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仙志

第七章 世俗武学

    落日黄昏,恍然如梦。

    老人摸着少年的头,一同看向远方时光流转,正如十多年前初次来到秋凉山。

    不同的是,那时老人怀抱婴儿,如今婴儿已经长成少年。

    李扬尘回头,笑得很开心,道:“张清玄,很好听的名字呢。”

    老人不语,只是面容慈祥,搭在少年头顶的手,又摸了摸。

    春去秋来十数秋,今日方知恩人名。

    少年咧嘴一笑,越发开心,他不懂什么惆怅,也不知道事情真如老人所言,及冠之后未入修行,找了个好人家的姑娘,共度余生之后,若知道老人名字,会平添什么烦恼。

    他只觉得老人将他救起,将他养大,不是亲人,更胜亲人,自己应该知道他的名字,并牢记一生。

    这十三年来,自己期盼这一刻很久了。

    他在心中,反复默念老人名字。

    张清玄。

    …………

    岁月悠悠,又是两年春秋。

    十五年冬,大雪封山,千里冰封,白雪皑皑,一望无际,大地银装素裹,冰晶挂满树梢。

    这一年的冬天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来的寒冷。

    秋凉山顶,茅草屋上堆积了厚厚的雪,仿佛要把房屋压垮一般。

    漫天大雪,随着寒风呼啸,翩翩起舞。

    茅草屋的窗户、门板等,在寒风中嘎嘎做响。看上去不免让人担忧,似乎随时都有坍塌的风险。

    茅草屋外,那把躺椅一直待在那里,多年来未曾动过,任凭风吹日晒,雨雪侵蚀。

    旁边一个蒲团,少年盘坐其上,他双手自然舒张,放在膝盖上。

    两年过去。

    少年少了些许稚嫩,多了一丝英武,十多岁的年纪,身形修长,黑发如瀑。

    只见他闭着双眼,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机弥漫,风雪满天,竟是不能近他分毫。

    人间九境,一境一重天。

    世俗武功,练之大成可通玄。

    与山上仙门不同,世俗乃皇朝帝国所统治,故此又将武功以官员品阶为准则,分为九品十八阶。

    悠久年代之前,并无山上仙门、山下世俗的说法,因此在皇朝统治下,修仙者、武夫共用九品十八阶级的区分。

    随着历代先贤的呕心沥血,开拓出更高境界。修行者逐渐脱离皇朝统治,年岁越久,差距越大。

    天下民生,离不开统治者,否则将战乱四起,生灵涂炭,而皇权必须至高无上。

    为避免皇权尴尬,先贤们选择隐居深山潜心问道。

    年深日久,就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山上仙门、山下世俗。

    尽管皇朝更迭,随着历朝历代的修整,官员体系更加完善,许多皇庭已不在沿用九品十八阶的官员制度。

    但修行者依然未曾更改,沿用至今。

    九品十八阶,统称“世俗境”。

    也是修行一途的开始,人间九境,第一境。

    两年来。

    少年已是世俗境中,九品十八阶的从一品境界。

    要是放在山下世俗,这已经算得上大高手,放在沙场就是万人敌,放在武林更是纵横无忌。

    可在山上仙门来说,这个年纪的从一品,却是平常至极。

    这倒不是说他天赋不高,或者自身懈怠。

    须知,天下法门无数,从不缺高深经文,无敌神通,而一个人的成就,不可以年岁断定。

    用老人的话来说,他曾见过有人一出生就是一品境界,却终生未尽一步。也有人一生不曾修行,临了大彻大悟,一步登天。

    天地之理,本就不可揣摩,人之一生,更难窥探一斑。

    有的功法本就是突飞猛进,境界攀升极快,而有的功法却是水磨功夫,数十年如一日方可见效。

    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弊端,更说不上谁就高明了。

    以李扬尘的《紫府上庭经》为例,这圈经书,本就是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来,快不得,也慢不得。

    讲究个内息循环,生生不息。

    再说那玄都山掌教修炼的《天心道经》,更是玄奥晦涩。

    这部经卷主心境升华,妙就妙在,有人修行困于心,终生难得寸进。又有人心境自然,一朝大成,成为天下有数的大人物。

    一本经书,可以成全一个人,而一个人,又何尝不能成就一部经书。

    世间天才常有,而明师难寻。

    李扬尘很幸运,有一个老人这样的明师,不以天赋看成就,不以成就看为人。

    他知李扬尘天赋极高,修行进阶极快,偏偏性子又急,日后定会因心境不足,限制成就。

    所以给了一部循序渐进的经卷,让他快不得。而后又让他修炼《太平要术》这种上乘心法,磨炼心境。

    否则,以他之天赋,两年时间足够修到第三境甚至更高。

    “呼…”

    一口浊气呼出,李扬尘修炼结束,睁开眼睛那一刻,有掩饰不住的欣喜。

    明亮清澈的眼睛,灵动而富有朝气,好似山中精灵,未被尘世污浊。

    “破境了,正一品。”

    李扬尘越发欣喜,曾经一度怀疑,自己并非老人所言,天赋极高。

    两年来,随着对修行之事越发了解,李扬尘也已知晓,天赋与境界高低,并非唯一准则。

    嘎吱!

    名唤张清玄的老人,度步而出。

    两年过去,老人越发年轻,曾经满头如雪的白发,如今变成了花白,那微微驼着的背,如今也已经挺直。

    步入修行两年的李扬尘也知道了,老人并非什么返老还童。

    而是当年伤得太重,致使生命垂危,才变成那副垂垂老矣的模样。

    如今随着年岁,早已度过最艰难的时候,身体正在迅速恢复,所以这两年来,看上去比之前十多年的变化还大。

    见老人出来,李扬尘一脸得意,说道:“怎么样老头?比你预想的早了一月,我现在已经正一品。”

    张清玄心中一叹,这小家伙的天赋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可怕。

    之前为了怕他进境太快,根基不牢,心境不稳,特地选了一部在玄都山那种圣地,都是极难修的《紫府上庭经》,和磨炼心境要耗费许多精力的《太平要术》给他。

    本想着两年来他最多达到从四品境界,未曾想一年前就已经正四品。

    这一年来,他境界稳步攀升,仿佛丝毫没有阻碍一般。

    因此他又预计,依照这种速度,三月后可达到正一品。

    想着这小家伙之前的事,又将时间缩短至一月后,却不想此子又给了他一个惊喜。

    老人无奈的摇了摇头,拿出一本典籍,道:“依照约定,你进阶正一品,我将再拿本典籍给你修行。”

    “如今你已是正一品境,却还未学得轻身诀法,我这里有一本《踏雪无痕》,整好应景。”

    说罢看他看向漫天风雪,笑着道:“这本《踏雪无痕》算不得山上诀法,却是世俗一等一的武功秘籍。”

    李扬尘原本欣喜,听到张清玄的话,顿时有些不开心,撇嘴道:“老张,你别是开玩笑吧?不是我看不上世俗武功,相反我还很敬佩那些人,于艰难中钻研武学,其所作所为,不亚于修行先贤,可我如今正一品境,随便一跃便是数十丈,你这……”

    话说道后面,见老人面色不悦,李扬尘连忙住口。

    张清玄有些严肃道:“这修行一途,怎能只看法诀之高深,修行二道,出世入世,那入世者谁人不是下山历俗,世俗之间,万家灯火,自有修行之本,大道之根。世俗武学何尝不是如此?”

    事后他态度一变,摸了摸李扬尘的脑袋,温和道:“你别看这《踏雪无痕》是世俗武学,可它内里却蕴含山上门道,料想这武学的著作者,已然触摸到山上修行妙法的门槛,只是他或许是自身底蕴不足,故此这门武学,介于山上山下之间。”

    李扬尘不愧是天赋绝伦,悟性极高。

    只听老人如此说,便以心领神会,此人能以世俗武学,触类旁通,摸到山上门槛,必然是盖世奇才。

    一般这种人都是心境其高,看他之著作,无论山上高人还是山下武夫,都会受益匪浅。

    尤其是山上高人,更是会受到莫大启发,须知山上众人皆是踩在先贤肩头,最缺这种从无到有的体会、和启发。

    悟到这点,李扬尘嘻嘻一笑,一把拿了过去,道:“谢了师父。”

    张清玄哭笑不得,只得暗道一声滑头。

    他正色道:“其实说它是世俗武学倒也不对,毕竟它已经涉及山上玄妙,况且这武学潜力巨大,你若结合自己所悟,不断完善,也不失为一部难得的妙法。”

    李扬尘聚精会神的翻阅着,伸指在舌尖一抹,又翻开一叶,对于老人的话,只是不住的点头:“嗯嗯嗯…”

    张清玄无言,这小家伙修炼起来极其认真,对于书籍也是爱不释手,倒是十分难得。

    李扬尘不消片刻,将书籍合上,已是阅完。

    只见他一步踏出,脚尖轻点,体内气机浮现,紫府上庭真气运转,身形飘然而去。

    寒风冽冽,大雪飘摇。

    秋凉山顶,悬崖上一道身形,于风雪中,自下而上,速度极快。

    却见那人面容俊秀,身形修长,一身广袖白袍,在风中鼓荡。

    转瞬之间,已然来到山巅。

    张清玄老神悠哉,坐在石桌旁,桌上摆着一壶茶水,壶嘴一缕白烟,袅袅升起。

    李扬尘自悬崖下,借力峭壁劲松,轻踩树枝,一跃而上。

    张清玄转头看去,就见少年于空中缓缓落下,大袖飘摇,黑发如瀑,眼眸中尽是少年人的飞扬。

    他缓缓落地,竟是没有带动一丝积雪,一身白袍的少年,大步走来。

    恍惚之间,白袍与天地一色,身后满天飞雪,少年衣决飘飘,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好似一副画卷。

    “老头,怎么样?这门身法,我就看了一眼,便掌握了个七七八八。”

    李扬尘走到老人旁边,坐在石凳上,将大袖捞起,二指执杯,一饮而尽。

    和李扬尘不同,张清玄轻执杯,于口鼻之间细闻,而后轻泯一口,又慢悠悠的放下茶杯。

    这才毫不吝啬的赞扬道:“还不错,如果你能结合自己的领悟就更好。”

    对于他能这么快掌握这门身法,张清玄一点也不意外。

    毕竟是正一品修为,世俗的顶尖高手。再结合他修习山上妙法,比那武学不知玄奥晦涩几多,加之他悟性极高。要是一遍看不会,那才奇怪。

    得道老人的赞扬,李扬尘眯眼一笑,十分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