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往事

第三十八章

    步入大学殿堂的蔡晴晴,被推荐到医学院上学还不过个把月,有一天感到身体不适,又是恶心又是呕吐,病恹恹地茶饭不思。她开始并不太在意,以为身处异地水土不服,或是在外吃坏了肚子。后来过了几天,状况并没有改变,反倒越来越频繁起来,有人嘱她去医院去做检查。

    她心不在焉地走进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医院的医生问这问那,给她抽了血液,还说要留了她的尿液检查。不会吧,难道有这么严重吗,她有点疑惑。你是不是交朋友了?那男大夫问,目光有些揶揄。

    她心中格登一下,从医院川流不息的人中缩了出来。头晕晕地回到学生宿舍,靠在床上休息了会儿。因为是休息日,同宿舍大多数同学都出去了,有一位同学走近床前,佝着问她,不舒服?要不要替你去食堂,打一份病号的饭菜回来吃。

    她摇摇头回答,谢谢,我现在不想吃。躺了一阵子,她感觉好多了,爬起来走出校外,去搭附近的一路公交车。转了一次车,她来到距外滩不太远的一栋居民楼前。

    自从到医学院报到,她已经不止一次到过这里,一位同在一所学校的闺蜜郑晓玉住在这里。更为重要的是,晓玉的父亲与蔡晴晴的父亲是战争年代的老战友,她这次远离家乡,千里迢迢来到这座大城市,就是先寄住在晓玉家中。

    两个同在一所学校,晓玉学医比蔡晴晴高一届,已经有了一点医学的基础知识,所以她很快联想到晴晴可能受孕。因为晴晴跟她说过推荐上大学前,和游郁生一起经历过的往事,晓玉开她的玩笑说,你是不是怀上他的孩子了?

    不会这么巧吧!晴晴不好意思地低声答道,神色中透露一丝忧虑和惊慌。

    这不难,可以做个尿检试一试,先排除一下。晓玉说,扮着鬼脸。

    我去过医学院的附属医院,那个接诊的男医生也这么说,我当时犹豫了一下没有马上回答,也没等拿化验的结果就离开了。因为万一查出来真是怀孕了,在学校传播开来就不好办了。

    也是,晓玉同意她的做法,她劝她上市里的综合医院做检查。在那里先查一查,如果没有就更好,那就是虚惊一场,假如真的怀上了,也不致搞得草木皆兵,沸沸扬扬。

    他们找了一个方便的时间,上别处离家较远的医院去做。那时候社会上面对未婚先孕,女孩子做这种检查比较忌讳,晓玉让她哥联系了一个朋友帮助她解决这个难题。晓玉的哥哥晓军是一个大厂的职工,他与自己的妹妹一样热心,对这位外省前来投奔他一家人,他的父亲好友的女儿照顾有加。

    刚来报到那天,蔡晴晴由李会陪同找到郑宅,第一个开门迎接的就是晓军。这是一个身材毕挺的高个子,长得也是眉清目秀、一表人材。李会本就生得瘦小的样子,立马在他的面前显得委琐,自叹弗如。

    尔后,居住在大城市的这一家子,他们那潇洒自如的仪态举止,不同凡响的谈吐礼节,也使李会这个自小生长在小县僻壤,但性格上有些持才自傲的学子,顿时感到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和行为言语上的过分拘谨。

    好在蔡晴晴面向这一家老少,重点介绍这位小个子同伴时,特别提到他是一位有绘画天赋的才子。现今又刚刚考上了有名的美术学院,准备在画艺上进一步的钻研和提高,他自己不无自负地补充说。

    当然,一开始这一家人也猜测或想像,这貌不惊人的天才画家,是否是这位清丽脱俗、美艳如花,主人故旧的女儿交往的男友。但是接着不久,这个疑案由这家主人的女儿郑晓玉,以后成为蔡晴晴铁杆闺蜜的,在与蔡晴晴交谈中揭密和否定。

    那还是在刚开学,他们利用假日出游,来到郑家不远处的黄浦江边,倚着铁栏杆瞭望江上行驶的轮船。在他们的背面,有一排西式的大洋楼,兴致勃勃的郑晓军不时转过身,给来自外地的蔡晴晴献殷勤,讲着这些建筑独特的历史故事。

    比起身材高大的哥哥晓军,略显矮胖的郑晓玉则傍着李会,欣赏他描绘江水对岸的朦胧的景物。在朗朗的天宇下,李会并不比她高,却明显瘦小了一圈。在江畔像他们这样的一对一对,散落的青年男女,实在是不胜枚举,也算得上是当时这个大都市,一幅特有的景观。

    如果有一个超脱的画家,站在高高的云端,把江岸两侧的人和物统统画了下来,那想像中会是十分壮观的长卷,自来熟的晓玉,忽然发出感叹,李画师,你说是不是太奇妙了。

    噢,晓玉同学,你真是我的知音,想象力够丰富的,李会惊叹,不瞒你说,我这幅画就是企图描绘出这样的气势,却被你这个诗人一语道穿,我是说,你是有诗人的气质。

    是吗,承蒙夸奖,晓玉说,我的确闲来无事,会独自在纸上涂涂画画,无病呻吟几句子。

    好呀,请背一二首给我听听,李会兴致盎然地说,我这会儿正苦于情感枯竭,如有你的诗句的培育,可以增强我的自信心,激发我绘画的创作灵感。

    那我就献丑了,《风景》:需要两个人看/三个人可能多了/路上一排杂乱的跫音/狼群出没伴着风吹散的草披//一个人的风景/原本需要两个人欣赏/否则,再好的风光/也戮上陌生的邮戮/寄给人一片寂寥之感//幻想和一个人去远方/这是一辈子的事/无聊的日子/干吗去爱路边那些小花小草//一约而过的鸟儿/替我前去招唤一声/为何不去爱身旁的人/干吗陶醉书中的人物故事/那些在你身边的亲切呼叫/你都听见了吗

    不错,你的诗令我想起了一个人,就是可爱的蔡晴晴同学,李会听了她的朗诵后笑道,你们都是天生的诗人,而且是情诗高手。她写的诗我也偷偷看过几首,我想说出一个形容词,不知是否妥贴,就是有一个共同点:闺怨。

    这时蔡晴晴插进来说,李会,你又在编排我的什么?郑伯叫你画一幅浦江上的早晨,悬挂在客厅里作装饰,这是多么大的荣誉,也封不住你的嘴。

    哈哈,我还以为晓军给你热心讲介,大都市的前世今生、古往今来,让你都忘记了时间的概念,这一刻才贸然想起了,也还有我们两个人的存在。

    晴晴,郑晓玉也笑着说,你猜猜看,李会刚才在给我讲什么吗?他在说你写给他几首情诗呢,我没想到你这么矜持的女孩,也敢于写爱情诗表白。

    晓玉,你别听他信口开河,这一准又是他乱编排的。蔡晴晴拆穿说,他这个多情王子,见一个爱一个,见两个爱一双,谁如果给他写情诗,才倒了八辈子的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