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

第30章 光合背心

    说着,何教授走进里屋,拿出一个叠得方方正正的布包。

    “你们看,这,就是人类解开上帝秘密的见证之一:人工光合机!”

    光合机?明明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墨绿色布包啊!

    “难道里面真装着‘人造叶绿体’的机器?”大磊问。

    “对,没错!”何教授说。

    “这么小?!”六叔惊讶道,“我听说过当年东京大学研制出模拟光合作用的机器,以金属络合物替代催化酶的,能生产出有机营养物质,但效能特别低,体积也非常庞大……”

    “你说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吧?书上能查的资料都是老皇历,过时了。”何春山说,“看看我手里的这个,不谦虚的说,在人工光合作用研究的领域,我所在的这个团队,应该是处于世界领跑地位。”

    “春山舅爷,这东西太阳底下晒一晒,就能喝到葡萄糖?”我问。

    “当然!灌进的是淡水,出来的是糖水!”

    “那,拿出来让我们现场试试!”

    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见识见识这个神奇的机器。

    只见何教授慢慢打开布包。

    结果,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机器”!

    我们正纳闷,何教授手一抖,那个“布包”立马变成了一件背心!

    切,这不是逗我们玩的嘛?!

    见我们一脸讶异,何教授笑了:“这可不是普通的背心,这叫‘光合背心’!是世界上第一款人工光合作用技术应用产品。你们看,这布,可不是普通的面料。”

    何春山展开“背心”,牵扯旋转着给我们看。

    随着角度的变化,背心的光泽和颜色的深浅也跟着变幻。

    “这是一种类似玻璃纤维的透明纺织面料,不同的是,玻璃纤维是实心的,这些纤维内部结构却是纳米级蜂窝状。之所以呈现为墨绿色,是因为蜂窝状夹层中填充了‘人造叶绿体’……”

    “‘光合机’要电池驱动么?”

    “当然,织物纤维内置柔性线形太阳能电池,可任意曲折。”

    “为什么要将‘光合机’做成背心呢?”

    “哈哈,这还用说!要是在野外旅行,‘背着一台机器’与‘穿着一台机器’,你说哪个舒服?”万清远笑道。

    何教授接着说:“重要的是,设计成软质纤维面料,就不用像太阳能炉灶那样总要调整角度。放大看,这一根根的纤维就像纵横交错的水管,受光面积扩大了许多倍,而且只要不是完全背光,无论阳光在哪个角度,都相当于直射!”

    什么科学原理对我们来说不重要,我和大磊吵着要尝试,看看到底能不能喝到糖水!

    “好好好,我们现在就出去验证一下!”

    说完,春山舅爷拉开衣领处的防水拉链,往一个扁口里注入了整整三瓶纯净水。

    来到院外,正是正午时分,太阳火辣辣地直射着。

    “我先穿!”

    “不,让我先穿!”

    我和大磊互相抢着一试新鲜。

    不知是我手快,还是大磊觉得何春山是我“舅爷”,让着我,我如愿以偿地先穿上了这件“背心”,幸福地站在太阳底下晒着,还不时转动着身子……

    “小雨,该我的了!你都晒了半个小时了,这么厚的背心,不热吗?”大磊有些不耐烦了。

    “凉快着呢,你要知道,这里面灌的可是冷水!”

    尽管背心里是凉的,但脸还是晒得发痛,真有些受不住。

    于是我说:“好好好,大磊,给你穿吧。”

    大磊穿上后,也像我一样,开心地在太阳底下转着圈。

    “这俩傻孩子!找个衣架挂在树上不就行了。”我叔笑道。

    “挂在树上光照肯定不均匀呀。”我说。

    “哈哈,其实挂在树上,跟你们穿着转圈,效果是一样!”何教授笑了,“水在里面是会随着温度不同和葡萄糖浓度不同,形成对流的。”

    “对呀,你们转着身子,光照面积是大了,但每单位面积平均光照时间缩短了。”我叔说。

    “哦,这样啊,不早说!”

    于是,我们找来衣架,把“光合背心”挂在晾衣杆上。

    回到竹屋里,我们耐心地等待着,要见识那件神奇的背心如何制造出神奇的“糖水”。

    几个都是学生物的大人们还在兴致勃勃地议论,聊着“人工光合作用”的话题。

    “何博士,就凭这件‘背心’,能像树叶一样完成光合作用?”万清远满脸疑惑,“人工光合研究,可是尖端科学,世界难题呀!要是我们能处于领先地位,新闻早就吹上天了!”

    “这么跟你们说吧,我们的研究投资主要来源于民营企业,外界所知并不多。”

    “春山舅,你当初毅然回国,科研项目却没有得到上头重视?”六叔问。

    “我回国时已是20世纪末,国人早已解决温饱问题,人工合成有机营养物质的科研项目不那么诱人了。国家最迫切投入的是基建、医疗、数控、军工、信息……而且,科研立项、经费申请有多难,你应该知道。光靠智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还得靠所谓‘情商’!而我,呵呵,不过是个书呆子!”

    “唉,这个时代,做父母的教育孩子,总是一再强调:‘高情商’远比‘高智商’重要。”

    “‘球呆子’没人嘲笑;‘棋呆子’没人嘲笑;哪怕‘麻将呆子’,也没人嘲笑……唯独‘书呆子’,人人可以戳其脊梁,骂其‘迂腐’!国之悲哀啊!”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一个八面玲珑的人,远比一个学富五车的人混得好。”

    “没办法,一个村子出了一个局长,邻居们都嫉妒他家祖坟冒烟,远比出了一名清北博士光宗耀祖!”

    “何博士,中部一流大学聘请您当教授,不可谓不重视啊?”万叔叔说。

    “唉,还不是看中我身上有些‘洋光环’!为学校装装门面而已。”何春山自嘲道。

    “不过,现在国内‘风投’也很多,这么尖端的生物高科技,就没有哪家风投公司看上眼?”

    “呵呵,‘风投’是干什么的——研大势,嗅机遇,寻项目,买专利,包装上市……是直奔‘钱’而去的呀!这年头,人都急功近利。我们的项目,看起来很‘科幻’、很‘高大上’,却没人愿意投资。你想想,花那么大投入,只能生成‘葡萄糖’这种再常见不过的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超市里才几块钱一袋!即便人工光合机能生产出更复杂的淀粉、蛋白质,或者更‘高科技’一点,直接用二氧化碳和水生产出馒头来,那又怎样?!成本,却比直接种小麦、磨面粉高出千倍万倍!”

    “说的也是。高科技,并不意味着‘能赚钱’。那么,何博士,你说的那个愿意做赔本生意的民间资本是哪家呀?”

    “中卓的陈如是,听说过么?”

    “网络信息产业起家的牛人!去年胡布斯排行中国大陆首富,他怎么会想到投资这个领域?”

    “我回国后,是他主动找到我的。陈如是生于60年代初,从小在农村长大,比我大不过十岁。在那个饥荒年代,几亿人没饭吃,陈如是小学上学时常常饿晕在上学路上。等到上中学时,生物课上讲到光合作用能直接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他忍不住对着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连吞了好几次口水!心想,要是能生产出一种‘光合机’那该多好!地球上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一晒,分分钟流出糖水!那样的话,人们就饿不死了!到了大学,才知道这个看似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靠人工实现起来,简直难于上青天!但是,‘光合机’却成了陈如是一生的梦想。”

    “看来,一个人的成功,真的往往源于少年的梦想。”

    “可是,陈如是手下的股东对此都投反对票。毕竟,从当年建实验室到眼前这件‘背心’,那是已投入了多少个亿啊!”

    ……

    好多个亿?哇塞,刚才我竟然穿过价值过亿的“背心”?!太奢侈了!

    “何教授,到底多长时间才能喝到糖水呀?”大磊等得不耐烦了。

    何春山看看手表,说:“可以了!你们去拿过来。”

    我和大磊飞快地跑出去取那件背心。

    “可是,怎么喝呀?”

    “别急,我来。”何春山接过背心,打开左上的口袋,掏出一截软管,抠开管端的盖子,露出奶嘴似的吸口。

    “我先喝!”

    “等我先喝!”

    我和大磊又争起来。

    “别急别急,大家都来试试!”

    何教授找来五个杯子,收拢背心,将“奶嘴”对着杯口,只一挤,流出了清亮的液体……每个杯子都注入了小半杯。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杯子。

    先看。透明清澈,跟先前倒进的纯净水没有区别。

    后闻。也没觉得有糖味啊?

    再舔。没错,是有股淡淡的甜味,不太好喝的样子!

    “怎么不甜呀?”我说。

    “你们滴一点到手指上,试一试,粘不粘?”何教授说。

    大家照做了,都说不粘。

    “这就对了,不够甜,是因为葡萄糖浓度不够。”何教授说,“要达到‘甜’的口感,光合作用不得少于180分钟。而我们才不到一个小时呢”

    “即使很甜,这味道也比蔗糖差多了,更比不上商店的糖果了!”万叔叔说。

    “是啊,光合背心生产的只是纯葡萄糖,是一种单糖;而水果糖是多糖,而且还有果酸、维生素等其他成分,口感当然丰富多了!”

    说起来这么高科技的东西,生产出来的东西味道却一点也不可口!怪不得没人愿意投钱做这个项目。

    “我观察到了一个细节,尽管大家对这小半杯液体的评价不高,但所有人都一滴不剩地把它喝光了。为什么?”何教授说。

    “因为这一小杯水,实在太昂贵了!”万清远笑道。

    “不,这个举动,说明我们潜意识里对科学的尊重和敬畏。我们是带着满满的满足感,带着人类能揭开大自然秘密的无比自豪感,喝完这小杯口感并不很好的‘糖水’的。”何春山说,“尽管我们这个社会有点唯利是图,有点急功近利,但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在我们身上始终没有泯灭!精明如陈如是先生,正是带着少年梦想,投资了这个明知不能赚钱的项目。陈如是先生常说:创业是为了梦想,而梦想不能只为了钱。现在,国人一切向‘钱’看,是因为以前穷怕了。我相信,终有一天,像陈如是先生这样有梦想的企业家会越来越多!”

    “哈哈,终有一天,像何教授这样的科学家也会越来越多!”

    “切切切,这就有些不像人话了啊!拍我的马屁是没有任何意义滴……”

    竹屋里一片掌声、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