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视未来

第六十章 新工艺

    徐良这些天带着团队没日没夜的忙,今天还来了几位客人,江秋瓷从龙国飞到南岛来了。

    “秋瓷你怎么来了,这么久没见,越来越漂亮了。”徐良也是非常高兴,这么久没见面,只是有外人在,就拉着学姐手不放了。

    “我来有正事,你别想乱七八糟的,先找个安全的地方说话。”学姐板着脸,却隐藏不住一丝喜色。

    “哦,跟我来。”徐良带他们来到南方实业的研究所会议室,这里有着极高的安全等级,保证不会有任何泄密的可能。

    “这是我们沈教授这多半年的无人机训练纪录,你把它合并到之前的文件里去。”秋瓷正色道,这种文件包含了巨多的国家资产,在无人机里的加密等级也是最高的。

    “龙国限于国际承诺,不好对南岛的事情直接干涉,但如果你们确有困难,非不得已的时候,也可以提出特别要求。”

    “谢谢沈教授,其它的暂时不用,我向江叔提出的购买申请,怎么样了。”徐良问道,他三天前向江海城提出购买龙国C20发射药的申请,正在等回复。

    其实徐良完全可以自制出世界各类先进发射药,但他需要一份真实的许可,不然来源就不好解释了,虽然他也可以不解释。

    “这也是龙国提供的援助之一,许可证已经带来了,包含工艺等等,只是你们有原材料吗。”秋瓷不解,龙国的c20是现在最先进的制药技术,没有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原材料,是做不出来的。

    “我有,从新生号生产的裂解油中的多环物质,已经提炼出来几百吨了,正好用来做这个。”C20的成分不是机密,但合成工艺是机密,连花旗国都不知道合成路径。

    “你怎么知道要用这个,还有你怎么会去提炼它,难道。”秋瓷惊讶地看着徐良,这不是机密中的机密吗。

    “这是机密,你要知道了,以后就不可以离开我了。”徐良笑道。

    “哼,我才不想知道,你自己能搞定就好。我这段时间会在南岛做观察员,有事直接和我联系。”学姐交完接东西,就回使馆去了。

    徐良说的那种多环烷烃,在特殊位置加氮处理后的物质,可以产生花旗国常用C2*2药一点五倍的热值。但有个问题,它极为稳定,比西四那种可以烧火用的更为稳定,因为它烧不着。这其实与龙国的C20有点不一样,徐良叫它C30。

    在南方实业的燃油处理车间内,从新生号运来的裂解油经过分离,成为汽柴油和一些特种油,其中就有徐良需要的多环烃。好在新生号位于南岛北边作业,运油的船是中型船只,可以在渔港码头靠岸。

    这种多环烃经过与活性氮用电磁加热反应,将成为一种类似塑料的物质,这种由十多种不同电磁频率和强度构成的反应条件极为特殊,电磁发生器控制程序被徐良严格加密,一般条件生产的就是C20,而条件符合时生产的就是C30。

    C30是C20同分异构体的一种,极难分离出来。它需要用高压电引爆,与不同电流配合,可以制成各类燃速的发射药。

    一颗颗6.8mm直径的弹头从车间加工出来,再经过全自动注塑机,熔化的C30在模具中成型,与金属弹结合成一颗颗无壳弹,再覆一层特殊膜材料,装上压电底火封装,就成了7.6mm标准弹。

    徐良带着一万发新生产的无壳弹,来到南方实业机械厂的试验靶场,梁绪营已经等急了,见徐良来了赶紧催他取出弹来。

    “这什么弹,好像一根根船钉。”阿梁从没见过这种弹,金色弹体,细长一体成型,底部有一条凹槽应该是用于退弹的,没发现弹体和弹壳的接口。

    “用了你就知道了,装弹吧。”徐良说着拿来一个装弹器,把无壳弹一股脑放了进去,填满后正好六十颗,用力一推,一阵脆响,无壳弹全部装进弹匣中了。

    “难怪能装这么多弹,这每个弹都这么细,是不是无壳弹。”阿梁问道,无壳弹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消失不见了。

    “算是吧,有很多不一样的,这个弹外面有一层阻燃收缩膜,可以在管内起密封作用,同时发射药燃烧时,会把这层膜给热收缩,你看这膜有斜纹吧,膜收缩后就会卷曲变成螺旋尾翼,带动弹体高速旋转。”徐良解释道。

    “弹体是7.6的?看着不像啊。”

    “不是7.6的,是6.8的,出膛后密封环会因为残余药加热收缩成6.8,可以减少百分之二十的风阻,存速更好。”徐良说着把弹匣推进卡槽里,咔一声固定好,瞄准远处的二百米靶准备射击。

    “等等,第一次射击,先用固定器,小心炸膛。”阿梁提醒道,毕竟是当了几年军校生了,这点常识还是有的。

    “不用,忘了告诉你了,这个最不怕的就是炸膛,后托位置用的是钛合金,高压管是微晶高铬钢材料,炸不了膛,就算极端条件下炸膛,碎片也会被钛合金防护管挡在里面。”说着徐良拉了一下拉机柄上膛,开始点射,打了几发换成连击,一梭子下去,远处一个胸靶登时被打得稀烂。

    “弹初速1200米每秒,这么快!让我试试。”阿梁急不可耐要试试,旁边的弹速检测仪显示出初速度。接着阿梁也打了一梭子。

    “震动这么小,这个是管退式的,后座力相当轻,另外没有发射烟从后膛出来,拉机柄是不随同移动的。真奇怪这玩意是怎么设计出来的。”阿梁一直以为是龙国支持的技术,没怀疑是徐良设计的。

    “钢管后座提供自动动力,同时减缓后座力,管上散热片在回复时会形成抽风机制,把开膛时的烟向前抽走。另外它是不抛壳的,所以无所谓左右手都可以用。这种先生产一万支,再生产其它类型装备的。”徐良道。

    接着做了各种适应性测试,在泥水,确认极寒和极热条件下都可以正常使用,陆续发射了一万发弹,没有发生卡壳现象。通常卡弹发生在头和壳的接口台阶处,这种弹没有接口,当然要顺滑得多。

    由于有阻燃膜隔绝发射药对膛内的烧蚀,内膛磨损度很小,测试表明,钢管寿命可以达到十万发以上。

    固定射击后的结果,一千米的距离散布为十五厘米,阿梁惊掉了下巴,这他喵不是自动步,这是狙吧。

    线膛管射出的弹体是绕着一个轴心跳动的,而这把的弹体是在轴心线中自转的,散布自然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