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从三国开始

第十一章:青平县衙

    很快……

    陈家大宅那愈演愈烈的火势便被附近的百姓发现了。

    他们四处奔走。

    大声吆喝道:“起火了,起火了,大家都别睡了,快出来灭火了。”

    许许多多的人都从睡梦中惊醒了过来,穿起衣服提着水桶就去灭火了。

    甚至连县衙的捕快都给惊动了。

    在数千人的齐心合力下,火势很快受到了控制,不久后便被扑灭。

    可是由于之前火势太大,整个陈家都已付之一炬。

    一群大汗淋漓的青平县捕快刚刚踏入陈家大院,铺面而来的便闻到一股肉香。

    领头的一个中年男人鼻子耸了耸,问到了这个味道,当即眉头一皱,他放眼望去,整个陈家大院,到处都是烧焦的尸体。

    一些心智脆弱的年轻捕快,哪里见过这种场面?他们只觉得肚子里好像翻江倒海一般。

    使劲想要憋住,可是实在忍不住了,跑到一旁吐的昏天暗地。

    领头的中年男人看了那几个年轻捕快一眼,虽然有些不高兴,但也没有训斥,毕竟他也是这么过来的。

    这个中年男人名为卓飞龙,是青平县衙门的总捕头,手上有着上百捕快,是青平县令的心腹。

    一身修为已经甄至了练脏巅峰,就差凝练劲力,晋级明劲武师了。

    放眼青平县,也算是个人物,卓飞龙对着身旁一个捕快使了一个眼色。

    命令道:“你带人去看看,这里还有没有活着的人。”

    没过多久,那个捕快带着人回来了,总捕头,整个宅子里里外外找遍了,没有一个活着的人。

    中年男人眉头微邹,这个结果有点出乎他的意料,火势虽大,对普通人来说很危险。

    但陈家不同,陈家是青平县大族,族内高手众多,这火对于身形矫健的人来说,根本构不成威胁,很容易就能逃出来。

    可偌大的陈家怎么没有一个人逃出来呢。

    莫非……

    他心中有了想法,连忙快步上前,掰开一具尸体的嘴巴,仔仔细细的观察了一下,又看了一眼鼻道。

    连续观察了数具身体,经验丰富的他已经知道了答案。

    他看着身旁一脸困惑的捕头道:“不用想了,他们不是被火烧死的,而是在这场大火之前就已经被杀死了,这场大火是认为的。”

    那捕头听吧,一脸茫然道:“总捕头你是怎么知道的。”

    卓飞龙微微一笑道:“你去检查一下这些尸体的口与鼻道。”

    他来到卓飞龙刚刚指着的尸体旁,仔细的检查了一遍,顿时恍然大悟。

    他一脸钦佩的向着卓飞龙道:“总捕头,属下明白了,还是总捕头观察入微,属下忏愧。”

    这时,一个年轻捕快又问道:“那这行凶者是何人,行事竟如此狠辣,这满地的尸体中,有大人有小孩,多大仇多大怨?竟然灭了陈家满门。”

    这个问题问到了一众捕快的心坎上,他们一脸期待的看着卓飞龙。

    可卓飞龙只是笑而不语。

    可他的内心,此时确是无比的沉重。

    出事的是陈家,而陈家在青平县城的实力他是一清二楚。

    他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猜测,而今夜之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青平县城的城西,赵家所在,一场大火又是熊熊燃起……

    接连两场大火,陈、赵两家满门死于大火中。

    亦日清晨,公鸡啼鸣,新的一天又到来了。

    青平县县衙,坐落在青平县的中央地带,在县衙门外,立着两个栩栩如生、威武不凡的石狮子。

    大门两侧,则是站着一排无精打采的衙役。

    此时,县衙内,一个面容儒雅,穿着一席官袍的老者正弓着腰,手中秉着一支毛笔,正龙飞凤舞的写着几个大字。

    凑近看去,是“正大光明”四字。

    随着最后一笔勾勒完成,看着自己的这幅大作,老者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

    他捋了捋胡须,笑着向身旁一个中年人道:“飞龙,你看本官这几个字写的如何?”

    这个老者正是青平县县令,张梁。

    张梁担任青平县县令已近二十载,在任上,虽然没有太大的建树,但也没有出过什么大纰漏。

    属于中庸之人,听到县令发文,卓飞龙连忙恭敬道:“县尊大人这几个字写的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便是属下这个不懂书法的人看了都觉得大气磅礴,依属下看,大人之书法比一些当代大儒也是丝毫不差。”

    卓飞龙的话让张梁微微摇头,有一说一,卓飞龙虽有奉承之嫌,但张梁的书法着实不赖。

    这时,张梁好像想起了什么,向着卓飞龙问道:“飞龙,你事务繁忙,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本官这了。”

    卓飞龙身为一县总捕头,手下管着上百捕快,自然不会和县令挤在一块,他有自己的办公之所,所以张梁才这么问。

    卓飞龙闻言,眼神瞬间变得沉重了起来。

    他向着张梁道:“大人,属下此次前来,是因为昨晚青平县发生了一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