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龙翱九霄

第12章 县城黑市

    二大娘又嗔怪道,

    “哎呀,你这孩子手还怪巧的,还能抓兔子,总共才有多少呀,你怎么盛了这么一大碗呀!”

    利文彬嘻嘻嘻,

    “二大娘,你就吃吧,还有一锅呢!”

    看着利文彬走远的背影,二大娘心里说,

    “如果不是太穷了,这孩子和丽君倒是挺般配的一对,哎,这边穷,那边也穷,日子没法过呀!”

    回到家,利文彬又盛了两碗,一碗给利进财送过去,老头一看乐了,

    “我说你小子还真行啊,这又是兔子又是鱼的!”

    “以后还给你送!”

    “要不是腿瘸,我真想和你一块去,从年轻我就爱捣鼓这些玩意儿,可惜腿脚不行了!”

    另一碗给村长家送过去,村长也是大吃一惊,怎么还吃上肉了?

    “文彬,你这是从哪儿弄的?”

    “大爷,这个您就别管了,反正不犯法,你呀,还是找个东西我把它倒出来吧!”

    “那不行,我不能要,你们六个孩子能有多少,这全都给我弄来了,你们吃什么呀!”

    “大爷,您这一大家子少了吃不着,放心吃,我们还有!”

    两个人推搡半天,村长拗不过利文彬只好收下。

    等利文彬走后,村长对老婆说,

    “你看这孩子,给咱们弄了这么多来,他们总共会有多少呀?”

    村长媳妇也是个厚道人,

    “这孩子不小气,将来有出息,就是不知道他这肉从哪儿弄来的!”

    “咱们管那么多干嘛,只要不是偷的就没事,你看那孩子像是办坏事的人吗,咱们放心的吃吧,哎呀对了,有肉了,我的喝两口!”

    利文彬家里今天可热闹了,大家吃了个不亦乐乎,除了利文彬留出来的一小块肉之外,大家都吃了,骨头也啃的干干净净。

    要说吃的最少的,就是利文彬,他实在觉得难以下咽。

    这水煮兔子肉太难吃了,除了咸,一点味道都没有,按说这玩意搁上各种佐料,然后再弄个一两斤猪排骨或者弄只鸡一起炖就好吃了,可惜现在一样也没有。

    其他人可就不一样了,这兔子肉和鱼在他(她)们的嘴里就是天下最美味的东西,十来斤鱼和六七斤兔子吃了个精光干净,连口汤都没剩下。

    看着弟弟妹妹们满足的样子,利文彬心里高兴极了,这是自己用本事让弟弟妹妹们改善了生活,成就感爆棚呀!

    大家吃完,美美的睡了一宿觉,烧了三个小时的火,屋里顿时暖和了许多。

    别说东屋了就是西屋也没有以前那样冷,利文彬这一晚上竟然没有冻醒,关键是今天晚上吃饱了不饿!

    第二天,利文彬和小武还是早早的就出了门,利文彬还带上了借来的一把斧子和昨天留出来的兔子肉。

    这次四个陷阱逮到三只兔子,小武又是乐的直蹦高。

    重新找好位置布置好陷阱,又费了两个多小时的劲才弄好,利文彬带着小武又来到河边。

    这次还是如法炮制,砸开昨天的那个窟窿接着钓,只有一夜的功夫所以这个窟窿冻的不是很厚。

    古语有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嘛!

    一直钓到下午一点左右,又钓了十多条鱼,四条白鲢、四条鲤鱼、五条草鱼,还有几条小鲫鱼。

    到家吃完饭,利文彬说道,

    “小武,你在家把靴子晒上,没事就别出去了,我去趟县城看看能不能把兔子和鱼卖了。”

    “我不,我要和你一起去。”小武昂起头说道。

    “不行,二十来里地,一趟要跑三个多小时,你受不了,再说,你的靴子都湿了,明天怎么穿?”

    “我能行,你的靴子不也湿了吗?”

    “不行,你回不来的,我是没办法,等你长大了,你再去!”

    利文彬坚决的否决了小武,他真回不来。

    小武看他态度坚决,也没办法,嘟着嘴在一边不乐意。

    利文彬背上三只兔子,又估摸着弄了三十来斤鱼,又带上一个窝头就往县城走。

    现在是兔子最肥的时候,三只兔子十多斤,这些鱼也有小三十斤,再多了背不动,剩下的以后再说。

    古语有云,“远路无轻载”,这一次利文彬算是彻底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走出没有四五里路,他就有些气喘吁吁,走到七八里地的时候,眼前就金星直冒,口干舌燥。

    没办法,那也的坚持。

    又走出五六里地,实在不行了,利文彬想坐下来歇一歇。

    可是他内心告诉自己,这一坐下,就不愿意再爬起来,而且有了第一次,马上就会想歇第二次,这样下来,天黑也不见得能到县城。

    “坚持,坚持,再坚持!”

    就这样又强忍着走出三四里地,直到看到县城的影子了,他才坐下来休息一下。

    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了,他赶紧起来接着走,又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到了。

    他知道在后世县城里有一个夜市,也算是黑市,可他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只好去碰碰运气。

    到了电影院后面的一条小巷子里,他看到有几个人影在那儿晃悠,不过这些人都是空着手,啥也没拿。

    他不确定这些人是干啥的,他也不敢问,在这个年代,倒卖东西还是算“投机倒把”,是要给没收的,还是谨慎一些好。

    又过了有半个多小时,陆续来了几个人。

    这些人有走着来的,也很少有骑自行车来的,这个时候的自行车还是稀罕东西。

    他们都带着东西,有包袱,有口袋。

    来到之后,他们把包袱口袋放到地上,有小麦、玉米、棉花、棉絮、花生,还有的人拿着粮票、布票,大家都不说话,只是等。

    又过了一会儿,人渐渐多了起来,就有人神神秘秘的看货讲价,然后成交。

    看明白后,利文彬不再犹豫,他把自己的兔子和鱼也倒在包袱上,不一会儿,就过来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小孩,你家大人呢!”

    “就我自己!”

    “你!”

    这个人不相信,一个十六七的孩子敢自个来赶黑市?

    利文彬仰起头,

    “就是我自己,要啥您说话!”

    这人不得不信了,这孩子看着小,说话却沉着老练。

    “你这都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