。

    212年正月,大军回邺,甄氏去迎接,看到卞夫人时悲喜交加,周围的人看了都感动不已。

    卞夫人见甄氏这么关心自己,也忍不住流泪,还说:儿媳妇怕我上次生病也会象以前那样反复难愈吗?我只是有点不舒服,小病而已,十几天就好了。你看看我的气色很好呢。然后叹道:真是孝顺的媳妇啊!”

    【我真是越听越喜欢甄宓了!比之前的那些女人都喜欢。】

    【还是记载的太详细了,听多了就感觉甄宓是唯一一个适合娶回家做媳妇的女人。】

    【对对对,其他的当个女神还行,只有甄宓适合娶回家里当媳妇。】

    【我要是有个这样的媳妇,做梦都能笑醒了。】

    “是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甄宓对曹家尽心,作为主人的曹操也是十分维护自家儿媳妇。

    汉魏时期,主妇在宴会出拜是待客习俗。曹丕为世子时,就曾经宴请诸位文学属官,命夫人甄宓出拜,当时同坐的有吴质和刘桢,其他宾客都对甄氏低头行礼。

    只有刘桢不拜,反而平视甄氏,曹操听说后,严厉地处罚了刘桢,刚开始将他判决为死刑,后来免去死刑发配为苦役磨石,吴质也受到牵连被贬为朝歌长,后来又迁为元城令。”

    【曹操这人听着真不错啊。】

    【能建立一个国力最强的国家,能是什么弟弟货色?要知道,丞相可是北伐魏国都不成功啊!】

    “甄宓和卞夫人的关系十分要好,古代母凭子贵大家都知道吧,甄宓虽然受宠,但是他的儿子曹叡其实才是她立足的根本。

    216年,曹操东征孙权,卞夫人、曹丕及曹叡、东乡公主都跟随,当时甄宓因为生病所以留在邺城。

    217年九月,大军返回邺城,卞夫人的左右侍婢们看到甄宓容颜更胜以往,便奇怪地问她:夫人您跟两个孩子分别那么久,难道不想念他们,反而脸色这么好,为什么呢?

    甄氏笑着回答:曹叡和东乡公主他们跟随卞夫人照顾,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真是愈发感觉这一家子之间的友善和睦了,爱了爱了。】

    “那主播得和你们分享一种牛马的说法,一本名叫世说新语记载倒:

    魏文昭甄皇后贤惠而美貌,起先是袁熙的妻子,甚为得宠。

    曹公攻打进邺城后,便令人召见甄宓,左右的人都禀告说:五官中郎将曹丕已经去了。

    曹操说:今年攻打邺城正是为了她。”

    【啊,这…】

    【主播故意恶心人是吧?】

    “哈哈哈,还有呢,还没完呢。”

    韩苏继续讲道:

    “昭明文选中说:

    魏东阿王曹植曾求娶甄宓为妃,曹操却将她许给曹丕。

    甄后被进谗而赐死后,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曹植。曹植离京归国途经洛水,梦见甄后对他说: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

    说完,就消失不见了,遣人送来一颗宝珠,东阿王悲喜不能自胜。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无题》中借此典故咏诗: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我收回刚才说曹家和睦的话。】

    【真是刺激,宫斗戏都不敢这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