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负天下

109.陈球之女

    听着耳边传来的平静声音,曹操也是彻底回想了起来。

    他之所觉得昨晚这个被他带回房中的乐师有些不对劲,便是因为这名乐师从头至尾表现的太过于平静了。

    不管是一开始被他看上点名要她过来陪酒,还是后续被他带回房中,这名乐师的表现都称得上是“宠辱不惊”四个字,看上去根本不像是个年岁不大的贱籍女子,而像是一个有着良好教养的大家闺秀。

    然而,若是大家闺秀,又岂会轻贱自己,跑来做乐师?

    就在曹操心中疑惑之时,方才走进门的女子身影也是已经走到了榻前。

    见状,曹操也就不再做无谓的猜测,而是直接伸手揽过女子纤柔的腰肢将她拉至身前,然后左手捏住女子的下巴,盯着女子精致的面容道:“我观你不似寻常乐师,不知你可有什么要与我说的吗?”

    听到曹操这么说,女子也是眼波微颤,眉目垂敛,最后好似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缓缓开口道:“既然将军发问,奴婢自是不敢隐瞒。奴婢陈筠,家父陈球,因得罪宦官获罪身死,奴婢也因此受到了牵连沦落至此。”

    闻言,曹操也是有些讶然:“原来竟是伯真公之女!”

    曹操此番惊讶倒不是装出来的,因为这个陈球,并非什么籍籍无名之辈。

    陈球,字伯真。

    他在熹平六年的时候,就升任司空,位列三公。

    后来虽然被免职,但也累任光禄大夫、廷尉、太常。

    而在光和元年,陈球更是升任太尉。

    光和二年,陈球迁为永乐少府。

    他因暗中与司徒刘郃、卫尉阳球、步兵校尉刘纳等人密谋诛杀宦官,结果反遭宦官污蔑,最终下狱身死。

    而这,不过是前些天才刚刚发生的事情。

    看到曹操眼中的了然,陈筠眼中也是闪过几分悲苦。

    她缓缓道:“不瞒将军,奴婢也曾想过一死了之,但幸而遇到了将军。”

    “奴婢昔日曾听家父提到过,知晓将军是个英雄人物,昔日权倾朝野的宦官王甫就是被将军上疏请求天子诛杀,而家父生平所愿便是诛尽宦官,重振朝纲,因此对将军倍为推崇,所以,奴婢昨晚听说是将军,才放下了求死之心,自愿侍奉将军左右。”

    陈筠这番话说出,曹操也是略微有些唏嘘。

    汉末这些意欲诛杀宦官的大臣,固然有部分乃是各个世家的马前卒,但同样也不乏一心热忱,只为报效大汉的忠臣。

    然而,那些宦官作为天子刘宏手中的工具,有些固然可以随时抛弃,但有些还是要保下来的。

    所以,有时候即使是满腔热血的忠臣,也未必能落得什么好下场。

    作为过来人,曹操可以理解刘宏的这些做法。

    但是,有些做法纵然合理,却也未免让部分尚且忠于汉室的人有些心寒。

    《孟子》有云。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想他曹操,曾经也是一心只想做个汉征西将军的。

    心中这样想着,曹操眼中也是露出几分讥讽之色。

    他看着面前的陈筠,轻轻叹了口气,缓缓道:“既是伯真公之女,那你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做一妾室吧。伯真公为奸人所害,操当时不在朝中,未能援手,但如今既然见了伯真公的后人,自当好生照料。”

    听到曹操这么说,陈筠脸上也是露出几分感动。

    因为能成为曹操的妾室,也算是能摆脱现在的贱籍了。

    所以她也是起身对着曹操微微行了一礼:“奴婢谢将军垂怜。”

    曹操摆了摆手,道:“既然如此,以后就不要再自称什么奴婢了,否则操又如何对得起伯真公泉下之灵?”

    闻言,陈筠也是轻声应道:“妾身知晓了。”

    看着陈筠乖巧的样子,曹操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伺候我穿衣吧。”

    而在穿衣的时候,曹操也是想到了更多事情。

    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早已不是当初的热血之人了。

    他愿意收下陈筠,自然不是因为有感陈球欲诛宦官之义。

    相较于此,陈筠的姿色所占的比重可能都要更多,最重要的是,曹操刚才想到,陈珪陈汉瑜,乃是陈球的侄子。

    既然如此,他收下陈筠,将来也方便与陈珪父子搭上线。

    他相信,有了陈筠这一层关系在,将来若是有机会,陈珪父子想来会更加容易倒向他这边。

    而若是能得到陈珪父子的帮助,想要将徐州之地收入囊中,就会容易许多。

    所以,这权当是未雨绸缪了。

    当日,曹操再见到宋奇时,也是开口把陈筠讨要了过来。

    以曹操和宋奇的关系,讨要一个区区乐师,自然不是问题。

    只是当宋奇得知陈筠的身份时,也是难免有些唏嘘。

    毕竟,任谁知道昔日三公之女如今却沦落到这种境地,估计都会生出几声感慨。

    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曹操也是陆续拜访了乔玄、宋酆等人。

    上一次他因为急着回北地郡,所以没有一一上门拜访,这一次时间充足,自然不能失了礼数。

    要知道,之前他上书弹劾王甫,乔玄可没少出力,而宋酆看在宋奇的面子上,也多少帮衬了一些,这些都是要答谢的。

    就这样,曹操转眼间就在洛阳待到了十一月。

    但这一次,对于如何封赏曹操,天子刘宏似乎还没有拿定主意。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虽然天子刘宏也屡有召他入宫奏对,但是对他的封赏却迟迟没有下来。

    对此,曹操倒也不是很着急。

    当初他急着回北地郡,是因为边境局势尚未明晰,急需他回去坐镇,但现在鲜卑已经被他打残,边境有程昱、贾诩坐镇,想来出不了什么差错,所以他倒也不用急着回去。

    甚至如果天子刘宏再拖一些时日的话,他也不妨在洛阳过个年。

    然而,曹操不急归不急,但是这次的封赏拖了这么久不下来,朝堂上却是渐渐掀起了一些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