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太岁:穿越现代当特工

第四十二章 捡漏是个灵异事件

    这里要说两句:电视剧《大宋提刑官里》里,有个人拿出一份奏折说道:明日早朝,本官即向圣上递奏折——奏折又称折子、奏帖,这两字最早见于顺治十三年,再说了,宋称叫皇上为官家。这情节有点扯着蛋了。

    珠宝男拿起奏折得瑟地念道:”七月乙支,中元祭祀诸事管备,请圣裁”

    珠宝男点了点头,说道:”嗯,不错,简单明了。”

    老板连忙说:”那还用说,这可是真的!”

    “蒸的?”珠宝男偷瞄了一眼苏娅,不紧不慢地说道:”还煮的呢!”。

    老板一看这货骚瞄人家女友,还不忘装笔,也不高兴了,说道:”这位先生,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啊。?

    珠宝男:”这奏折也太简单了,一年级小豆包都懂,古代这么不讲究文化么?”

    大明已经开始八股文了,奏折多数都繁文缛节,这么简单的实属少见。

    老板说道:”你没看有朱批落款吗?”

    珠宝男接着往下念:”览,发礼部经办。”

    苏娅实在讨厌色迷迷的珠宝男,站了起来。珠宝男的眼睛也跟着她起来了。

    林越注意力不在珠宝男的身上,苏娅也不能被看了,就发火吧,这种眼光讨厌,但是见的多了。

    这时林越正把地契从塑料薄膜里拿出来看,林越看了半天,来了一句:”什么人,学什么样儿,这大哥念着念着,声音怎么尖细起来了呢?”

    苏娅扑哧一下乐了,老板听着林越话里有话,觉得好玩,但是还是绷着。

    珠宝男直接忽视了身边这个穿着国产潮牌的民工款大学生摸样的小子,问老板:”奏折怎么卖啊?”

    老板伸出两根手指,说道:”您诚心要,两万。”

    “给我看看。”珠宝男将那份奏折交给了他身边的人。这人头发花白,穿的很有文化的样子,让人一看就是专家的那种。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珠宝男应该是牛人,逛古玩市场是带着专家帮忙鉴定的。

    专家看完之后,立即将奏折还给老板,说道:”都是老玩收藏的,麻烦您收好吧。”

    这又怎么了?老板今天是撞鬼了!

    专家说道:”您自己看看那落款。”

    老板说道:”款?款怎么了呀,永乐元年呀?”

    专家说道:”看朱批落款!永乐年是朱棣的天下,玉玺的朱笔落款却是高炽,朱高炽是明仁宗啊,大哥!”

    “哥们,你手里的地契能给我看看吗?”珠宝男脸是真大。

    他确定美女不是游客也是外行,纯来看热闹的,所以他马上打起了林越手中地契的主意。

    林越点了点头,把地契交给珠宝男,说道:”小心。”又抬头看向老板说道:”老板,那奏折给我看看?”

    老板又小心的把奏折交给了林越。

    珠宝男和专家又开始捣鼓那个地契。看了半晌,珠宝男问:”老板,这地契怎么卖?”

    “八万!”老板没好气地说,他希望这货赶紧消失,所以乱开个价。

    “地契我要了!”珠宝男马上说道。

    林越面无表情的看着老板,不咸不淡地说”老板?”

    按规矩,林越没谈好,珠宝男是不能截和的。

    “这……”

    老板没想到自己生气乱开出八万的价,珠宝男居然答应了!

    说理说出大天去,也是价高者得!

    但是,刚才已经给林越开过七千的价了,要是林越一生气,给这个财大气粗的珠宝男说了,那就鸡飞蛋打了!

    老板看了看林越,堆着笑脸说道:”小兄弟,您先看着,不管你看中什么,我都给你打折。

    “打几折呀?”苏娅浅笑着问道。

    “绝对让你们俩满意!”老板先稳住林越这边,对珠宝店说:”一看您就是专家!成交!”

    “好!”珠宝男开始扫码。

    趁着这功夫,老板对林越说道:”小兄弟如果您要奏折,我八千给你!”

    林越微微一笑,说道:”五千!”

    让苏娅大跌眼镜的是,老板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林越也后悔还价还得不够狠,只好点头说道:”成交。”

    “喂!”苏娅拉了拉林越,林越冲她轻眨了下眼睛,示意她别说话。

    款货两清,几人离开还没走多远,老板他一边整理摊位一边唱了起来:

    一只大雁在前面飞呀飞,

    一只大雁在后面追呀追,

    追上之后按在地上,给他一顿锤

    ……

    老板的脸都快笑开花了。珠宝男的心情也特别好:他捡了一个大漏,还是从别人手里抢来的。

    苏娅突然拉住林越说道:”我想去喝杯咖啡。”

    林越点头答应道:”好。”

    这咖啡厅很应景,雕梁画栋,古香古色,清风习习,还佳人相陪,林越心情也非常好。

    苏娅轻喝了一口,问道:”说说吧,你怎么突然这么好相与,拿了奏折,放下地契?”

    林越笑了,说道:”淘地摊的话,百假一漏,风险很大。”

    苏娅问:”什么百假一漏?。”

    林越说道:”捡漏纯属于灵异事件,可遇不可求,如果地摊货都是真的,让那些开店的怎么活?如果开店的都卖真的,让拍卖行怎么活?摊贩没房租,假货又本小利大,谁不想博一把?至少摊贩认为他卖的很多都是假货。”

    “如果他保证是真的,不可能这么便宜,更不会漫天要价,所以,这个漏,连老板自己都不知道。这就是为什么老板开价两万的奏折肯卖我五千的原因。”

    苏娅疑惑的问:”那个地契是假的吗?”。

    林越说道:”那地契是用真古纸做的。现在鉴定的和作假的手段都共享了。作假者百密一疏:没留下布政司的款。”

    “大清管地契的机构是布政司,不管加盖什么样的官印,布政司都要留款,加盖官印也只是确认——就好像户口本不管归哪个部门管,统一盖市局的章。”

    “哦。”苏娅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奏折呢?那个专家都不要了。”

    林越喝了一口咖啡,说道:”专家看出了奏折的破绽,但他对历史研究的不够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