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侠客

武道的划分

    卯时,许燕云准时起身,穿好衣物。带着刀来到林中的一处小溪旁,借着流动的溪水清洗自己俊俏的瓜子脸。襄州的地理位置在大梁境内算是中原地方,气温在冬季并没有特别寒冷,除非是凛冬腊月才会结冰。所以临近初冬时节,林中有很多处的溪水都是并未结冰的状态。

    许燕云生的是极为俊俏的,偏偏长发下留着浓密的卧蚕眉,一双望穿秋水的三角眼笑起来时极为好看。只是嫣儿离开的近一月里,许燕云终日练刀,不修边幅,下颏儿上已经布满了黑色且浓厚的胡须,让他看起来十分沧桑。

    许燕云清洗了一把自己的瓜子脸后,带上他的大夏龙雀,又一次开始了他练刀的历程。如果说,许燕云是嫣儿在这世界上唯一想要努力追赶的执念。那么同样,嫣儿也是许燕云在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想要用自己生命去守护的人。所以当许燕云认识到自身的能力根本不足以去守护自己想守护的人时,他心中的执念只剩一个,就是变强、变强、再变强,强到自己有能力照顾和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每一个人。哪怕这个过程会很苦,很累,他都可以为了嫣儿、为了自己、为了曾经欺凌辱骂过他的人,一路咬牙坚持到底。

    许燕云练刀是不讲究章法的,从最基础的抽刀出鞘到简单的拼杀技巧,从固定的章法套路到自身研究出只有他自身懂得的刀法路数,从外家炼体到内家练气。只要是许燕云觉得对自己练刀有所帮助的方式,他每天统统都会练上一遍。前几日魏老来与他探讨是谁在背后想要暗杀自己时,魏老临走给许燕云留下了一部《天罡七杀刀谱》和一部《黄庭内经》,让许燕云练刀疲惫之时翻阅学习。魏老曾经这样对许燕云讲过:

    “这天下武功,第一层为最简单的武者,品阶共分九品。一品为最低,九品为最高。通常九品高手基本都会在军中任职,这一到九品的武者也最为常见。比如,你父亲培养出的死士便全部为九品境。一到九品境的武者只需修外家功夫,无需修内功心法,这样也降低了普通人学武的门槛。像你如今的境界大概在八品未足,七品之上。这对你来说,对付一些寻常武夫基本已是无碍,可若是遇到真正的剑客或是刀客,你的这些修为在他们面前便如螳臂当车一般,变得有些不自量力了。

    而这第二层境界便是初修武道的侠客,这些人武功为九品之境,唯一不同的是,这些人通过某些机缘巧合得到一些武功秘籍或是内家心法,从而步入了九品之上,这一境界被世人唤作‘圣人境’。处在圣人境和九品境的武者人数最为巨大,因为普通人修武道最高的境界也就是到了九品便已是最高,而下一个层阶天人境对武者的天赋要求更为严苛,一般天赋平平的人达到了圣人境后便再难前行一步。

    武道的顶端在第三层‘天人境’,至于天人之上,就需要你独自去探索了。能到达天人境的剑客、刀客无一不是百里挑一的武道奇才了。虽说武道无止境,可至今为止还尚未有人能够突破天人,再上一层。为你留下一部外家刀法和一部内家心法,就是希望你早日脱离这武道的第一层进入圣人境。老夫希望你会在武道上砥砺前行,刻苦努力,在习武这条道路上可以走的更远。”

    许燕云认真的听完魏老对于武道等级的划分之后,以前对于武道和武者半知半解的他,也总算是明白了武道上的层阶划分。

    雀尾山,九霄太虚宫的一处偏房内。嫣儿在老道士静尘的解释下,终于相信了自己已经是真真切切的住在了这座心驰神往已久的九霄太虚宫。

    嫣儿对着静尘道长激动的问出了自己最想知道的一个问题:

    “敢问道长,九霄太虚宫中可有一位唤作‘仙华道姑’的仙人在此修道?”

    静尘道长闻言,便以为她是仙华道姑的信徒,大为和善的告诉了嫣儿这位仙华道姑的所在位置。

    “施主,你是来问住持师姐的啊?住持师姐今日尚未出关,还在闭关修炼。若是你想见她,还需等些时日,不过,老道倒是可以将住持师姐所在的道观向你透露一二。”

    嫣儿起先听到仙华道姑在闭关修炼时,小脑袋明显的一垂,神情显得很是失落。不过听到后来静尘道长对她说可以将仙华道姑的住所告诉她时,嫣儿绝美的桃花眸子中又再次迸射出惊喜的目光,期待的注视着静尘道长。静尘道长见到嫣儿眼中的渴求也感觉有些奇怪,虽说住持师姐的信徒不在少数。可眼前这个女孩眼中的那种迫不及待,是他在任何一个信仰住持师姐的信徒眼中从未见到过的一种急切。见状,静尘道长不禁好奇的问道:

    “施主,不知你想找住持师姐是为何意?师姐在前日那场山雨之后,便闭关修炼道心去了。不知何时才会出关呢,施主若是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询问师姐,可以改些时日再前来也不迟的。”

    嫣儿见到静尘道长对自己的来意颇为生疑,以为静尘道长是怀疑自己来此对仙华道姑是心生歹意的。连忙的说道:

    “道长,您别曲解小女子的来意,小女子找仙华道姑住持就是想要拜入她的门下学艺。不瞒道长,小女子独自奔袭千里,只为了可以拜入其门下学习剑道。只是不知这仙人是何等的脾气秉性,是不是会收下小女子。”

    静尘道长闻言心中疑惑顿时烟消云散,原来这丫头是来九霄太虚宫来找住持师姐拜师的。可师姐三十年未曾离开山门一步,她是如何得知这里有一个仙华道姑的呢?难道是有人指点?可这样一个乞丐模样的小丫头又会认识哪位高人呢?虽然心中疑惑重重,但静尘也并没有再次多问。毕竟谁都会有自己的秘密,或许你问了,人家也未必会愿意告诉你。

    “原来施主是来找住持师姐学艺的,既然如此,稍后就让长义牵引着施主先去住持师姐所在的老君殿内。长义,稍后,将这位女施主带到你住持师姑的老君殿内。阿呆你也识得,到时跟阿呆讲明小施主的来意,交代清楚,你明白了与否?”

    静尘道长对嫣儿说完仙华道姑所在的位置之后,又再次交代了自己的徒儿一定要将嫣儿亲自送至仙华道姑的老君殿内,照顾好嫣儿。说罢,便独自转身回了自己所住的道观修行去了。

    “施主,请随我来”

    谷长义小道士在偏房门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随即先嫣儿一步踏出了偏房。老君殿距离此处是有着一段距离的,老君殿在道德府之后,与道德府同为九霄太虚宫的九大正殿之一。同时也是这座恢弘浩大的九霄太虚宫里最大的一座宫殿,是住持仙华道姑的固定居所。老君殿分为前殿与后殿,前殿是为那些虔诚的信徒们所设立的烧香参拜之所,而后殿则是住持仙华道姑的私人住所与平时修炼的地方。

    嫣儿跟随着谷长义小道士出了这间偏房,出了偏房之后,嫣儿第一眼望见的便是高耸入云的九霄太虚宫的正殿楼阁。只见这正殿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行,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着实是对嫣儿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感。上一次嫣儿是在远处远远的观望着这座道家最为宏伟的楼阁,可这一次却是真真切切的站在脚下,观望着这座在道家都是占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九霄太虚宫。

    嫣儿随着谷长义小道士走了大约两刻钟的时间才来到了静尘道长口中的那座老君殿,初见老君殿时,嫣儿最为直观的就是殿门上以一种极为狂妄的字体书写的那三个大字“老君殿”。仿佛只是驻足观望,都会在其中感受到内蕴的凌厉气息向外溢散。

    “施主,请随小道前来,这里是老君殿的正殿,若是施主真的有幸拜入住持师姑门下,你我也算是同门师兄妹了。到时候师妹一定要记得你的第一个师兄可是我哦。”

    谷长义小道士带着嫣儿走进了正殿门口,迈入正殿门槛之后,嫣儿抬头望去,一尊巨大的太上老君的白玉雕像矗立在正殿正中央的位置,老君一双仿佛活过来的眸子紧紧的凝视着殿内一切。在太上老君的白玉雕像之下,是供香客们上香的香炉,香炉内此时正在燃烧着上一批香客留在炉中的信香。谷长义小道士在前殿并未多留,只是在老君的白玉雕像面前拜了三拜就离开,带着嫣儿向着后殿走去了。二人穿过涂满红漆的长廊,在长廊尽头,谷长义带着嫣儿向左拐了一次,又向右拐了两次,再向左拐了一次,嫣儿眼中终于出现了那座居住着仙华道姑的老君殿后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