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四合院:有钱有票的小日子

第010章 瑕疵布

    “同志,同志,有点事给你说一下。”

    就在张旭拿麻袋装鱼的时候,一个大约三十多岁,带着蓝色解放帽子,穿着一身蓝色解放装的中年男人穿过了人群挤了过来。

    “怎么了?”

    出于对陌生人的防备,张旭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警惕地看着来人。

    “同志,我是第二纺织厂的,这是我的工作证。”

    那人看着张旭的样子,赶快的从自己上衣的口袋里面,掏出了一个证件。

    纺织厂后勤处采购员王大雷,张旭看了一眼证件上的照片和职位,瞬间心里明白了几分。

    早就听说过河边有些缺少油水的人会跟那些钓鱼的买鱼,甚至有时候还会有一些单位的采购在河边采购,没想到今天竟然被自己遇到了。

    “我收拾一下,我们去其他地方谈。”

    看了一下周围的人群,张旭小声的说了句。

    他今天本来就用不着这么多鱼,其他的本来还想要弄几个水缸先放到空间里面养着,回来去鬼市换点需要的东西。

    但是遇到纺织厂的采购员,让张旭瞬间改变了主意。

    在这个年代很多东西可不是能够随意买卖的,投机倒把可是一个不小的罪名。

    虽然因为近些年的自然灾害,四九城的鬼市的交易,粮店附近小胡同交换点粮食,河边买点鱼这样的事情,纠察队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这些也仅限于小宗的买卖,像是张旭现在这六十多斤鱼,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当然要小心翼翼。

    “我帮你,我有自行车。”

    身为采购员,张大雷对于这些当然是更加的清楚,甚至可以说,他们采购的很多东西都是不能放到明面上的,他说了一句话之后,也开始帮张旭收拾起来。

    有了王大雷的帮忙,张旭收拾起来快速了不少,他把那条五斤多的鱼还有随意捡了一条斤把重的鱼单独的分出来,其他的都装进了麻袋。

    把麻袋放到了王大雷自行车的后座,两个人避开了人群,很快地转进了一个偏僻的小巷。

    “同志,抽烟。”

    王大雷看四周没人,从口袋里面掏出了烟,递给了张旭一根。

    大生产,张旭接过了烟叼到嘴里,又凑上了王大雷递过来的火柴。

    有点冲,没自己的大前门味道好。

    “同志,这些鱼你都卖吗?”

    王大雷看到张旭抽起了烟,自己也点了一根,问道。

    本来他像是往常一样,看看能不能弄几条鱼送到领导的小灶,却没有想到竟然会遇到有人钓了这么多鱼。

    就他自行车后座这些,最起码有六十多斤,虽然对于几千人的纺织厂来说还不够塞牙缝,但是如果对于少数人却足够用了。

    “你准备出什么价?”

    张旭吐了口烟,看着王大雷问道。

    这几年的自然灾害,可是让市面上的鱼价不断地上涨,市场上这样一斤以上的鱼已经属于中等,两毛钱一斤,还需要鱼票或者副食本购买。

    “两毛八一斤,比市场上多八分,怎么样?”

    王大雷说道,这么多的鱼,他还是比较爽快的。

    以往他买鱼,因为不需要票,基本上都是两毛五,而今天这麻袋鱼比较多,甚至里面还有好几条是在两斤以上的,他就给多提了三分钱。

    “说实话,这个价给的不少,但是老哥,我也不想占这个便宜,我也不要钱,我想给您换点东西。”

    听了王大雷的报价,张旭知道这大哥也是个实诚人,他也不藏着掖着。

    “换东西?”

    王大雷也没想到张旭这样的要求,连忙的说道。

    “同志,我虽然是采购员,但是很多东西我这里也没有。”

    “这位大哥,既然我说了,那绝对是您能办到的,您不是纺织厂的吗?我是想要拿这些鱼,给您换点布,就按市场价。”

    张旭微微一笑,到了这个时代,他从系统里面确实弄了不少东西,但是却没什么布料。

    他现在的被子和床单什么的,还是当初从鲁省带来的,不知道已经有多少年了,甚至有的地方已经磨损得很薄了,他早就想要把被褥还有床单都更换了。

    “换布的话,那没问题,就是你得跟我一起去我们厂。”

    王大雷几乎没有犹豫。

    像是他们这样的工厂,除了计划内的生产,其实还会有一部分属于计划外的生产,这些东西往往就是他们后勤处用来和兄弟工厂交换需要的物资。

    张旭把装鱼的麻袋转移到自行车的横梁上,他坐在王大雷的身后,随着王大雷的用力,自行车晃晃悠悠的出了胡同,向着四九城西边而去。

    也就是在他们刚出胡同没多久,一个长脸的小胡子也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跟了上去。

    第二纺织厂,又被称为二棉厂。

    位于四九城西侧的东八里庄,因为一棉厂、二棉厂和三棉厂都建在这里,很多的报纸喜欢称这里是纺织城。

    又因为这三个厂里女工占据了九成,每天都能看到上万名女工上下班,私下里有好事者称这里为女儿国。

    这个时候可是有着黑一白称呼,也是四九城工业的两大支柱,一黑指的是以第一钢厂为主的各色钢铁及配套工厂,一白就是说的纺织城。

    二棉厂的建造的时间虽然跟一棉厂差不多,但是其规模却是一棉厂的一倍,有六千多职工,每年的产量能够满足两三千万人的基本需求。

    不过因为这些年棉花欠收,原棉供应不足,再加上老大哥的背信弃义和技术封锁,二棉厂现在每天只能生产八小时,而一棉厂更是几乎停产。

    两个多月,张旭也是第一次的到这里。

    说起来规模,这里跟红星轧钢厂差不多,不过在这里没有什么高炉设施,几乎都是一水五六米高的大型厂房。

    因为还是工作时间,大部分的员工都在车间里面,进入工厂范围就可以听到轰隆隆机器的声音。

    张旭跟着王大雷到了后勤处,交接的很是顺利,至于交换的布,他们甚至不用去大仓库,在后勤的小库内就存放的满满的。

    看着堆放的满满的各色棉布,如果是一位女同志,绝对的会兴奋的都想要扯上几尺,但是张旭这样一个大老爷们还真的不知道如何下手。

    “同志,你要布是准备做什么?”

    一起跟来的王大雷来也看出了张旭的不知所措,在旁边说道。

    “我想要床单和被罩,还有窗帘和门帘,富裕的话再做两身衣服。”

    张旭大致考虑了一下,他现在的衣服除了系统给的那一套不怎么能穿出门的衣服,就是在厂里面发的几身工作服。

    原身留下的那些不知道多少年了带着补丁的衣裤,在张旭看来基本上都不能穿了。

    “要是做衣服的话,那就用这样的平棉布或斜纹棉布,现在蓝色、灰色和绿色的很畅销,可以做成军装或者中山装,如果给女同志的话就用这样的格子布或者花布,夏天快到了,适合这种颜色较浅的,做成衬衫也最合适。”

    “至于你要做的被罩床单啥的,我觉得没必要用这么好的东西,这边还有些瑕疵布,你完全可以用这个。”

    虽然王大雷只是一个采购员,但是他怎么也在纺织厂五六年的时间了,对于各种布料性质什么的也是手到擒来。

    “瑕疵布?”

    看着王大雷指着的仓库的一侧堆放的一匹匹的布料,几乎是占据了仓库布料的三分之二。

    “这布结实吗?”这是张旭比较关心的,因为从这一匹匹的外表来看,真的看不出什么。

    “这布虽然是瑕疵布,但是质量上没的说,一点也不耽误使用,大部分都是染色的时候染花了,也有一小部分是因为脱丝,但是脱丝基本上都是在边缘,基本不耽误使用。”

    王大雷说道。

    “其实像是这些瑕疵布,大部分都会成为厂里员工的福利,不需要布票,价格甚至不到平常布料的一半,可以做衣服,也可以做被褥床单。你如果用鱼换的话还可以再便宜一些,还是很划算的,你真的可以考虑一下换一匹这个,再换15尺别的,足够你做两身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