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桃源

第二十六章望死不望生

    美世尊手摇项玉,笑呵呵说道:

    “今天我打开门光明正大做生意,绝对没有强买强卖的道理。”

    “本店日前才开的张,所有宝贝以超低价钱馈赠客人。”

    “不但一文钱不赚,还倒贴门租钱。”

    “如此便宜的美玉,你若不趁早买了回去,难道要给识货的人抢先下手?我说你这是迂得要死!”

    客人不再痴想,从美世尊手里拽下项玉,三下两下包起来塞进怀中,麻溜拿出银子当堂成交。

    捡了大便宜神采飞扬,拔脚开溜。

    “都怪不要本钱!”

    了戒呆呆望着那人背影道:

    “开张不到两天几十件宝贝卖出去一半。”

    “可惜卖得多赚得少,啰嗦辛苦不得钱,纯粹是卖大米!”

    美世尊扒拉柜台上的算盘,劈劈啪啪犹是刺耳,须臾按耐住烦躁,停手说道:

    “古玩宝玉该值什么价,可以卖多少银子,为兄能断个八九不离十。”

    “只是你到店面后边瞧瞧去,子家偌大的一间祖屋,家徒四壁,要什么没什么。”

    “再看后边那一畦菜地,枚芳每日在那里挑粪担粪追肥施种,乌蝇乱飞其臭无比,讨人嫌弃得很。”

    “唉!”

    叹了一声,望着外边偶然路过的行人:

    “师弟,做人处世的艰难,我是至此方知!”

    “枚芳大婶种菜贩卖,自已照顾自己已是勉强。”

    “如今子宗元病情不过是稍有起色,便不愿再受檀香客栈恩惠,拖着病体残躯和枚芳大婶回到老屋居住。”

    “说起来是有志气,实际上只有一个卖菜的营生。”

    “就这样想要兼顾二人衣食住行,你说怎么可能?”

    “这样捉襟见肘的日子,他们要熬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我有心早一点卖出宝贝换到钱,早一点接济他们一把。”

    人非草木焉会无情,了戒颇是生出一些感触:

    “想我当年在艾老庄里出卖力气的时候,不外是下地除草牵牛耕田播种收割。”

    “时常烈日暴晒骤雨浇身,俗世的一些苦头,我也是领教过的。”

    美世尊微笑道:

    “呆子,那时高老爷管吃管喝又管睡,你一介神仙不过是出几分蛮力罢了。”

    “何况还有个如花似玉的艾翠兰小姐让你过干瘾,时时激励你用心干活。”

    “与枚芳和子宗元现如今状况相提并论,你就不觉得丢脸么?!”

    了戒讪笑:

    “眼下枚芳大婶是不做便不得生路,我那时是要当人家的女婿自己屈就,比不得,确实比不得。”

    美世尊点点头,道:

    “当初有赖檀香客栈老板,帮我们联系到子家这间店面。”

    “子宗元把店租给我们,只有一样要求,有一份长久稳定的店租便可。”

    “当时我应承每月给二十两银子店租,枚芳大婶主动过来传话,每月仅收一两银子。”

    “他们老实人家不会漫天要价,说房屋过于简陋破旧,要赖我等修葺,每月收一两银子是情理之中。”

    “又说古玩生意不一定每月都有交易,如果实在不行,尽可拖欠一段时日。”

    “而且不收我们的押金。”

    “他们是世间难得一见的大善人。”

    “宝贝都卖大价钱,几时卖得出一个?”

    “那样不但没有房租付给他家,更不要说接济一把。”

    了戒默然,心中念想:

    “有大钱不要要小钱,呆瓜脑壳,笨得要紧。”

    他样子一时呆懵,还有几分欲言又止,美世尊看了心生嫌弃,索性关门打烊。

    天色尚早,了戒问关门作甚。

    美世尊一面拿门板,一面答他道:

    “这两天你不是嫌买卖太好,累了么?!“

    ”现在就许你轻松。”

    “关门打烊以后爱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你喜欢!”

    也罢,了戒上前帮忙,心不在焉,脱口而出道:

    “大价钱不卖只卖乞丐钱,呆瓜脑壳,笨得要紧!”

    美世尊道:

    “凡夫俗子能有如此仁义,我一百个敬重。”

    “我们兄弟二人不是凡胎俗子。”

    “如今做这行买卖,为的不是发达兴旺,而是要修人心养人性,为了在扬美城有个地方打发日子。”

    “子宗元既然愿意把这个地面租给我们,我们何不趁早聚敛多一些银子,有机会就接济他一把。”

    “人家帮我我帮人家,如此不好么?”

    了戒不甘心地道:

    “可我总觉得宝贝卖得贱,太过不值!”

    三句话不离钱字,美世尊没了耐心。

    “啪”地一下,把钥匙摔到柜面。

    “谁有闲功夫跟买家慢慢磨嘴皮讨价还价?”

    “卖得便宜,三下五除二把宝贝卖得干干净净了,到时我再去找人家讨要便是。”

    “两种卖法各有利弊,你若老是要钱,就上天去找财神赵公明元帅罢!”

    “也不用和我还有沙师弟在这里过细水长流的小日子。”

    “好不好?!”

    了戒不敢当面激惹美世尊。

    师兄愠怒,是自己说得过了头了。

    乃紧闭嘴巴,只顾拿门板关门。

    做事最怕认真,一眨眼的功夫,店面门板已经被他一一闩上,手脚十分麻利。

    美世尊余怒未消,鼻子里“哼”一声,径自从后门离去。

    了戒慌忙喊起来道:

    “银子!银子!你得给拿回客栈去,都是今天的辛苦钱!”

    按照约定,这次修人心养人性由美世尊保管钱物。

    美世尊头也不回,道:

    “你全部拿了去!这些银子,以后我再也不管了!”

    “啪啦……”

    后边响起银子掉在地上的声音。

    想是了戒着急,银两被撒泼到了地上。

    美世尊神态自若,扬长而去。

    穿过子宗元祖屋,是去往檀香客栈的捷径。

    阳光洒下,晒在人身上,暖融融的。

    天井处啪啪地响,枚芳正在挥舞柴刀劈柴。

    每一刀下去,干柴应声破为两半。

    子宗元坐在一张矮椅上,静静地观望枚芳。

    美世尊上前笑问:

    “子老爷,今天又好些了吧?!”

    子宗元日渐康复,再见到美世尊兄弟也不情急生变。

    从矮椅上起来,对美世尊拱手施礼,道:

    “承蒙美老板吉言,还好还好!”

    “不过我这副身板已经老迈,任凭再怎么好法,结果也只能是这般光景。”

    美世尊了戒刘雅将名字身份做了更改掩饰。

    姓氏不敢改,世尊名为醒,了戒名为仁,刘雅名为之淼。

    对外就称三人是同乡伙伴,把在地图上找到的淮泷城认作老家。

    推说在老家开荒种谷,意外掘得一批古物。

    为了得到上好价钱,特地拿到京城贩卖,并打算从此往后都做这行买卖。

    遒有藏开张前后三人频频抛头露面,扬美城中知道的都称美世尊为美老板,称朱了戒为朱老板,称刘雅为沙老板。

    美世尊郑重其事打量子宗元,安慰道:

    “虽然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子老爷却也不必伤感!”

    “照我看,子老爷穿上这身整齐的衣服,又得枚芳大婶巧手装扮,正好似英姿勃发,年轻了三十岁都不止!”

    “有道长者都是这样!”

    “来日子老爷必定能够重振子家声威,再现当年风光!”

    子宗元微微一笑:

    “美老板有心,承蒙夸奖!多谢多谢!”

    “不过此言差矣!子某经历多年颠簸,早已经不谙世事。”

    “如今心灰意懒,望死不望生。”

    “如果还能凭籍老祖宗传下来的这间屋子平安终老,就算是还有点狗屎运了。”

    “其余有的没的,不敢痴心妄想。”

    了戒正赶上来,闻言说道:

    “子老爷,俗话说有地就会有屋,有屋就会有钱,有钱可以利滚利,发家致富光大门楣可是摆在眼前的实事。”

    朝四处点头盘算:

    “这里,这里,这里,我们古玩店的地产、房产可不都是你家的吗?”

    “在我们外乡人面前假装英雄志短,子老爷你可是相当地不地道!”

    子宗元踱走两步,幽幽然说道:

    “都说我家是扬美城大户,只怕到了我这一代,所有的一切都要断送了!”

    “我们子家在扬美城三百多年。”

    “最早的时候,扬美城地域还没有这么开阔。”

    “老祖最初也只是在山野之间以采茶种田为生。”

    “他们躬耕陇亩,勤事劳作,十一代人之中,从来没有在哪个人身上有过一夜暴富的经历。”

    “成为望族,也是高祖父那一辈先人迁到城内,专事售卖茶叶以后,家里才渐渐有了积蓄。”

    “由此添置家业,购买田产。”

    “后又经历我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人辛苦营生,才终于成为富庶人家。”

    “子家在三百年经受的林林总总,虽不足为外人所道,实则自己知道来之不易。”

    “到了我祖父这一代,虽然已经有钱有势,却开始人丁单薄,接连单传。”

    “现在轮到我这一支,二十多年前就已断绝子嗣。”

    “如今这般败落,我又已年老体迈,都是快要被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

    “难道还能重拾旧日河山?还能光宗耀祖?”

    “你说出来,你自己信吗?我不信!”