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太岁:穿越现代当特工

第二十章 捡到宝了

    有驴友来滨城写过这样一段话:大马地处热带,全年任何时候都可能下雨,却被人为的根据降雨量,把这里的季节简单划分成旱季和雨季。这导致有人认为雨季不适合到大马旅行。

    但是如果他见过了滨城的雨,就会知道:如果每天都是晴天,才真的是一种遗憾……

    清晨,苏娅被窗外的雨声叫醒了。

    她拉开落地窗窗帘,看到山坡下,雨中滨城的第一眼时,有些呆住了: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多元,色彩鲜艳的南洋名城,在雨中显得静谧而澄明,只听见已经连成线的雨水,吧嗒吧嗒打在木台上的声音。

    远处,大海的白色波浪欢快了,好像在热烈的迎接着落下的雨水。

    苏娅洗漱,换衣服,下楼,发现客厅没有人,姓林的没起床?

    苏娅打开客厅门,一股潮湿的凉风吹来,舒服极了,她看见林越在院子的大遮阳棚下,正正耍着一种像太极,又不是太极的武术。

    大雨打在高高的遮阳棚上,像敲鼓一样,好像在给林越的武打片配乐。

    苏娅越看越觉得他的动作趣,尽管跟她见过那些威武的男人的虎虎生风没法比,可是耍起来有种静如处男,动如舞男之感。

    女人会在不经意间的看脸,这小子长的……嗯,除了单薄了一些。

    其实,林越的颜值在很早以前被很多次讨论过:他初中同桌小楠,就给做过鉴定。

    在青春懵懂的年纪里,女生有时候会讨论全年级男生谁最帅。同桌小楠总是不以为然,被逼问急了就说:”当然是我同桌!”

    女生们也没法跟她争,不是因为小楠学习好,也不是因为她长得好看,说的全对;而是小楠这个老实、又不讨喜的的同桌,确实好看!

    苏娅觉得眼前的这家伙很有观赏性,厉害不厉害暂且不论,起麻要比做晨运的那帮老头老太太有气势多了。

    初宇打着伞送来了早餐,三人一起回到房子里,初宇问:”苏小姐今天还出门么?”

    苏娅看了看窗外,说:”这雨会下多久?”

    “这不好说,也许一会儿就停了,或许会稀稀拉拉的下一天。”初宇答道。

    苏娅放下碗筷,说”等雨停了吧!”。

    “古董街离这里远吗?”林越问。

    “古董街?你要去买纪念品?”苏娅可不信林越会有那么多钱去跟风玩古董。

    初宇笑了,”苏小姐,马陆甲海峡到前几年还打捞出过宋朝的商船,要说在古董街找到几百年前的古董,不算难事,我不懂古董,所以这价格……”

    “没事,雨天,人少,好杀价,你陪着苏小姐吧。我自己去逛。”林越看来是执意要去。

    “那行,虽然大马的古董店都有是不是赝品的标注,那也别被骗了。”初宇说着,掏出手机,给林越发了个地址。”那我……”

    林越看他欲言又止,问道”怎么了?”

    看破不说破。苏娅知道初宇想送林越去,因为只要买了东西,初宇就会得到佣金,古董货值高,那就更多了。

    于是苏娅说道:”哎呀,一起去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在滨城的唐人街和小印迪(LittleIndiia)老街区里,大大小小的商铺中间,夹杂着各种风格的古董店。

    卖的东西从老家具、到瓷器,手串,玉器,再到传统的艺术品都有——华人下南洋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且海上丝绸之路从三国时代就路过马陆甲海峡,所以,这里散落着各个朝代的东西,只是现在收藏热,捡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林越看上眼的东西,只要问了价格,听着都比较刺激!

    果然应了那句话:古董行业从来不坑穷人!

    当他们逛进一家小门练的古董店时,林越停下脚步,这家店从外面看起来,非常不起眼;一进门就感觉好像误入了一位整理大师的家,店里面干干净净,空调比商场的还舒服。

    不大的空间被利用到极致,四面八方都摆着,挂着,叠着各种东西,它们复杂地堆砌着,混乱但又很有秩序。

    店主是个非常年轻的温柔款男子,他的目光瞬间就被姿色绝美的苏娅所吸引,再看一看她身后的林越有点奇怪,确切的说一眼看出来这是个穷鬼,虽然长得清秀,可身上穿的地摊T恤,脚下和脚下的旅游鞋,全是加起来也不超500!

    温柔男只是笑笑,没有热情洋溢的贴上来。

    店里东西都明码标价,这意味着砍价这种事就不要想了。林越的目光望像墙上挂的一个神龛。

    温和男子礼貌的说道:”您喜欢?这个确实很长时间了,但这是不卖的。”

    林越懂这个:神龛不能出门,就算搬迁也要”请”到新宅。”

    林越点点头,简单的看了一圈后,指着一墙角的茶几问道:”那个呢?”

    温和男一笑,说道:”不瞒您,这个仿古红木茶几是我去年定做的。”

    苏娅听的直翻白眼,这厮今天的脑子是不是又瓦特了?

    林越来到茶几边,拿起茶几上一个放了些杂物的笔筒问道:”我是说这个!”

    温和男笑意不减,说道:”这东西我也不知道搁了多少年了,很多人都看过,但都放下了,后来我就当杂物罐子用了。”

    古代竹刻工艺历史悠久,简单粗暴的归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翻簧;一种是留青。

    翻簧竹刻是指去掉竹子青皮只留下一层竹簧做装饰。

    留青竹刻就是留下竹子青皮雕刻图纹,其余部分全部铲掉,露出下面的竹肌。

    林越拿起笔筒看了看,这是个典型的留青竹刻——图案以湖水为中心,湖的近端有芦苇环绕;湖的远端则是嗟峨大山。湖面着笔不多,却好似波光粼粼,一叶扁舟停在湖心,上面有个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渔夫垂钓。

    整个图案大气简约,细节却一丝不苟!

    这笔筒没有款,所以不能确定年代,除了湖水部分去掉大部分青皮外,近端和远端的图案都是青皮。竹肌和竹青的对比下,苇丛逼真,芦花起伏,非常生动。

    温和男礼貌的说道:”竹子放时间长了竹皮就会发黄,这个笔筒的竹皮颜色太接近青绿,可能年代不长。”

    林越憨笑的说道:”我喜欢看这个图!”

    苏娅的尴尬症都要犯了,今天出门真该看黄历的,这家伙又要说胡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