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革

第十一章 赶考(8)·背书

    唐无病突然想到,如果找出这七篇的时文,自己再修改修改,把暗号加入,那不就轻松过关了吗?想到这层,他连忙翻起了书,两本书总共也有七八十篇程墨时文,可是翻了半宿,也没找到相同的题目。

    已经三鼓了,唐无病有些郁闷地把书扔在一旁,这成千上万句,自己到哪里找啊,还有三日就考试了,大海捞针,实在不容易。

    唐无病再拿起其中一本翻了翻,一个题目映入眼帘——“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唐无病整个人从床上弹起来,这不正是“惟我与尔有是夫”上一句吗?虽然题目不相同,但两句是上下句,说明的都是一个意思,那么这篇时文的内容,自然意思也是一样的!只要略微改改其中的字句,当然可以当做该题的八股。

    这点启发,如同一扇门,让唐无病豁然开朗。他连忙挑灯研磨,将这篇时文摘抄下来,首先将“焉”字,嵌入到文章结尾。

    结尾句式“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唐无病琢磨了一下,这个简单,直接改为“亦怡然得,默然解焉”。来回读读,觉得也算通顺。就开始背诵起来,这篇八股总共五百多字,但是极为拗口,唐无病直到四更天才将这篇枯燥无味的文章背了下来。唐无病伸了个懒腰,吹灭了油灯,这第一篇倒是搞定了。之后那些呢?还得好好找啊。

    第二天一早,唐无病将这些题目分拆开几个小纸条,比如“民之所恶恶之”就分拆成“民之所好好之”,“事君无义,进退无礼”,总之就是不露原题,然后让李成栋和庄河拿着,到不同的书店去找。

    唐无病自己拿着“嗣守文、武大训,无敢昏逾”的字条,走入了一家书店,一位老先生坐在堂中,唐无病凑到跟前,叉手行个礼,问道:“老先生,晚生有个事情请教一下。”

    老先生正抄着手打着瞌睡,听到唐无病的话,抬头看看他,微微一笑,“小子,眼看就要大比了,不去多背两篇时文,来这里干嘛?”

    唐无病嘿嘿一笑,“临时抱佛脚啊。先生请看,这句话可有时文?”说着将条子递了上去。

    老先生看了看字条,翻眼看了唐无病一眼,“字倒不错,等我想想。”沉吟片刻,他走到书架上翻了翻,抽出一本书,看了一会,转身给唐无病递过来,只见书皮上写着“时英小集”。唐无病翻开来看,果然其中有一篇的题目就是“在后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武大训,无敢昏逾”全中,二话不说,付钱走人。

    就靠这个方法,唐无病主仆三人,翻遍了整个西安的书店终于集齐了七篇文章,其中有三篇还找到了确凿的题目。

    唐无病拿着这些七八本程墨时文的书,如获至宝,立刻将自己关在客栈房间里,每篇都誊录下来,修改过其中一些语句,关键是将末尾的暗号嵌入,等到来回诵读没有问题了就开始背书,每天唐无病吃喝拉撒睡都困在房中,足不出户,饭食什么的都由李成栋和庄河两人服侍。

    这两日里,其他三位秀才也都在努力背诵程墨时文,唐无病一再煎熬着,到底是否应该将这些题目告诉他们几个?陶盛对自己还不错,在米脂其间上上下下帮衬着;劳飞羽也挺有爱,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而且他爹对自己还有一点恩德;凌角多是个神秘的家伙,五大三粗,长得像悍匪,却是个秀才,真是奇怪了。

    等到八月初八,考试的前一天下午,唐无病终于将七篇八股文背得滚瓜烂熟,倒着都能写出来时,秀才只觉得头昏脑胀,天旋地转。他挣扎着起来,将满屋子默写出来的文章搜集到一起。冲着屋外喊了一声,“庄河!”

    只听屋外有人答道:“大人,是我啊。”

    李成栋,唐无病疲惫地喊着:“找店家借个盆进来。”

    过不多久,李成栋敲门进屋,把一个铜盆放下,“大人,东西给你隔这。”

    唐无病问:“成栋,身上有火镰吗?”

    李成栋掏出火镰递给唐无病,秀才点点头,“好,出去吧。”李成栋二话不说扭头出门,顺带将门关严。李成栋就是这样,不该问的绝不多问一字。

    唐无病打着火镰,将一篇篇的文章扔进火堆中,熊熊的火焰腾起。能做的都做了,举人功名应该没跑了。只是面对着一张张烧成灰烬的宣纸,唐无病没有一点兴奋,或许他一个异时空分子,根本体会不了中举的兴奋。可是时势将他逼到这个份上,天与弗取,必受其祸啊。

    正烧着,突然窗户外传来一个声音,“玄安,你这是干嘛?”

    唐无病一抬头,只见陶盛的脸出现在窗外,他怔了一怔,这也许就是缘分。唐无病起身,招呼陶盛入屋。

    陶盛走入房间,满面诧异地看着秀才。唐无病将最后两张宣纸扔入火堆之中,然后一脸凝重地看着他。

    陶盛不知道怎么回事,看看火盆看看唐无病,叹了口气,“玄安啊,科举之事有时靠天机之缘,中故可喜,不中亦无须介怀,只要不气馁,三年之后再来便可。”

    唐无病心中一乐,敢情,陶盛以为自己担心考不中,有些走火入魔了。他连忙展颜一笑,“大哥多虑了,弟不至于为此事想不开。”

    他迟疑了一下,终于下定了决心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声音很小,只有对面的陶盛可以听到。

    陶盛感到有些莫名其妙,“玄安,你这是怎么……”

    唐无病就这么仿佛心不在焉地说着,不由他打断,“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则无我怨。周公作《立政》”直到将七道题目一一说完,才走到桌子边上,倒上一杯水,递给陶盛。

    这时的陶盛已经站在房中呆若木鸡,他不是蠢人,当然明白唐无病絮絮叨叨说了半天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陶盛接过水杯,漠然喝了一口,随即恢复正常,“玄安所言可是……”

    唐无病摇摇头,“无病什么都没说过,茂清兄也什么都没听到过。至于飞羽弟和峻岩兄那里,兄自行斟酌。”

    ……

    书友们,强推每本书只有一次,轻车希望书友们这周无论如何都把票票留给鼎革,我很想知道,我们的书友到底有多大的能量。PS:关关是大神,而且坐榜稳定,哪是我等小人物可比,而且每天六千字,轻车从没跑票,拜托各位把票票砸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