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若君之美也

第三十三章 满地找牙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万里,杨参商望着天边美丽的景色感叹,这天气真是适合逃亡啊!555

    杨参商和玉无尘来到一农户前,敲门后过了约莫两分钟,一位衣着朴素的农夫打开门探出头来问道:“你们找谁?”

    杨参商上前一步道:“大叔,我和弟弟在前往定州城投奔亲戚的途中遭遇山贼,和家人失散了,天色将晚,想借宿一宿,希望大叔行个方便。”说着话从袖口掏出来一张银票。

    农夫见状连忙推辞,憨厚的脸裂开一道道纹路,“姑娘,公子,你们快进来,用不着给钱。”

    一边让开门,让二人走进农院中。炊烟袅袅,一位农妇在厨房煮饭。

    二人向农夫道了谢,杨参商执意把银票给农夫,还让他给二人准备两套换洗的衣服。

    农夫千恩万谢,跑去跟妻子低声说了几句话,农妇朝他们看了一眼,转身走进屋里。不一会儿,捧出来两套衣裳,“二位,这是我给儿子缝制的新衣裳,你们将就着穿一下。”

    “谢谢大娘。”二人接过衣服对望一眼,杨参商说道:“弟弟,你先去把脏衣服换下来。”

    “……”

    虽然二人紧赶慢赶的,但是玉无尘的衣服并没有弄脏,倒是她自己搞得灰头土脸,加上易容,她凹凸有致的身材衬着一张男子的脸怪异极了。

    农户本就性情淳朴,看到二人也只是感慨女子生得可怜了些。

    杨参商缠着自己的胸,换上男子的衣衫,上上下下检查着,确定没有破绽了,就从屋里走出来。

    农妇已经烧好饭菜,等着他们一起吃饭。

    玉无尘向农夫打听附近的路,杨参商边吃边夸农妇的厨艺比他们家的厨子好多了,直把农妇夸得乐呵呵的。

    杨参商吃饱了饭又拿出一张银票让农妇帮忙准备一些干粮,说是要带在路上吃,还托他们夫妇帮忙寻两匹马来。农妇说什么也不肯再拿,说刚才给的钱足够他们一家子用好几年了。

    杨参商见她这般,也不再强求,连声道谢。

    农户家里没有多余的房间,只有两间卧房,就把自己的屋子也让出来,杨参商坚决不肯,索性就二人在农户儿子的屋里歇下,待得天一亮就赶路。

    杨参商打地铺,玉无尘睡在床上侧身看着她。

    玉无尘堂堂男儿怎么可能让她睡地上,但是她就是这样固执,说连累了玉无尘陪着她受苦受累的,玉无尘是王爷,从小锦衣玉食的,怎能这般委屈。

    月光如洗,女子清亮的眸子映着月色。杨参商小声催促玉无尘快歇息,明早还得赶路,说完被子蒙头闭眼睡觉。

    玉无尘无语地看着蒙头而睡的杨参商,担心她透不过气。杨参商轻轻骂了句:“闭嘴。”

    二人无话,屋外的秋虫还正热闹着。

    天刚蒙蒙亮,杨参商就把玉无尘喊了起来。二人简单洗漱,就跟农户夫妇二人告别,带着干粮牵着马朝村子外边走去。这个村子只有几户人家了,年轻点的都去定州城里找活计了。

    早晨的空气很清新,但是深秋的天气愈发冷了。二人出了村子就骑上马一路朝戈壁滩奔过去。

    一道曙光划破天际,天大亮起来。

    林疏带着人马连夜遍寻翠微山未果,定州城中来报,玉无尘的侍卫都回到了定州府衙,而玉无尘没有回去。

    皇甫政冷眼看着手中的两块红绸,“愿家人平安喜乐——杨参商”

    “愿烟儿每日笑颜绽放——玉无尘”

    手中运劲,挥手洒向半空的红绸碎成了丝丝缕缕飘荡在翠微山间,翠微山——即使秋冬也是郁郁葱葱,由此得名。

    天空传来一声鹰唳,一只黑色的雄鹰落在林疏的手臂上。

    “回禀殿下,他们进入了戈壁滩。”林疏手一展,放飞了黑色的鹰,雄鹰翱翔在空中。

    皇甫政沉着脸,举起鸿鹄千里镜往远处的戈壁滩望去。

    翠微山灌木丛密布,只得一条路可以纵马下山。只能按着原路下山绕过翠微山,从这里徒步下山是追不上她的速度了。

    她是一步步都算计好了,皇甫政眸子微眯,周身气息带着压迫感。呵,本宫看你往哪里逃。

    影卫不禁暗暗为那未曾谋面的太子妃捏了把汗。

    杨参商和玉无尘朝着戈壁滩边缘策马奔腾,半刻不敢耽误,干燥的风刮在脸上,扬起的沙尘在阳光下透着古老的色彩,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垂倒的胡杨和一丛丛骆驼刺。

    只要到了南疆,就不用再掣肘了。早知如此,就该离开古岚。

    可她不知道,如果她早就离开古岚,那连这三个月的清净也没了,早就被某人从别国逮住带回皇宫。

    日头刚开始偏西的时候,杨参商的视线中终于出现了一座城,城墙顶上有只雕刻的雄鹰,根据地图上的信息,这就是古岚的另一处边城——碧落关。

    她眼角微挑,这名字可真够晦气的,怎么对得起这只威武帅气的雄鹰。

    二人从马背下来,马儿已经快蔫了,毕竟是农家普通的马,不比日行千里的骏马。

    杨参商摸摸马脖子,和玉无尘牵马往城门行去。

    一路风尘仆仆,二人在一家客栈停了下来,将马交给小厮去照看,又给了银两让小厮帮忙买两匹好马过来。

    “小二,来一壶好酒,一条清蒸鲈鱼,一盘红烧肉,两碗大米饭。”杨参商大声吩咐店小二。

    客栈里的众人傻了眼。

    玉无尘轻咳提醒:“烟儿,碧落关没有鱼。”

    “什么?!”杨参商想到这里虽然地处边疆戈壁滩,但是城中并没有水资源匮乏的信息。

    玉无尘解释到:“碧落关在两百多年前就流传着一个传说,当时百年不遇的旱灾,各处水井河流干涸,百姓苦不堪言,城中一口干涸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古井涌出了清泉,旱情过去后,百姓发现井底的浅水中游着一尾周身雪白,鱼尾粉红的奇鱼。百姓感恩,从此碧落关再也没有人吃鱼,谁在碧落关吃鱼那是要被治罪的。”

    杨参商听罢,啧啧称奇。冲着店小二嚷道:“小二,来一壶好酒,一盘白切鸡和一盘红烧肉还有两碗大米饭!”

    一路风尘仆仆,二人放开怀吃了起来。只要出了碧落关,翻过一座山坡越过一条河,就到南疆的地界了,想到这,杨参商开心地喝了两杯酒。

    俗话说得好:不要高兴得太早。

    还不等她第三杯杯酒下肚,一抬头就发现了街道上打马而来的不速之客,只是从窗户中一瞥,差点没把她呛死,随即想起自己带着人皮面具,强自镇定。

    “无尘,”她向玉无尘使眼色,玉无尘当然也发现了皇甫政,他骑着汗血宝马,后面的影卫都戴着面具,街上行人纷纷避让。

    杨参商差点没一口咬了舌头,按理他最快也得明日上午才能到得碧落关,怎么会?

    当下心慌慌。

    二人特意选了一家临街的客栈,此刻互相对视一眼,结了账,就叫小厮领路走到后院。

    杨参商这下慌了神,不知该上马拼命跑还是先躲一躲。

    跑吧,这马跑得过他的汗血宝马吗?很明显不能,何况他到了这里,万一已经封了城门呢?

    躲吧,这要是关门打狗,额不,这要是关了城门一搜索,那不是无处可躲?

    玉无尘道:“烟儿,别慌,我们现在戴着人皮面具呢!”

    杨参商闻言也是垮着一张巴掌大的小脸。

    玉无尘抿了抿嘴:“依我看,我们只能弃马徒步,混在过路的行人中出城,骑马太招摇过市了。”

    杨参商点点头,“只能这样了。”

    两人行至城楼下,果然发现守城的士兵对路过的行人盘查。

    碧落关出城的城门门头雕刻着“定南门”,真是霸道,这开国皇帝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人物。

    “铛铛铛”有个士兵拿着锣槌敲着金锣,路过的百姓皆闻声而围观,二人不敢与众人有异,也跟着人群围了过去。

    “碧落关的乡亲们,太子殿下今日来碧落关视察民情,路上偶然得一老神仙赠予一只黑犬,殿下说要在寒酥楼宴请各位乡亲品尝红烧黑狗肉和美酒佳肴,以此感激老神仙的恩赐!份量有限,先到先得,大伙不快点赶过去就剩狗毛啦!”

    杨参商一听顿时七窍生烟,无耻,下流,王八蛋!皇甫政真不是个东西!

    玉无尘拉着杨参商,不然她现在就要冲上去把这个士兵揍得满地找牙了。

    玉无尘低声说道:“你别冲动,他这是故意引你上钩!我们还是按计划出城去。”边说边看到有赶路的人继续顾着赶路。

    杨参商心焦,说:“我要是不去,他就会把小黑炖了!他就是个疯子!”

    玉无尘道:“你好不容易走到这里,现在回头就功亏一篑了。”虽然他也舍不得小黑,但是他也不想杨参商回去。

    杨参商何尝不知道,她一回去那就是羊入虎口,以后再想逃跑就更难了。她到底低估了他,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太子爷,被一个民女拒绝,那肯定要找回场子了。

    可是她不能拿小黑的性命来赌,思索片刻,她拉着玉无尘走到附近的一处小巷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