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朕乃天命

第十七章 太后教子

    太监赵得站在殿中,看见李承乾醒过来后,端着一杯茶水,走到李承乾旁边,轻声道,

    “陛下,您醒了”

    正在暗自苦恼的李承乾听见周得的话后,轻轻嗯了一声,接过周得手中得茶,抿了一口,顿时觉得心中没有这么堵了。

    李承乾从摇椅上站起来,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得景色。

    此时虽已是入秋,但外面依然很是炎热,透过窗户依稀能看到外面得热浪。

    鸟叫声在外面此起彼伏,李承乾站在窗前,听着外面得鸟叫声,内心也慢慢得平静下来。

    “陛下,含元殿的崔公公求见。”

    赵得的声音在李承乾的背后响起。

    李承乾一听时崔公公,便知道时母后有事找他。于是从转过身道:“让他进来吧。”

    然后坐在椅子上,心中有些好奇,不知母后找他什么事。

    片刻后,周得便将崔公公带了进来。

    崔公公看到李承乾,上前跪倒:“参加陛下。”

    李承乾何了一口水道:“起来吧。太后让你来,是由什么事情吗?”

    “回陛下,太后让奴婢通知您去御书房。”

    李承乾一拍额头,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对着崔公公道:“嗯,朕知道了,你回去告诉太后,朕马上去御书房。”

    崔公共嗻了一声,便回含元殿复命了。

    而李承乾则一阵头疼,学习学个屁,我只想当一个昏君。

    虽然心中如此想,但作为一个大孝子,即使心中一百个不愿意,他也得必须去。

    于是吩咐赵得道:“去御书房。”然后走出紫宸殿,赵得亦紧紧得跟随。

    。。。。。。

    等李承乾来到御书房,发现太后正坐在殿中,没有看到教书的先生以及自己的弟弟和妹妹。

    坐在椅子上的太后看见李承乾到来,瞪了一李承乾一眼,仿佛说,好小子,敢放你老娘得鸽子。

    李承乾对着太后眨眨眼,表示我也不想这样。

    太后没好气得看了一眼李承乾,叶宇道:“皇帝还知道来,哀家以为皇帝不来了呢。”

    李承乾则陪笑道:“母后这是哪里话,母后的吩咐儿子怎能不听,儿子只是刚才有点事耽误了。”

    “哦~,原来如此。”太后拉着长长的音,“那皇帝能否告诉哀家,是什么事?”然后一副我就静静的听你狡辩的眼神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眼睛一转,想了想,

    “儿子一直在想今日早朝发生的事情。”

    太后一听是早朝的事情,眼睛一亮,顿时来了兴致,

    “也是,你也看了于廉递上账本,你有什么看法。”

    李承乾回想着早上便已想好的说辞,道:“儿臣以为,此事有周大人的奏章又有于廉的账本,因此儿子认为安王和王安杰私自卖赈灾粮一事可以说是八九不离十,所以,儿子以为此应该严办,以正国家法度。”

    太后看着眼前的李承乾,沉默起来,过了一会后,才说道:“安王是你父皇一幕同胞的弟弟,王安杰亦是哀家的亲弟弟,亦是你的亲舅舅。”

    李承乾听后,也是一阵头大,虽然他对此二人没有什么感情,甚至因为赈粮的事情对二人还有些厌恶。

    但却改变不了二人的身份,以及他们对朝局的影响,安王不必多说,乃是宗室亲王,身份无比尊贵,王安杰身后则是太后以及王氏宗族。

    李承乾心中叹了一口气,道:“母后打算怎么处理?”

    太后有些沉默,面露苦涩,“母后对于这两人也是深恶痛绝,但现在你刚刚登基。不能引起朝堂震荡。待两人回京后,母后会亲自问他们,如确有此时的话,母后打算让安王退还所有非法所得银粮,并且让他留在京城,料想安王以后住在京城也不会惹出什么乱子。”

    当说到王安杰时沉吟了一下,

    “至于王安杰,就按皇帝所说,可以处罚的重一些,但也不能伤其性命,具体如何处罚,母后要与丞相及御史大夫商量。”

    李承乾听完太后的话,吃惊的看着母亲,确实没想道母后会如此处理。

    “怎么这样看着母后,是不是以为母后是王家人,会袒护王安杰。”太后苦笑的道。

    李承乾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接着有摇晃起头。

    太后看着李承乾的样子,有些想笑,但还是忍住了,眼神严肃的道:“承乾,等你以后亲政后要记住一件事,朝廷不是你一人的朝廷,身为皇帝要学会平衡与妥协,居中调理阴阳,只有这样朝堂才不会乱,你才能握紧权力。”

    李承乾认真听着母后的教导,在心里撇了撇嘴,有些不认可母后的话。

    这是明君做的事情,我可是励志要做昏君的,好不好。

    整个大唐我最大,谁赞成!谁反对?

    反对的统统拉出去,让他感受一下社会的对他爱抚。

    虽然李承乾心中如此想,但脸上却不露声色,一副小课堂来了乖乖听讲的样子。

    最后还说了一句,“母后,儿子知道了,谢母后教导。”

    太后看着自家儿子的样子,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心想,先帝,你在天上好好看着,我一定会把承乾培养成一代明君。

    然后高兴的用手摸了摸李承乾的脑袋。

    如果先帝此时能够说话,一定会说,梓潼,咱们换一个培养吧,这个肯定是长歪了。

    在御书房聊了一会儿的李承乾看到弟弟妹妹迟迟没有来,有些疑惑,

    “母后,皇弟和皇妹怎么还没有到?”

    太后本来快把此事都忘了,李承乾这么一提起,又露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还不是因为你,迟迟没有来。哀家便让他们先回去了。”

    李承乾的脸上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同时心里也有些庆幸,毕竟能逃一天就是一天。

    “母后,那既然这样,儿子便先回紫宸殿了。母后也忙了一天了,也回含元殿休息吧。”

    “你先留在这,你来之前哀家派人去通知张昌儒了赶紧入宫,想来也快到了,你就留在这跟着他好好学习圣人之道。”

    接着太后又警告李承乾,

    “等张先生来了,你可要好好学,不然的话,哼哼。”

    李承乾听到张昌儒马上入宫,瞬间破防了,

    “母后这怎么能行,张先生都回去了,您再让他来,多耽误时间。”

    此刻,李承乾说话的语气都有些变了,有些着急。

    “你是君,他是臣,哀家没让他在这等着你就已经是对他的恩惠了。”太后淡淡的道。

    她现在是看出来了,李承乾压根就不想来读书。想通之后,太后语气变得有些严厉,

    “坐我旁边,哀家同你一起在这等着。”

    李承乾知道今天是逃不过了,于是麻溜点坐在椅子上,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被动的接受命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