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等天明

【11.21】谁又能说谁更对呢?

    今天看宋词时看到冯延巳先生写的闺怨词,还是宫中的,比如“日日花前厂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独立小桥风盈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再比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斗鸭阑干遍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我就在想,像冯先生这样有才华的人,怎么净写些揣摩女子心思的东西,不该把这份才华花在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建言献策上吗?

    然后去查了下他,一看,【官至宰相】——打扰了,打扰了。

    【11.21】昨天在听罗翔老师讲司马迁,司马迁因为为战败被俘的将军仗义执言,不忍看他为朝廷尽心打仗,打不过了还要被满门抄斩,被当朝的皇帝处以宫刑,因为皇帝觉得你反驳我小老婆的哥哥的话,就是质疑我。古人是有生殖器崇拜的,更何况是像司马迁这样清高的文人,这样的刑法几乎让他的精神和肉体都承受着极重的折磨。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迁继续咬着牙把《史记》编纂完,他在《报任安书》里写的那些自古品行高洁、又创作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作品的士人大多是在困厄时期写下了自己的作品,他应该也是用这些现在被我们用来当励志语录的话去鼓励自己在那些被折磨的苦痛中继续耕耘个不停的吧: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其实《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这篇长文原文本身,要比这句更能引起情绪波动。司马迁在承受着极大痛苦时写下的文字,我看着也想哭,哭他的苦痛,哭他在这样遭遇后自强的态度,哭他坚持著立他以之为史官使命的《史记》。

    【依旧来自11.21】我不想工作了,我想考研,等我考上再回来更新吧。

    如果人生有要达成的目标,就应该破釜沉舟地去做,不计代价,这样才是最接近达成的目标的,不是吗?

    2020.11.21

    【还是这个11.21】我又改变了我的看法,嗯,或许不是说是改变,应该是说是动摇。

    我想考研,赤裸地想,我在工作一年后辞职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想考研,我的人生的规划最先的一步就是考上研,而工作中的我根本没时间也没心力考研。

    工作时我经常加班到深夜,晚上九点也会因为要做的专案一直不停息,在每个月做商情月刊、模块绩效、月度宣传物料设计的时候,更是处于短期冲刺的紧张和时间爆满态。你们所看到的这些文段,是我完结了一天、或者暂时结束了一段工作后对自己唯一的疗愈。呃,自己做饭也是疗愈的一种,写字也不能算是唯一的方式。

    就是我觉得我在离我想要的方向越来越远。所以我在省公务员前一个半月提出辞职,之后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继续工作了三十天,最后在15天时开始交接,最后在考试前12天回到家,复习了十天。因为专业不太好报,大多只能报三不限的缘故,考公务员最后没考上。事业单位也差点。

    最后各种找工作了大半月,最后去了一家单位的劳务派遣,但我已经两个周天去做单位要出的志愿者了。工作上自己动作的重要,也让我不得不早睡早起。而最近听说年底要加班加得很狠。

    这是个周六,办公室的小姐妹去加班了,我说我不去。我受不住。而就在这周工作日的一天,我们下班后留下来,领导说,工作上的出错都要叫我们付出极大代价,年底要大整改。

    这样将忙碌又高压的日子让我慌张,我在离我想要的路,离我考上研,太遥远了。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

    而我动摇的原因,是我工作上想要一份薪资和可能,写作作为我一生的热爱我不忍放弃对它的耕耘,我也想看到被写作成就我的我,我想去考公务员,求一份体面的薪资与安稳,我还想达到我想要的目标。

    我知道都想要不可能,那么有偏重地去做,这样每个阶段都努力,慢慢走,我相信也能走到。

    我就在这两边摇摆着,不得心安,不得正解。

    哪个又能说哪个比较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