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四合院:有钱有票的小日子

第054章 这才是家

    如果说张旭用小院养鸡很成功的话,那他在院子里面养鱼,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当初他可是费尽了力气,在小院儿的一侧挖了一个七八平米大小,最深地方能到一米的土坑,又专门跑到护城河边挑了几十桶水才把那个池子灌满。

    而当张旭把之前钓的那些小鱼都丢进水坑之后,本来以为这些鱼会跟那些鸡一样飞快的成长。

    却没有想到,那些鱼长得极为缓慢,如果不是因为护城河水里带进来的那些虫子和绿藻,还有池子周围延伸来的那些青草,这些鱼可能早早的就被饿死了。

    食物,是自己在这个院子里面养殖最大的障碍,院子里的那些鸡能够成长和繁殖,是因为草丛中的各种虫子和草籽完全的可以满足它们的食物需求,就算是这样,这20多只鸡对于这个小院来说,也算是完全饱和了。

    “对了,你那个罗汉床不是暂时不需要了吗?你那屋里面哪还有空放?”

    庞俊青疑惑地看着张旭,他这一段时间可是在仓库给张旭找了不少的老式家具,前几天都已经被张旭全都拉走了,他也想不通,为什么张旭会喜欢这种破旧的老家具,他买这些老家具的钱也足够打一套新家具了。

    “我准备把这個放到倒座房里面,高大哥他们这两天已经把那间倒座房完全整修好了。”

    张旭看着庞俊青说道。

    张旭的那两间房子几天之前就已经装修好了,房子按照他之前的想法弄成了上下两层。

    原本的耳房被改成了厨房和卫生间,并且接通了自来水和污水的管道。

    不过因为下水的问题,平时喝水做饭没问题,洗菜刷碗洗衣服还是尽量在中院。

    而大小便,白天也是尽量在公共厕所解决,外面的化粪池就这么大,也不能经常撬开清掏。

    一楼原本的那一间正房则是做出了一个客厅和一个套间。

    至于二楼,基本上就是一间宽大的卧室,那些比较矮的地方则是安装了一排橱子,用来放置被褥衣服等物品。

    当然在这里面也有一些跟张旭当初的想法有所不同的地方,最大改变的就是一楼的那个套间,本来张旭的意思是在那里放一张罗汉床,平时可以在那里午睡或者是看书。

    但是在安装水暖炉的时候,还是在刘工和高家兄弟的建议下,把这里改成了一个土炕。因为水压的关系,水暖炉的热水很难上到二楼,这样在冬季的时候,这个套间完全可以当做正卧来使用。

    还有两间房子的地面,高家三兄弟更是铺上了一块块的石板,显得极为的整洁漂亮。

    而当了解到这些石头来历的时候,张旭更是有些咋舌,这竟然都是他们之前从圆明园拉过来的,说不定就是从前某个大殿或者是楼阁的地基。

    在高家兄弟把两间房子装修完之后,张旭又把倒座房的整修交给了他们。

    当初让杨厂长让他提条件的时候,张旭的脑海中便闪现了这一排倒座房。

    这一排四小间的倒座房现在看着破破烂烂的,但是到了几十年后,就是这样的一间房子也能价值几百万。

    对于张旭提出要购买这一排倒座房,杨厂长也有些诧异,这样一排年久失修几乎要倒塌的房子,平时也就只能放些杂物。

    就算是买下来,大修的费用甚至要超过购买费用,而且就算是修好了,因为常年不见阳光住人的话也会因为潮湿而引发各种病症。

    而且这一排倒座房,虽然名义上是厂里的仓库,但是实际的产权都是在街道,属于公家的产业,需要的话也只能是租赁。

    最后还是杨厂长也就安排后勤跟街道协调,把四间倒座房其中的两间作为长租房租给了张旭,虽然跟张旭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能租到这两间房子,他也是很满足了。

    这样的房子说是租赁,其实租金并不高,各个街道的长租房,因为房子质量的各不相同而分为五等。

    就像是一等房子,不但要求墙壁瓦面齐全,而且屋内还要有天花板和地板,整个墙体也要经过粉刷或者是有壁板,每平米每月的租金达到七分钱。

    而像倒座房这样的,虽然是瓦房,但是里面比较矮小,不但是老的门窗,而且到处充满了破损,墙壁的粉刷早已经脱落,只能是归类于五等房里面,每平米每个月的租金三分半。

    也就是说,租给张旭的这两间房子,每个月的租金加起来还不到一块。

    这样的房子虽然说是租赁,但是租金可以说是几十年不变,而且法律意义上虽然不能继承。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已经实际认可了承租人对于房屋的所有权,一般都会由承租人的配偶或者子女重新签订协议变相继承,而到了80年代房改的时候,更是可以直接的购买。

    找了一个板爷,把罗汉床拉到了四合院,自己原本那两间房子里面,除了需要特殊打制的一些家具以外,都被张旭换成了明清家具,甚至还有一些是特殊材质的,单单这一屋子家具过上几十年,就有可能值几个小目标。

    至于张旭原本的那些家具,都被他弄到了倒座房里面,也算是物尽其用。

    高家三兄弟的手艺,那绝对不是盖的,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整个倒座房就被翻新了一遍。

    不但顶上的瓦片被重新的规整,门窗也都做了替换,里面的墙壁更是被粉刷一新,地面上也铺了一层石板。

    那两间倒座房更是被打通成了一个套间,其中内间的房门更是被改造成了一个大的窗户,虽然是阴面采光不好,但是却让屋里面显得更加亮堂。

    至于南面沿街的这一侧,因为要照顾屋内的隐私,所以只是在靠近屋顶的位置开了一排不小窗,也让屋内每天可以照射到部分阳光。

    这样子的改造下来,虽然费用不低,但是也改变了到仓座潮湿的现状,而且以后自己有了孩子,也不用为住而发愁。

    这才是家呀,看着自己重新布局的房子,张旭的心里是不由得感慨。

    这样的布局改造最起码在这个时代是十分新奇的,是可以沿用到新世纪,没有意外的话,自己将会在这里生活几十年,在这里结婚生子。

    特别是看到大门上方,钉在红色绸缎上的革命烈士家属牌子,这在未来的十几年里,可是自己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