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万历二十年壬辰倭乱开始

第28章 围猎五逃倭,见了李如柏

    五头亡魂大冒的倭寇四周,树后、雪丘后,枯枝烂叶堆后。

    突兀闪出一队火绳枪兵,对着目标合上枪柄处的手杆。

    “砰砰砰砰!”

    “补刀!赶紧的!”

    凌风喜不自胜的带着亲卫队上前打扫战场,其他埋伏的三个队,听到枪声,也正在往这边赶。

    被铅弹打翻的五头倭寇,有三头还在地上翻滚嚎叫。

    “去你奶奶的!爷捅死你个狗入的!噗嗤!”

    “噗嗤!噗嗤!”

    几支上了铳刺的火绳枪,在倭寇身上要害快速捅刺。

    挣扎乞饶的要捅,装死或真死的也要捅。

    百户大人的名言:死掉的倭寇才是好倭寇!

    必须的!

    ……

    “啪!”

    初四上午,安州城中临时帅府内,李如松拿着马鞭狠狠抽向磕头认罪的李宁。

    “狗东西,你也是跟着爷身经百战的老人。

    脑袋被驴踢了?还特么掷杯为号?爷今天抽死你个王八犊子!”

    “啪!啪!”

    “大帅息怒!大帅息怒!”

    一众将官或偷笑或真的着急,纷纷上前相劝。

    李如松也就坡下驴,扔了马鞭重新坐回虎皮椅,一看李宁还敢歪着脑袋用眼神向李如柏乞饶,火气蹭的就上来了。

    “来人!将这个废物拉下去,砍了!”

    知道避不过去的李如柏,赶紧上前跪倒。

    “大帅息怒,千错万错都是末将的错,还请大帅看在李参将历来勤勉,给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众将官一看李家二爷出面了,赶紧都跪下帮腔。

    “大帅息怒,未战先斩将不祥啊!”云云。

    李如松见好就收,挥挥手收回虚张声势的砍头令,让亲兵把李宁押下去,打个五十大板再“戴罪立功”。

    其实用计成不成,他只当是个战前消遣,无伤大雅。

    处置李宁其实是敲打众将,大战将起,不可懈怠。

    否则几十个领兵将官,各自盘算各自得失,上阵时互相推诿,影响了他的战绩,岂能饶恕?

    祖承训最清楚他这个“大哥”脾气,所以跟着众人一番拍胸脯、发狠誓,保证听令而行,攻必克行必果!

    眼看军议进入垃圾时间,一个小校悄悄的溜进军议堂,贴在祖承训旁边禀报。

    “秦把总出城哨探,在顺安城北十五里处,击杀了五头倭寇,带了首级回来交令”。

    “啥?”

    祖承训一愣,脱口而出,引得众将纷纷侧目。

    李如松剑眉一皱,语气很是不快。

    “伟绩(祖承训的字),何事惊讶?”

    祖承训什么人,眼珠一转立马上前单膝点地,抱拳回话。

    “回禀大帅,按照大帅军令,末将入城后,立即派出夜不收哨探平壤动向,昨日凑巧在顺安城以北围杀了五头倭寇,首级带回”。

    “很好!未雨绸缪、知己知彼,伟绩啊!上次之败虽然很丢脸,但你能知耻后勇,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都是大帅谆谆教导,末将岂敢居功,尽职尽责尔!”

    “着啊!众将都要把这句话记在心头,报效皇恩唯尽职尽责尔!”

    “大帅英明!”

    你瞅你瞅!要不人家是大帅呢?这话说的多“政治正确!”

    散会后,被揍了五十大板、行走如飞的参将李宁,亲自带人押着俘虏去查验。

    龇牙咧嘴、死不瞑目的五头倭寇首级,确认是同行之人,也是逃脱的五头。

    “哈哈哈哈!这下真没事了!万幸万幸啊!”

    ……

    当天晚上,祖承训的军营里正在开席,一众哨长以上的军官都在其列。

    热热闹闹的喝酒吃肉,年纪最轻突然崛起的哨长秦逸,自然成了老将们围攻的对象。

    好在逸哥儿海量,来着不拒,酒到碗干,十分爽快;

    说话又好听,来人的得意战功,立马被当众宣扬,一时间皆大欢喜。

    “报!禀告老爷,营外李二爷和李参将求见”。

    “啊!快请!快请!”

    早就等着这两人的祖承训,一副意外之喜的模样,亲自迎到内院门口。

    “子贞兄前来,小弟未能远迎,失礼失礼啊!”

    “伟绩贤弟客气,咱们两家是什么交情,星夜前来,讨碗酒喝,勿怪勿怪!”

    “酒肉管够,快快请请!”

    “请啥啊,同去,同去!”

    李如柏这个天下闻名的纨绔子弟,在京城喝醉后,敢点放大炮取乐。

    官场上起伏多次,也没变了脾气,但绝对是个讲义气的主。

    这次他的好友李宁闯了祸,凑巧被祖承训手下擦了屁股,岂能不来当面致谢。

    李如柏这次是皇帝钦点的署都督佥事、副总兵官,给他大哥李如松当助手,主抓赏罚、记录功勋,位高权重。

    但是他的性子随意,直接就坐在祖承训旁边,也没要重开宴席,端杯就喝。

    李宁当面献上谢礼,连敬祖承训三碗表态,惹得哄堂叫好。

    “不知是哪位英杰出的手,末将恳请大人,给个机会当面致谢!”

    祖承训抚着短须笑的合不拢嘴,自然不会扫了李二爷好友的兴。

    “守志!过来!”

    “末将在!”

    秦逸知道李如柏和李宁过来的意思,早就倒满一碗酒等着这一茬。

    听到祖承训喊他,逸哥立马挺身而立,端着酒碗离席,直奔主桌。

    光这一亮相,人高马大、衣甲鲜明,白面微须的少年英雄造型,就让李如柏大声赞叹。

    “是咱辽东好儿郎!”

    李二爷说完,又拍拍身旁祖承训的胳膊,感叹道:

    “伟绩贤弟啊!一转眼咱都四十一了,想当年……”

    “当年咱李二爷可比这小子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多了!”

    “哈哈哈哈!是极是极!”

    这边两个中年人感叹年华消逝,那边李宁已经端着酒碗和秦逸连干三碗。

    “守志贤弟,你我一见如顾,今后还要多多亲热、常来常往啊!”

    “致远兄抬爱,愚弟年少莽撞,一定常向哥哥多多请教”。

    祖承训看两人喝完,又叫人将秦逸的酒给满上,亲自引荐副总兵李如柏。

    “来!守志,你敬李副帅一碗,今后俺这个得力手下,还要蒙副帅多多关照啊!”

    “敬副帅,末将先干为敬!”

    李如柏笑着端起酒碗,一仰脖同样干了,非常给面子。

    一时间宾主尽欢,酒宴再次掀起高潮。

    一顿酒喝到半夜,跌跌撞撞的秦逸这才脱身告辞。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古今皆同、生厌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