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综武,代天捉刀

5.登岳阳楼丢人记

    “都尉衙门重地,闲杂人员止步!”

    都尉衙门口驻守的卫兵看上去人高马大的,发现有两人再朝这里靠近时,高呼一声准备上前赶人,等走近一看,这才发现两人中有个熟面孔。

    “小机灵,不好好的在城门口盘查跑这里作甚,小心挨板子,咦,你手上提的是什么?”

    被唤作小机灵的丘八连忙凑上前去,将李昱的来历说给他听。

    “捉刀人?现在还有捉刀人存在?”

    大高个扫了一眼李昱,目光有些狐疑。

    “可有凭证?”

    “自然。”

    李昱将悬红文书递上,又掏出了自己的身份腰牌。

    这是一块莫约半掌大的方形腰牌,一面上书八个大字:捉刀办事,代天御巡。

    另一面则是刻着大理寺统御五个字样。

    大高个点了点头。

    没的说,一眼真。

    不过别看这代天御巡听起来牛逼轰轰的,这只是当初大乾皇帝杨广的一些小心思,在设置捉刀人一职的时候,杨广还是太子,只有参决军国政令的权利,这四个字是他对自己未来发展的一些期望。

    验明了李昱的身份,大高个守卫的神色也是变得友好起来。

    捉刀人现在确实没落了,但还在坚持用命换钱的家伙肯定不是善茬,反正不是他能比的,而且如果没看错的话,悬赏文书中的通缉对象是一个驭气三段高手。

    从小丘八手中接过玉真子的死人头,大高个向李昱施以笑脸。

    “敢问少侠贵姓?”

    “免贵姓李。”

    李昱指了指衙门里。

    “你家大人可在?”

    “在的在的,李少侠稍待,融小弟先进去通报一声。”

    大高个赶忙拿着悬赏文书进了衙门内,不过多时,一个身材壮硕的汉子就从衙门里迎了出来,他仔细的打量了一番站在门口的李昱,随后微微点头。

    “鄙人岳州领军都尉薛通,说起来薛某也出自大理寺,和李老弟算有同袍之谊,来,老弟快快请进,小五,上茶!”

    薛通看似大大咧咧,行伍气息十足,让李昱心中也生起了一丝好感。

    不过......

    他不太喜欢和官场的人打交道。

    一是阶级不同,二是说话太累,他不喜欢。

    “薛大人客气,茶水就不必了,麻烦薛大人快些验明正身,小弟我家中有急事需要处理,快些入了档案便是。”

    验明正身是必须要走的程序,这个年头又没照相机,更没有网络,有时候等上半月才能拿到赏钱也不稀奇。

    以前也不是没有贪功瞒报者,不过敢骗这个钱的,基本都是脑袋系腰上的狠人,事后发现早就晚了。

    在经历过悬赏罪犯被各地通报数次重复击杀的乌龙事件后,大理寺便设定了补救规矩,抓捕到需要验查的罪犯后,先登记在册,等验明正身之后,再领取赏金,一般来说都要等上一段日子,防止有不知死活的人随便带个死人头就过来说是抓到了通缉犯。

    规矩李昱都懂,他按照以往的习惯催一催就完事,别妨碍他找下一个刷分对象,啊呸,是为民除害。

    薛通的眼睛却眯了起来,脸上虽然还挂着笑容,其实肚子里已经泛起了嘀咕。

    有问题。

    为啥有问题,他说不出来,但直觉告诉他就是问题。

    说来不巧,岳州城最近发生了一些大事。

    丐帮那群乞丐莫名其妙的要在这里召开会议,这是其一,其二则是岳州城这段时间里死了人。

    而且是死了很多人。

    一些商贩被人在夜里当狗一般的宰了,大多都是一些普通百姓人家,也有些武艺在身之人,作案的手法如出一辙,皆是被一剑封喉,连求救声都没发出。

    连有武艺在身之人都是被一剑封喉,代表着出手的人水平不低,当地的武人薛通也逐一排查过,并没有发现异样,所以作案的凶手应该是个外来户。

    薛通的目光在李昱腰间悬挂的利剑上停留了一会,不动声色的笑了笑。

    “查验倒是不必,玉真子这贼人薛某也曾见过一回,这颗首级确实是他,李老弟既然家中有事,那薛某就不耽搁老弟的时间了,小五,去取悬红过来。”

    “那就谢过薛大人了。”

    李昱没想到这个老铁如此上道,几百两的悬红说多不多,说少肯定也不少,少了漫长的验明正身时间,确实给他带来很大的便利。

    接下来就是签字画押时间,忙完这些,关于玉真子的事情也就告一段落。

    看着李昱离去的背影,薛通朝小五打了个眼色。

    “派人盯着,如果今夜他没出城,把落脚点记下来。”

    “是,大人。”

    不提薛通的布置。

    李昱怀揣着五百两的赏金迈出都尉衙门,准备找个酒楼打打牙祭。

    来都来了,不见识见识传说中的岳阳楼怎么行。

    找人问明了路径后,他径直往岳阳楼而去。

    这是一座紧靠洞庭湖畔建立的酒楼,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老范更是做出《岳阳楼记》这种千古名作,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

    不过这个世界并无范仲淹,少了千古佳文的背景,却是失了不少味道。

    李昱在二楼靠窗的地方落座,百两银票桌上拍,草莽气息十足,将跑堂小哥唬的一愣一愣的。

    “先来碗鱼翅漱漱口,再把所有菜式都上齐。”

    跑堂的小哥不是没见过有钱人,但像李昱这般的人他是真的第一次见到,当下小声提问了一声。

    “这位爷,敢问这鱼翅是何物?”

    “连鱼翅都不知道?”

    李昱有些无奈,转头一想,鱼翅这东西好像在大明朝才有,现在才公元600来年,确实是他唐突了。

    “算了吧,鱼翅就不要了,你家店里有什么上什么就行。”

    跑堂小哥显得有些为难,连忙将声音又压低了几分。

    “这位爷,全点的话您这银子也不够啊,要不小的给您选些本店拿手的菜肴?”

    王德发?

    李昱原本想挥霍一波,却没想到一百两银子连菜都点不起。

    大乾王朝的银子购买力并不低,一两能买十公斤大米,就算用后世低廉的米价来折算,也有点离谱。

    现代的米价大约是4元钱一公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差不多等于四十块钱,一百两就是四千块,四千块只要不是吃海鲜之类的东西,都能在星级酒店点上满满一桌大餐了,更何况是在米价相对高的古代。

    李昱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这般跑江湖的哪家馆子没吃过,自然知道这个时代的物价大概水平是什么样的。

    跑堂小哥的回答虽然没有嘲讽之意,但着实让他有些不满,正要吐槽这家黑店的时候,就听到隔壁桌有个姑娘噗嗤笑了一声。

    声音虽然很轻,可是真的很刺耳。

    “咳,小兄弟若是不介意,不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